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华经疏释二种

法华经疏释二种

  • 字数: 159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948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丛书主编吕义,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专业为书法和中国古代文学史,长期从事书法研究与教学,在对外经贸大学和清华大学紫荆院等处讲授书法课程。2006年编著《草书教程》被列为丰台区老年大学书法教材。本册作者是吕义和吕洞达。吕洞达,吕义之子,专业是计算机技术,协助吕义进行写卷图版处理、文稿录入等工作。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对中国国家图书馆藏5811、1213号写本进行释校。这两个写本都是唐代写本,都是首尾残缺,难以确定卷题。根据写本内容,可推测出与窥基《法华玄赞》相关。尤其是BD5811号与《法华玄赞》的撰写格式很相近,是对《法华玄赞》的抄写与再解释。两件写本都不见于传世典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次校释以原卷校正后的文字为准,并对原卷仍存的错讹衍脱等情况加以校勘。由于是首次释录,并无传世文献可作参考,校勘主要是对文中引用的传世佛教文献进行他校,或者理校。录文综述部分介绍了写卷内容的作者、结构等相关信息,并分析了两个写本的书法特征。
作者简介
释校凡例一、本册对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五八一一、一二一三号写本(文中称为「唐本」)进行释校。这是对两件写卷的首次释校,皆无録本可作参照。文中引用传世佛教文献的,则进行他校。其余文字全凭自家草书功底,由十数年自释敦煌草书卷子摸索而来。字与断句,讹误必多,敬请大方之家不吝指正。释文皆与王淑琴(笔名王柳霏)共校,书以致谢。二、释录时,对于笔画清晰可辨,有可严格对应的楷化异体字者(与通用字构件不同),使用对应的楷化异体字;不能严格对应的(含笔画增减、笔顺不同等),一般采用《汉语大字典》厘定的通用规范繁体字。凡为历代字书所收有渊源的异体字(含古字,如仏、礼、等,俗字,如㝵等)、假借字,一般照録。凡唐代官方认可并见于正楷写卷及碑刻而与今简化字相同者,有的即系古代正字(如万、无、与等),为反映写卷原貌,均原样録出。对「己、已、巳」常见易混字随文义录出。凡俗字于其首次出现时加注。三、录文一律使用校正后的文字和文本,并对文本进行校勘。对原卷的错讹衍脱等情况,在校记中加以说明。无法识别的文字以□代之。鉴于古人征引文献时随文就义,标点时引号仅用于标示所引经义起讫或所引其他论疏。四、对于写卷中所用的佛教特殊用字,如上下迭用之合体字(菩萨),(菩提),「」、「」或「㚐」(涅盘),「䔶」(菩提)、(萨埵)、蔢(萨婆)等,或符代字如「烦々」(烦恼)等,均以正字释出。
目录
法华经疏(国图五八一一)释校/一
法华玄赞钞(第一抄,国图一二一三)释校/一六三
《法华经》疏释本及其国图藏敦煌草书写卷概述/二三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