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苏格拉底赞歌
字数: 76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作者: (法)皮埃尔·阿多
出版日期: 2022-09-01
商品条码: 978751510837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92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4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苏格拉底是一个充满复杂性的谜团,留给后人的有柏拉图的苏格拉底、阿里斯托芬的苏格拉底、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苏格拉底,这个复杂的形象吸引着无数哲学家、学者,在他身上可以挖掘出很多非凡的品德,其智慧的言谈更是从不同层面启发着阅读他的人。 《苏格拉底赞歌》以简短的篇幅,将苏格拉底的复杂形象进行了精炼的梳理,并非是对苏格拉底研究的全面罗列,也并非是对苏格拉底这个人的历史考证,而是深入挖掘那个深刻影响了西方思想的苏格拉底的形象,为读者理解西方哲学的内核提供了一把钥匙。 探秘苏格拉底,解码西方思想的内在逻辑。 拨开历史迷雾,挖掘古代先贤的文化线索。 揭开理论面纱,呈现哲学思辨的生活面向。
内容简介
本书源起皮埃尔·阿多1974年在爱诺思圆桌会议所作演讲的讲稿,原题为《苏格拉底的形象》。全书分西勒诺斯、厄洛斯、狄俄尼索斯三章。通过与古希腊神话中林神、爱神和酒神的类比,作者借助柏拉图的《会饮篇》和尼采、克尔凯郭尔等苏格拉底主义者的言论,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勾勒出苏格拉底的形象,突显了哲学家非理性的一面以及哲学本身非理论的一面,向读者呈现了苏格拉底这个“文化符号”的思想内涵及其对西方思想构建的深刻影响。
作者简介
皮埃尔·阿多(1922—2010),法国当代有名哲学家、古代哲学史专家,法兰西公学院荣誉教授。著有《古代哲学研究》《别忘记生活》等多部著作,全部作品荣获法兰西学院哲学大奖。阿多的哲学研究更新了法国当代哲学研究范式,对米歇尔·福柯、吕克·费力等哲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国《世界报》评价“他著作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博学者的圈子”,并肯定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改变了我们看待哲学的方式本身”。
目录
导读
Ⅰ西勒诺斯
Ⅱ厄洛斯
Ⅲ狄俄尼索斯
附录:法文原文
摘要
我们由此触及了苏格拉底那个谜样的自白的一种可能性解释。“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这一自白的确可能想说:苏格拉底不拥有任何能传授的知识,他无法令他头脑中的思想进入别人的头脑中。正如柏拉图《会饮篇》中的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阿伽通啊,如果知识是这样一种东西,能够从最满的地方流向最空的地方,那该多幸福啊。”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Mémorables)中,希皮阿斯对苏格拉底说:他优选一次性地告诉我们什么是正义,而不是总在提问。苏格拉底听后说:“我虽然不说,但会用行动让你们看到什么是正义。”确实,苏格拉底是话语与对话的狂热爱好者,但那是因为他想以同样的热情呈现语言的限度。假如没有见过正义,我们就永远无法理解它。与一切真切的现实一样,正义是无法定义的。这正是苏格拉底想让他的对话者明白的,这样才能邀请后者“亲身体验”正义。对话语的质疑实际上会导向对个体的质疑,个体需要抉择是否要下定决心,过上以意识和理智为指导的生活。正如苏格拉底其中某个对话者说的那样:“他将我们带入无尽的话语的漩涡,直至我们面临必须解释自我的时刻,既解释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也解释我们过去的生活方式。”个体的行动基础因此受到质疑,他意识到那个始终活跃的问题:对他本人而言他只是他自己。一切价值以及人们对这些价值的兴趣都被颠覆,“我毫不关心,”苏格拉底在柏拉图起草的《申辩篇》说,“我毫不关心大多数人关心的事,挣钱、管理财产、当将军、获得公开演说成功、当官、结盟、组建政党等等。我没有走这条路……而是走了另一条,在这条路上,我为大家尤其是为你们每个人所做的优选贡献,就是试图劝说大家少关心自己所有的,多关心自己所是的,好成为很优秀、最理智的人。”通过召唤个体的存在,苏格拉底的行动具有了存在主义色彩。这也是为什么克尔凯郭尔和尼采曾想以自己的方式重复这一行动的原因。这种对个体的提问,这一“考虑你自己”,得到了苏格拉底不知疲倦的重复,也出现在尼采的某个文本中。尼采在此描绘了叔本华意义上的人,他孤零零地伫立于同时代人的无意识中间:“在上百个各式各样的面具之下,年轻人、成年人、老年人、父亲、公民、神甫、公务员、商人结队游行,只想着他们共同演出的闹剧,接近不考虑他们自己。一听到‘你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他们会立即骄傲地回答:为了成为一个好公民,成为一个学者,成为一个政治家!” “一切人类机构的功能不正是通过不断分散人们的思想,来阻止他们感受自己的生活?” “所有人都急匆匆的,因为所有人都想摆脱自己。”《会饮篇》中的亚西比德已经指出:“苏格拉底迫使我向自己承认,就算我有很多缺点,我仍然坚持不思考自己的问题,只关心雅典人的事情。”我们在此看到了价值颠覆、生活指导标准改变所产生的政治影响。对个体命运的关心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与城邦的冲突。这是苏格拉底的审判及其死亡的深层含义。当我们通过《申辩篇》看到,苏格拉底式反讽损害了指控哲学家的人,从某种意义上导致他被判处死刑,这种反讽就变成了一个悲剧。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