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移动通信原理(第3版) 微课视频版

移动通信原理(第3版) 微课视频版

  • 字数: 62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2641124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 知识前沿 吸纳了移动通信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及新的工程实践方法,涉及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通信协议和网络规范  体系完整 详尽论述了移动通信涉及的技术领域,对目前所有在网实际运行的移动网络都给出了完整的介绍  国际视野 着眼于国际优选的理论、技术和案例  突出实践 注重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书中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章节内容源自工程实践案例的归纳与总结  兼顾交叉 对学科交叉的网络融合知识进行了专题介绍,特别关注AI、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 形式创新 提供了微课视频、教案、在线测试、实验指导等丰富附带数字资源的新形态教材。 【教学资源】  微课视频  教学课件  教学大纲  习题解答  实验指导  测试题库 说明:微课视频在本书文中扫码即可观看,其他文件可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本书页面(或“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微信公众号)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在介绍移动通信基本技术与原理的基础上,对1G至5G的各类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关键技术和应用方式进行了全面阐述,给出了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与优化方法,并对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融合方式进行了全面探讨。本书注重实用性,内容全面,语言通俗易懂,同时注重吸纳移动通信领域的近期新研究成果,讲述内容尽量涉及近期新的技术、协议和规范。本书的主要特色可以概括为“内容新、知识全、重实用、跨专业”。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应用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陈威兵: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先后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大学、长沙学院任教。现为湖南省电子学会通信电路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沙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和视频处理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承担和参加国家863计划、省部级、市厅级、校级及横向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担任项目主持人的有10项。主编教材4本,主译教材2本,在各类电子信息领域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获实用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3项。
目录
第1章 移动通信概论  1
1.1 移动通信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1
1.1.1 移动通信的历史与现状 1
1.1.2 移动通信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3
1.1.3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4
1.2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6
1.2.1 蜂窝小区的概念 6
1.2.2 频率复用的几何模型 6
1.2.3 蜂窝系统的组成 7
1.2.4 蜂窝系统中的信道 8
1.2.5 信道分配策略 8
1.2.6 越区切换与位置管理 9
1.3 专用移动通信系统  9
1.3.1 无绳电话系统 9
1.3.2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11
1.3.3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13
1.3.4 分组无线网  16
1.4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17
1.4.1 多址连接  17
1.4.2 组网技术  17
1.4.3 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特性研究与信道建模技术  18
1.4.4 抗干扰措施  19
1.4.5 调制与解调  19
1.4.6 语音编码技术  19
1.5 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 20
1.5.1 国际标准化组织  20
1.5.2 不同地区中的标准化组织  21
本章小结  22
习题  23
第2章 移动通信基本技术及原理  24
2.1 电波传播特性与信道建模技术 24
2.1.1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24
2.1.2 移动信道特征  25
2.1.3 移动信道建模技术  28
2.2 多址技术 28
2.2.1 多址方式  28
2.2.2 扩频通信  30
2.3 调制技术 34
2.3.1 基本数字调制技术  34
2.3.2 π/4DQPSK 调制  36
2.3.3 GMSK 调制  37
2.3.4 多进制数字调制  39
2.3.5 OFDM 调制  40
2.4 抗衰落、抗干扰技术  42
2.4.1 分集技术  43
2.4.2 均衡技术  46
2.4.3 信道编码技术  48
2.5 信源编码与数据压缩 53
2.5.1 语音压缩编码  53
2.5.2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  57
2.5.3 图像压缩编码  60
本章小结  62
习题  63
第3章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G) 65
3.1 GSM 概述  65
3.1.1 GSM 的结构  65
3.1.2 GSM 的区域和识别号码  67
3.2 GSM 的空中接口  71
3.2.1 技术参数  71
3.2.2 空中接口的物理结构  72
3.3 GSM 控制与管理  78
3.3.1 位置的登记和更新  78
3.3.2 越区切换  78
3.3.3 鉴权与加密  80
3.4 IS-95CDMA 系统概述  82
3.5 IS-95CDMA 的空中接口  83
3.5.1 IS-95CDMA 的正向信道  83
3.5.2 IS-95CDMA 的反向信道  86
3.6 IS-95CDMA 的控制功能  89
3.6.1 软切换  89
3.6.2 软容量  90
3.6.3 功率控制  91
3.6.4 安全机制  92
本章小结  94
习题  94
第4章 B2G移动通信系统  96
4.1 GPRS系统  96
4.1.1 GPRS总述  96
4.1.2 GPRS协议模型  98
4.1.3 GPRS空中接口  99
4.1.4 GPRS的移动性管理和会话管理  102
4.2 EDGE 系统  105
4.2.1 概述 105
4.2.2 EDGE 系统的关键技术  105
4.3 CDMA20001x系统  107
4.3.1 CDMA20001x系统的技术特点  107
4.3.2 CDMA20001x系统的空中接口  107
本章小结  114
习题  115
第5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116
5.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介绍  116
5.1.1 3G 的历史及特征  116
5.1.2 3G 的主流标准及无线技术对比分析  117
5.1.3 3G 频段的划分  119
5.1.4 3G 业务特点与分类  120
5.2 WCDMA 系统  121
5.2.1 概述 121
5.2.2 WCDMA 的空中接口  123
5.2.3 WCDMA 核心网的演进  135
5.2.4 WCDMA 的移动性管理  138
5.2.5 HSPA 技术 141
5.3 CDMA2000系统  143
5.3.1 概述 143
5.3.2 CDMA20001xEV-DO 系统  147
5.3.3 CDMA20001xEV-DV 系统 151
5.3.4 CDMA2000核心网的演进  153
5.4 TD-SCDMA 系统  159
5.4.1 概述 159
5.4.2 TD-SCDMA 的空中接口  161
5.4.3 TD-SCDMA 的关键技术  165
5.5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安全机制  170
5.5.1 3G 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方法  170
5.5.2 3G 系统的安全架构  171
5.5.3 3G 网络接入安全机制  173
本章小结  174
习题  176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