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漫画
|
三年级必读书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三国风云 三家归晋
字数: 29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作者: 蓝水飞舟
出版日期: 2022-03-01
商品条码: 978751438511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5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三国风云》是一部讲述三国历史的通俗历史作品。本书涵盖了从公元184年—公元280年将近100年间发生的历史故事,共分为四卷——《群雄逐鹿》《三分天下》《三国鼎立》《三家归晋》,以史料为基础,以人物与事件为主线,以时间为顺序,运用现代人喜欢阅读的轻松活泼的语言,以小说的笔法和诙谐幽默的风格书写一个精彩有料的三国。本书全景式书写了三国时期的帝王将相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人物,既有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也有奸诈狡猾的卑鄙小人,同时也对战争谋略、政治斗争、人物心理等进行了充分的着墨。作者通过对三国历史的分析、梳理与归纳,以人性洞察历史,深度挖掘历史人物的真实情感,解开了历史事件的背后之谜,也体现了个体复杂的人性对历史发展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让我们更深刻地去认识和理解那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三国风云:三家归晋》从诸葛恪辅政写起,到司马炎统一全国止。这一时期是三国末年,天下一统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但政权交替和权力斗争却更加惊心动魄、腥风血雨。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拉开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司马家族专权架空曹魏皇室,最后魏晋禅代完成权力和平交接。隔江的东吴政权经过多年的内斗后,国力大幅削弱,日薄西山。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发动灭吴之战并成功灭掉东吴政权。至此,三家归晋,正式结束了接近百年的三国时代。
作者简介
蓝水飞舟,本名郑光爱,广东湛江人,毕业于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青年历史研究者,熟读三国史十余载,专注于三国史的深入研究,尤其对三国人物的认识颇为独到。
目录
序言001
第一章诸葛恪辅政001
第二章一场败仗引发的宫廷政变013
第三章一手遮天033
第四章淮南二叛052
第五章风云莫测071
第六章淮南三叛090
第七章废帝弑君115
第八章魏晋风度140
第九章妖孽横行的宫廷167
第十章最后的较量174
第十一章危机与善后198
第十二章血腥的吴宫222
第十三章魏晋禅代228
第十四章司马炎治国235
第十五章西北风云244
第十六章宫廷斗争249
第十七章龙争虎斗260
第十八章生死决策275
第十九章灭吴策略283
第二十章天下一统296
主要参考书目317
后记319
摘要
第一章 诸葛恪辅政 孙权驾崩后,孙亮继承皇位登基为帝,大赦天下,更改年号为“建兴”。孙亮即位后,下诏任命诸葛恪为太傅,滕胤为卫将军兼领尚书事,吕岱为大司马,吕据为右将军,陆抗为奋威将军,朱绩为镇东将军。接着,孙亮任命岳父全尚为城门校尉,封爵都亭侯。当时,全氏家族一门五人封侯,高居重要职位,护卫在皇帝孙亮左右,而自东吴立国以来外戚贵盛显赫者没有一家比得上全家的。至于其他文臣武将,他们也各有封赏。 诸葛恪全面主持吴国朝政,取消监视制度,裁除军政冗员,免除拖欠的赋税,取消货运关税。诸葛恪颁布的各项政策都顾及了百姓的利益,给大家带来了实惠,因此吴国上下无不欢悦。这一系列惠民政策为诸葛恪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以至于诸葛恪每次外出都有很多百姓引颈相望想目睹一下他的风采。 诸葛恪秉政后,不想让宗室诸藩王驻守长江沿岸的军事要地,便让小皇帝孙亮下诏收回藩王们手中的兵权,并勒令他们尽快搬家。当诏书下达到藩王们手中,齐王孙奋十分气愤,拒不服从命令。为了抗议,孙奋多次越轨法度行事,向诸葛恪施压——我是吴大帝孙权的儿子,就是不听从你诸葛恪授意之下的诏令,看你能把我怎样? 作为执政大臣,诸葛恪态度强硬,马上给孙奋写了一封亲笔信,严厉谴责孙奋不听从朝廷安排,心怀轻慢之意,蔑视王法。在信中,诸葛恪向孙奋列举了一些历史上违背诏令、不遵法度的人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故事,更是告诫其应深以鲁王孙霸为戒以改变自己的违令行为,谨慎小心地做一个好臣子以尽力敬奉朝廷,这样才能平安富贵地过一辈子;如果执迷不悟,一切后果自负! 当年,鲁王孙霸因有非分之想而萌生夺嫡争储之心,最后被父亲孙权赐死。如今,诸葛恪旧事重提,要孙奋以此事引以为戒,其用意不言而喻。 孙奋收到诸葛恪的笺书后非常恐惧,顿时脑子“清醒”了。孙奋十分清楚,如果他不执行该诏令,下次等来的可能就是一道赐死诏书了。尽管孙奋内心十分不愿意,但他也只得顺从地交出兵权从南昌移居豫章郡,从此做一个“手无寸权”的王爷。 琅邪王孙休不敢抗议,只得按照朝廷的安排默默地从虎林移居丹杨郡,反正抗议也没有用,还不如给朝廷留下一个好印象。 诸葛恪是孙和之妃张氏的舅舅,所以诸葛恪这次“削藩”并没有下令强制将孙和迁居外地。当然,孙和作为一个废太子,是不可能再掀起风浪了。 就这样,孙权临终前的精心布局一下子就被诸葛恪破坏了。在解除地方威胁之后,诸葛恪的权力再也没有人能够了,并即将走上权臣之路。 东兴之战 孙权驾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魏国,但魏、吴两国一直是死对头且已经斗争了五十多年,因此这个消息对魏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于是,魏国许多将领都很兴奋,觉得趁吴国国丧之际挥师攻打不失为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诸葛恪见魏国蠢蠢欲动,为了防备敌国乘机出兵突袭吴国,决定加强国防措施,重修东兴大堤。早在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刚称帝不久的孙权为了阻挡魏国大举进攻吴国,遂在东兴濡须水上修筑东兴大堤作为军事防护堤。后来,孙权征伐淮南地区,在巢湖内被魏国水军打败,一怒之下废弃了这条大堤而不再修治。 如今,诸葛恪重新看到了东兴大堤的军事价值。东兴位于今安徽含山县西南,与巢县相接,而筑堤凭险扼守至少能暂时挡住长江北岸的魏国大军大举深入吴境。 建兴元年(公元252年)十月,诸葛恪率军亲临东兴巡察,并在当地征集大量民众再次修筑东兴大堤。为了更好地防范魏国偷袭,诸葛恪派人在东兴大堤左右两端依山傍水各自建筑一座城池以作为掎角之势,既能保护东兴大堤,又能抗击来犯之敌。东兴大堤竣工后,诸葛恪率大军返回建业,命令将军全端负责驻守西城(西关),都尉留略负责驻守东城(东关),并给每座城池留下一千名士兵守城。 魏国前线将领见吴国修建东兴大堤,认为吴军进入自己疆界,耻于受辱。镇东将军诸葛诞向司马师上表,提议分兵三路攻吴,并分析道:“如今,趁吴国深入内地侵略,可以派王昶逼取江陵,毌丘俭攻向武昌,以牵制吴国上游的兵力。然后,挑选精锐之师直攻东兴两城,等到他们援军赶到,我们已大获全胜了。” 诸葛诞认为东兴两城守军极少,只要率领大军兵临城下就能快速攻下来,一旦占领了吴国的军事要地,战略意义不可谓不大。魏国其他边防将领见诸葛诞向司马师请战伐吴,自然不甘落后。于是,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以及镇南将军毌丘俭等人纷纷上表,献计伐吴。 司马师一下子接到这么多不同的伐吴方案,不知道该听从谁的,便向尚书傅嘏征询出兵意见。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