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雅道诗词

雅道诗词

  • 字数: 22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96352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以历代诗词串起茶花香琴书画等八种传统雅道,内容及体裁颇为新颖别致,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及可读性。
内容简介
雅道合于禅道,是中国先贤的共识,故而雅道中的茶、花、香、琴、书、画、藏、诗皆以禅道为依归。禅已是广义文化符号,融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基因中,每当遗忘之时,人们就会听到发自内心的禅音。 无论是茶烟琴案、弄瓶莳花,还是掩卷观画、燎香供石,终将托付给诗心与明月,无与伦比,妙不可言。读诗优选是眼到、口到、手到,但更好的办法是自己动眼、动口、动手作诗填词,才能一窥诗心。熟读唐宋,借文窃雅,或有神来之笔;桐阴觅句,月下推敲,终将妙句天成。相信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成为诗人!
目录
第一章 雅道诗词
002/劝农其六(陶渊明)
003/静法师东斋(王昌龄)
004/郊园(郑谷)
005/寄武陵微上人(齐己)
006/感兴寄莲岳一二诗禅友(寇准)
007/小隐自题(林逋)
008/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又答景扬(洪咨夔)/010
淡庵倪清父(白玉蟾)/011
赠乐间居士(方凤)/013
行香子·水竹之居(中峰明本)/014
隐者(祝允明)/016
戊戌初度二首其一(袁宏道)/017
偶成三首其二(袁枚) /019

第二章 茶道诗词
023/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皎然)
025/与赵莒茶宴(钱起)
026/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卢仝)
028/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
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白居易)
030/茶中杂咏·茶瓯(皮日休)
032/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籝(陆龟蒙)
033/烹北苑茶有怀(林逋)
034/依韵答杜相公宠示之作(欧阳修)
035/茶诗十首采茶第四(蔡襄)
038/试院煎茶(苏轼)
040/满庭芳·茶(黄庭坚)
042/他乡(张耒)
三日雪后饮烟雨馆(葛绍体)/043
幽居即事(陆游)/044
与刘景明晚步(杨万里)/045
和葛天民呈吴韬仲韵赋其庭馆所有(叶绍翁)/046
解佩令·茶无绝品(王哲)/048
偈颂·一百零二首(之一)(释绍昙)/049
即景四首(之一)(杨基)/050
题品茶图(文征明)/051
呈梦居(玉芝和尚)/052
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徐渭)/053
竹枝词(郑燮)/054
题竹林茶隐图(阮元)/055

第三章 花道诗词
059/奉和随王殿下诗(之十四)(谢朓)
060/杏花诗(庾信)
061/芍药(韩愈)
062/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司马光)
063/新花(王安石)
064/惜花(苏轼)
066/戏题菊花(苏辙)
068/题胆瓶秋卉图(吴皇后)
069/春来风雨,无一日好晴,因赋瓶花二绝句(之一)(范成大)
070/梅花数枝,篸两小瓷瓶,雪寒一夜……(杨万里)
071/瓶中花(周南)
072/渔家傲·檐玉敲寒声不定(卢祖皋)
赋瓶中花七首(之七)(元好问)/073
一莲(赵崇嶓)/074
春日瓶花(张埴)/075
鹧鸪天·春暮(黄升)/076
折梅(方蒙仲)/077
不买花(顾逢)/078
减字木兰花·益寿美金花(侯善渊)/079
伤周生(袁宏道)/080
寄王百榖(徐勃)/081
梦江南·昏鸦尽(纳兰性德)/082
簪菊(蕉下客)(曹雪芹)/083
情诗(之五)(仓央嘉措)/084

第四章 香道诗词
087/四坐且莫喧(无名氏)
088/香炉铭(萧绎)
089/东林寺寄包侍御(灵澈)
090/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张籍)
091/香印(王建)
092/和乐天斋戒月满夜对道场偶怀咏(刘禹锡)
香球(元稹)/093
隋宫守岁(李商隐)/094
香(罗隐)/096
清真香歌(丁谓)/097
香(苏洵)/098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苏轼)/099
100/减字花木兰·天涯旧恨(秦观)
101/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102/和四兄清泉香饼子(晁冲之)
103/东轩小室即事五首(之五)(曾几)
104/凝香迳(曾协)
105/行香子·谢公主惠香二首(之一)(王处一)
纪旧游(赵孟頫)/106
七言偈颂(了庵清欲)/107
题小鸾所居疏香阁(沈宜修)/108
雨夜闻箫(叶小鸾)/109
酬诗以香(梁氏)/110
四和香·小小春情先漏泄(朱彝尊)/111

第五章 琴道诗词
114/鹿鸣(诗经)
114/琴赋(节选)(蔡邕)
116/赠兄秀才入军诗其十六(嵇康)
117/答庞参军其一(陶渊明)
118/清思诗(江淹)
119/相如琴台(卢照邻)
120/听蜀僧濬弹琴(李白)
121/湘灵鼓瑟(钱起)
122/猗兰操(韩愈)
124/废琴(白居易)
125/司马相如琴歌(张祜)
126/瑶瑟怨 (温庭筠)
127/锦瑟(李商隐)
赠无为军李道士二首(之一)(欧阳修)/128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李清照)/129
同张守谒蔡子强观砚论琴偶书(刘子翚)/130
小雨(陆游)/131
琴歌·古怨(姜夔)/132
琴(周芝田)/133
听徐天民琴(连文凤)/134
和渊明新蝉诗(楚石梵琦)/135
宫词(朱权)/136
病中漫兴八首(之七)(袁中道)/137
除夕感怀(谭嗣同)/139

第六章 书法诗词
143/飞白书势铭(鲍照)
145/书(李峤)
146/李潮八分小篆歌(杜甫)
149/书诀(张怀瓘)
151/张伯英草书歌(皎然)
152/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钱起)
154/石鼓歌(韦应物)
155/题酸枣县蔡中郎碑(王建)
156/笔(贯休)
157/敦煌廿咏其十三·墨池咏(佚名)
158/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之一)(苏轼)
160/李君贶借示其祖西台学士草圣并书帖一编二轴以诗还之(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平生真赏(米芾)/162
孙过庭摹洛神赋赞(岳珂)/164
偈颂七十六首(之一)(释师范)/165
纪梦(释道璨)/166
鹧鸪天·凤尾鬟香再叠梳(利登)/168
赠笔生杨君显(杨维桢)/169
病起观书诀(詹英)/171
冬夜观树影(邵宝)/172
访友(祝允明)/173
寄陈以可乞米(文征明)/174
题竹兰诗(郑燮)/176
潘星斋少宰属题渐江和上画卷因其近有……(何绍基)/177

第七章 绘画诗词
180/乐府(曹植)
181/抅象台(江淹)
184/咏画屏风诗之二三(庾信)
185/题梅妃画真(李隆基)
186/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
189/金陵晚望(高蟾)
190/写真寄夫(薛媛)
答大愚禅师(荆浩)/191
墨君堂(文同)/193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之一)(苏轼)/195
题郑防画夹五首(之一)(黄庭坚)/197
东窗梅影上有寒雀往来(杨万里)/198
199/偈颂·金刚经注(释道川)
200/次韵梅山弟(陈著)
201/题秀石疏林图(赵孟頫)
203/题九珠峰翠图(杨维桢)
204/题洞庭渔隐图(吴镇)
206/咏溪南八景之东畴绿绕(祝允明)
和令则题画(陈继儒)/207
更漏子·一重山(陈洪绶)/208
题西瓜图(朱耷)/210
题送别诗意图四首(之三)(王原祁)/211
惠山听松庵观王孟端竹炉诗画卷次吴文定公韵(厉鹗)/213
罗苏溪前辈赠石溪上人画幅(何绍基)/214


第八章 收藏诗词
219/宝鼎诗(班固)
220/砚赞(节选)(繁钦)
221/卖玉器者诗(鲍照)
223/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刘禹锡)
225/题文集柜(白居易)
227/杨生青花紫石砚歌(李贺)
228/诮虚器(皮日休)
230/二遗诗(陆龟蒙)
231/藏墨诀(李廷珪)
232/珊瑚笔格(钱惟演)
233/古瓦砚(欧阳修)
234/李士衡砚(刘敞)
笋石铭(黄庭坚)/236
研山铭(米芾)/237
西江月·汉铸九金神鼎(张孝祥)/238
题方竹杖松根枕二首(之二)(张镃)/240
廉公子家藏元石名武夷春雨(仇远)/241
题姑苏陆友仁所藏卫青印(揭傒斯)/242
拜长耳和尚肉身(袁宏道)/244
题仇十洲箜篌图(梁清标)/245
齐天乐·汝哥官定闲题品(高士奇)/246
题寿山石(黄任)/248
铜雀瓦砚歌(纪昀)/249
题程木庵所藏彝器拓本(何绍基)/252


第九章 诗词歌赋
256/晨风(诗经)
258/九章之怀沙(屈原)
262/拟古其一(陶渊明)
264/斋中读书诗(谢灵运)
266/休沐寄怀(沈约)
267/游东田(谢朓)
269/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江总)
270/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之二)(王勃)
272/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之二十一)(上官婉儿)
273/诗偈·第二百七十五(寒山)
275/偶然五首(之三)(皎然)
276/一七令·诗(白居易)
二十四诗品之纤秾(司空图)/278
寄郑谷郎中(齐己)/280
送参寥师(苏轼)/281
论诗(元好问)/283
水口行舟二首(之一)(朱熹)/285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辛弃疾)/286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姜夔)/287
虞美人·听雨(蒋捷)/289
秋尽(戴表元)/290
遣兴(袁枚)/292
咏史(龚自珍)/293
梦洞庭(释敬安)/294

297/后记
299/ 参考文献
摘要
     《毛诗序》中说“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白虎通·礼乐》词条“雅者,古正也”,所谓的“雅”,最早指的是古代的标准语言,也就是以《诗经》为代表的诗歌作品。《诗经》所说的话是雅言,《诗经》所写之事是雅事,而《诗经》所传承的精神,就是上古雅道。《诗经》中许多内容都成为后世雅道的源泉。譬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乡愁离绪逐渐演变成“折柳送别”的雅事,又进一步演化成“折柳插瓶”的花事。再如“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中的待客之道,比酒食更重要的是以琴道为代表的礼乐。中古时期的雅事活动大致离不开归隐和雅集这两条主线,从庄周的“逍遥游”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孤独中的自觉和修行;另一条线路顺着兰亭修禊一路飘遥至西园雅集,文人群体的雅道交流蔚为大观。诚然,如今所说的雅道八项,其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的完善当在唐宋之时;以“雅道”一词指称赋诗、饮茶、插花、焚香、抚琴、书画、收藏等雅事之内涵,则是出自宋人手笔。不过,它必然是包含了周代礼乐、先秦哲思和魏晋风雅,同时吸收了孔孟之道以及道教和佛教文化,不然不能够成为中国历代文人的精神家园,流芳百世。以下选取的14首诗词是论及雅道或多项雅事的综合呈现,可以借此管窥先人的雅道之心。 四言古诗·劝农其六 [魏晋]陶渊明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弗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关。 【品注】魏晋之时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更迭不断的政体不但无暇顾及雅道文化的传播,时常还成为破坏者。与此同时,士族门阀出于家族传承和自身精神需要,开辟出另一片雅道天地。当时所谓风雅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玄谈”和“琴书”。谢安原本轻视戴逵,见面后不与他谈玄而先论琴书,但戴逵对琴书的理解和体悟也很高妙,谢安才知道他雅量非凡。作为隐逸田园诗人之宗,陶渊明对于名门士族的雅道却有一番反省,他抛弃了玄谈之雅而不废琴书之道,为之注入了一股活泉。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属江西九江)人。靖节先生“归去来兮”的呼唤回荡在文人雅士的耳畔,千年不绝。他在这首诗中说道,孑L子耽于道德礼教,鄙视樊须。弟子樊须向其请教耕田种园之事,孔子回答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樊须离开后,孔子说“小人哉,樊须也”。他认为士大夫知书识礼,治理国家就好了,耕田种菜的事自然会有“小人”去做,没有必要去了解学习。董仲舒依照孔子的教诲,唯以琴书雅道为志,“三年不窥园”。对此,陶公别发雅声:躬耕田垄、灌园养花虽是俗人所为,若能超然物外,行迹高洁,亦是雅事一桩,怎敢不整饬衣襟,礼敬其人之美德呢?雅道在“心超然,行高轨”而不在事。依此俗事亦雅,反之雅事亦俗。虽然陶渊明自己“委怀在琴书”,但却主张回归田园,身体力行;反对远离世情,无病呻吟。从形式上说,后世的文人大抵是不愿学陶渊明放下的,不过在心境上总是“敬赞德美”,只因那种简朴低调的高雅,回归本心的高雅。 五律·静法师东斋 [唐]王昌龄 筑室在人境,遂得真隐情。 春尽草木变,雨来池馆清。 琴书全雅道,视听己无生。 闭户脱三界,白云自虚盈。 【品注】王昌龄(698-757),字少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盛唐边塞诗人,号称七绝圣手。这首五律中赞颂的静法师或指唐代云游僧安静法师。其人原居西域,有神通,开元十五年(727)振锡东游,沿长安、洛阳一线直至山东。同年王昌龄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其间可能与安静法师有所交集。 与其他僧人在寺院挂单不同,安静法师住在民居斋房,所以说是“筑室在人境”。颔联以自然季节的变化反衬出法师了悟无常的空寂之心,“琴书全雅道,视听己无生”。“无生”,佛教用语“无生法忍”的简称。从字面上讲,不生不灭,不再轮回,就是涅粲的意思。“三界”,佛教用语“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统称,同属“迷界”的不同层次,出离“三界”,即入佛道。最后一句妙在“虚盈”二字,白云充满斋室毕竟是一片虚空,这是对“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诗意表达。更重要的是,诗中提示出琴书雅道背后的哲学境界,是物我两忘、不生不灭的涅粲状态。在研究复兴雅道八项的精神内涵时,值得人们参详思索。 五律·郊园 [唐]郑谷 相近复相寻,山僧与水禽。 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 雅道谁开口,时风未醒心。 溪光何以报,只有醉和吟。 【品注】郑谷(约851-910),字守愚,宜春(今江西宜春袁州区)人,晚唐有名诗人,存诗不下千首。唐末藩镇割据时退隐宜春仰山,修建草堂读书不辍。他的诗风清新通俗,北宋初年家喻户晓。后世不传的原因是文人贬过于褒,例如欧阳修说,其诗“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明代胡震亨评论“非不尖鲜,骨体太孱”。欧阳修对格调高古的要求大概是如李白“扶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