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都

古都

  • 字数: 21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 作者: (日)川端康成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4291910
  • 版次: 2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川端康成诺奖获奖作《古都》全新精装典藏
这本书一定会让你爱上京都,看完就想去京都!
川端康成极为欣赏纤细的美,喜爱用那种笔端常带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川端康成心中的“美丽日本”:我想写一部小说,借以探访日本的故乡。
先后4次被搬上银幕,山口百惠告别影坛之作
梁文道《一千零一夜》栏目深情推荐:《古都》是日本文学的明信片,定义了京都这座千年古都。
像《百年孤独》一样,影响莫言、余华、贾平凹等几代名家
川端康成作品中的一句话,像暗夜中的灯塔,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莫言
川端康成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之一。——余华
初次接触到川端康成的作品时,我就喜欢上这位日本作家了。——贾平凹
北大、浙大、武大等众多名校推荐推荐阅读作品
享誉世界,众多主流媒体一致盛赞
川端康成的小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动人的作品之一。——纽约时报
川端川成是一个有着最柔和的色调,最易消散的,最不可感知的诗人。——大西洋杂志
叶渭渠、唐月梅名家译本,还原川端文字的美丽与洁净
精致典雅外封+唯美淡雅内封,打造高品质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古都》与经典名篇《名人》。
古都京都,被织锦商户收养的千重子出落成了美丽的少女。祇园节夜里,她遇到山村姑娘苗子,惊讶地得知两人是孪生姐妹。她们互相思念,却因身份悬殊无法相认。姐妹俩淡淡的哀愁,织入京都的四季美景……
围棋高手秀哉名人隐退之前,决定以一场告别赛会棋坛。年老病弱的名人与年轻的新棋王,旧的棋道艺术和新的胜败规则,一场划时代的棋赛在举世关注下拉开帷幕……
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作家,生于大阪。1968年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山音》《古都》《睡美人》等。
目录
古都
名人
摘要
     春花 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 “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 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 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问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丫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在树干弯曲的下方,有两个小洞,紫花地丁就分别寄生在那儿,并且每到春天就开花。打千重子懂事的时候起,那树上就有两株紫花地丁了。 上边那株和下边这株相距约莫一尺。妙龄的千重子不免想道:“上边和下边的紫花地丁彼此会不会相见,会不会相识呢?”她所想的紫花地丁“相见”和“相识”是什么意思呢? 紫花地丁每到春天就开花,一般开三朵,最多五朵。尽管如此,每年春天它都要在树上这个小洞里抽芽开花。千重子时而在廊道上眺望,时而在树根旁仰视,不时被树上那株紫花地丁的生命打动,或者勾起孤单的伤感情绪。 “在这种地方寄生,并且活下去……” 来店铺的客人们虽很欣赏枫树的奇姿雄态,却很少有人注意树上还开着紫花地丁。那长着老树瘤子的粗干,直到高处都长满了青苔,更增添了它的威武和雅致。而寄生在上面的小小的紫花地丁,自然就不显眼了。 但是,蝴蝶却认识它。当千重子发现紫花地丁开花时,在院子里低低飞舞的成群小白蝴蝶,从枫树干飞到了紫花地丁附近。枫树正抽出微红的小嫩芽,蝶群在那上面翩翩飘舞,白色点点,衬得实在美极了。两株紫花地丁的叶子和花朵,都在枫树树干新长的青苔上,投下了隐隐的影子。 这是浮云朵朵、风和日丽的一天。 千重子坐在走廊上,望着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直到白蝶群飘去。她真想对花儿悄悄说上一句:“今年也在这种地方开出了花,多美丽啊。” 在紫花地丁的下面、枫树的根旁,竖着一个古色古香的灯笼。记得有一回,千重子的父亲告诉她,灯笼脚上雕刻的立像是基督。 “那不是马利亚吗?”当时千重子问道,“有一个很像北野天神的大像呀。” “这是基督。”父亲干脆地说,“没抱婴儿嘛。” “哦,真的呢……”千重子点了点头,接着又问,“我们的祖先里有基督教徒吗?” “没有。这灯笼大概是花匠或石匠拿来安放在这里的,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 这个雕有基督像的灯笼,可能是当年禁止基督教的时候制造的。由于石头的质量粗糙、不坚实,浮雕像又经过几百年风吹雨打,只有头部、身体和脚的形状依稀可辨。可能原来就是一尊简单的雕像吧。雕像的袖子很长,几乎拖到衣服的下摆,好像是合着掌,只有胳膊周围显得比较粗。形象模糊不清。然而,看上去与佛像或地藏菩萨像接近不同。 这尊基督雕像的灯笼,不知道是从前的信仰象征呢,还是旧时异国的装饰,如今只因古老,才被安置在千重子家庭院里那棵老枫树根旁。每逢客人看到它,父亲就说:“这是基督像。”不过,来谈生意的客人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大枫树下还有这么个古老的灯笼。人们纵然注意到了,也会觉得在院子里摆设一两个石灯笼是很自然的,不去理睬它。 千重子把凝望着树上紫花地丁的目光移到下方,直勾勾地盯着基督像。她虽然没有念过教会学校,但喜欢英语,常常进出教堂,也读读《圣经》新约和旧约。可是要给这个古老的灯笼献把花束,或点根蜡烛,她就觉得不合适。因为灯笼上哪儿也没有雕上十字架。 基督像上的紫花地丁,倒是令人感到很像马利亚的心。千重子又把视线从灯笼移到紫花地丁上——忽然,她想起了饲养在古丹波。壶里的金钟儿。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