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自然从未离开

大自然从未离开

  • 字数: 21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阿来,等
  • 出版日期: 2012-04-01
  • 商品条码: 97872290460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9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大自然从未离开》汇集了阿来、熊育群、车前子、马步升等十位中国有名散文家的经典代表作。他们以世局者的姿态书写故乡风景和情怀,展现大自然与人的融合。他们对脚下的土地和传奇故事熟之又熟,他们是大自然中的骑士,是行吟者,是精灵,是静默感悟者……将中国的东西南北中好看的土地给予了鞭辟及里的描绘。人文情感以着血脉的融合和流淌,让这些文字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无穷的魅力。《大自然从未离开》图文并茂,悠远神秘的藏地、人间最后一块净土之称的喀纳斯、美丽洁净的长白山深藏的快要稀世的小动物、江浙温情的深深庭院、风沙不断吞噬但人类顽强抵抗的甘肃荒漠、鬼魅的湘西巫文化浸透的田园生活,等等,无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与当下大众普遍怀着回归和怀旧的心愿,向往与大自然共呼吸的生存理想相呼应。 城市密集最热闹的地方终于成为情味最荒凉的地方。因此,“优选自然”之处的稀少和珍贵,以及这些写作者的爱和坚守,是这套书系的迫切面世理由。
作者简介
以著名作家阿来为代表的优秀大自然散文作家的第一次集体亮相。
十位作家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均为男性,是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
他们曾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重量、省级文学大奖。
目录
德格:湖山之间,故事流传
没有时间的热带
初次遇狼
聆听喀纳斯
苏州色
我为什么攀登高黎贡山
天空的主人
青羊消息
与瓦有关
春天的十二条河流
摘要
    仅仅是这样的话,故事里的女主角还不够生动。 为了让故事生动,从古到今,讲故事的人已经发展出很多套路。在措拉雪山的冰川还很低很低,冰舌可能直接就伸入湖中的时候,那些讲故事的人们就知道这些伎俩了。于是,故事里那个常在这个漂亮湖泊里沐浴的珠牡,就常常面临着种种诱惑而抗拒着,也动摇着,身不由己着。她曾亲自动身前去迎接格萨尔回来参加赛马大会和叔父争夺岭国王位。就在这样严肃的时刻,在去完成重要使命的路上,她就被路遇的印度王子弄得芳心激荡,因为“王子的眼窝仿佛幽深的水潭”。 这种软弱让故事中的女人复杂起来。 珠牡也常常被嫉妒所折磨。如果不是这样,她的姐妹王妃梅萨不会被魔王掳去。珠牡自己也不会被出卖给北方霍尔国的白帐王。在有些格萨尔故事版本里,珠牡被掳后被白帐王强做夫妻一幕真是活色生香。珠牡不从,但不是誓死不从,只是千方百计逃避被白帐王强占身体。这个有些神通的女人干变万化成种种动物与物件。但万物生生相克,那白帐王神通更胜一筹,自然就能变幻成能克服珠牡的动物或物件。不觉问,带着悲愤之气的故事变成了男女征逐的游戏,而且这游戏还颇具情色意味,珠牡最后变幻成一枚针,便于藏匿,锋利扎人又不伤性命。好个白帐王摇身一变,成了一根线,逶迤婉转的线。线要穿过针,针要躲避线。缠绕,跳跃,躲闪,磕碰……终于那根坚硬的针被柔软的线穿过了。 岭国王后珠牡成了霍尔国王的妻子。九年之后,格萨尔才杀掉白帐王,把她夺回身边。 好多人问我,说一个国王怎么还会把这样的女人留在身边,而且继续给她万千宠爱。我想,他们的意思是说,一个国王怎么可以容忍别的男人占有自己女人的身体。这是我无从回答的问题。珠牡也没有让这样的问题困扰过自己。回到岭国很多年后,故事里的她似乎仍然没有老去,其美貌依然沉鱼落雁。珠牡专享一次为岭国出征,是和梅萨一起去木雅国盗取通过雪山的法宝。就在这样的重要时刻,她经不住另一面湖水的诱惑,一定要下去裸泳一番,弄不清楚讲故事的人是要写她爱个人卫生,还是想展示一下她美丽的胴体?故事总是要包含些教训的,因此珠牡王后的这番身体展示让王妃梅萨被拘,使格萨尔这个妻子二度成了别国国王的爱宠。 在为了重述《格萨尔王传》这部史诗而奔波于康巴高原的将近三年时间里,每一次,我经过如今被更多人叫做新路海的玉隆拉错,都会在湖边瞩望一番,想一想这个湖,更是想一想故事里那个因为有过锗,有缺点,反而因此生动起来的叫做珠牡的女人,被今天的藏族人所深爱的女人。 湖边,长得仿佛某种杜鹃的瑞香正在开花,浓烈到闷浊的香味使眼前的一切都有一种迷幻般的色彩。英雄故事的阳刚部分还未显现,其阴柔的部分就已在眼前。 每次都是这样,都是先遭逢这个柔美的女性的湖,然后,才攀登上男性的,有骁勇山神居住的措拉雪山。 措拉(雀儿山)其实不是一座,而是一群雪山,5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7座,主峰绒麦峨扎海拔6168米,耸立于尚未汇流的东南向的金沙江与雅砻江两大峡谷之间。 国道317线从5000米出头一点的山口穿过。 东面的冰川造就了那个光影变幻的玉隆拉错,越过山口向西,大地带着一股凌厉之气急剧地俯冲而下,冰川与融雪哺育了一条河:濯曲。“曲”是藏语里又一个基本的地理名词:河。濯曲迅即下降,壮大,十几公里的距离内,汇集了高山草甸区伏地柏、红柳和鲜卑花灌丛纠结地带的众多溪流,很快就变成了一条白浪喧腾的河。有了力量的水,更迅疾地造出下降的地势,在坚硬的岩石中切出幽深的峡谷――桦树与杉树的峡谷,花楸树和栎树遮天蔽日的峡谷。快到德格县城更庆镇时,就二十公里左右,已经陡然下降了两干来米,河道和沿河公路两边壁立着万仞悬崖,按住头上的帽子仰面才能看到青天一线。冲出谷口,地势骤然平缓开敞。耕地、村落和寺庙依次出现。 藏学家任乃强先生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到此游历考察,著有《德格土司世谱》,其中记载了这段峡谷的人文史。说在格萨尔王建立岭国几百年后,有一岭国勇士,名叫洛珠刀登, “有女美而才,岭王求以为妃,许给一日犁地的聘礼。乃率其仆,沿濯曲南犁,暮达龚垭之年达,得长七十里之河谷。岭王因赐之,遂得为有土地之独立小部落。” “惟此段河谷,有三十余里为石灰岩之绝峡,仅半段为可耕地,亦甚促狭……当时民户,不超过三十家。” 到清朝中期,奉格萨尔为祖先的岭部落日益衰落,洛珠刀登于濯曲弹丸之地起始的德格家族的势力却日益壮大,雍正年间,被清廷招抚,授安抚司衔。其辖地最盛时曾经领有金沙江两岸今四川与西藏德格、白玉、江达、石渠等县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人民。 “洛珠刀登既受七十里之河谷封邑,卜宅于今德格县治所在。卜宅之初,曾筑渺小之花教寺庙……其后此寺发展为德格更庆寺,为康区一大花教(萨迦派)中心。”后更依托此寺,创建了德格印经院。 登巴泽仁土司执政时期,于筹建印经院建筑的同时,筹划印版的刻制工作。从雍正七年(1729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的近十年间,较大规模的刻版工作全面铺开,完成了《甘珠尔》经的编校、刻版和《丹珠尔》印版刻制。同时还完成了一些其他典籍的印版刻制工作,印版总数近十万块。此后,历代土司家族又主持编辑和刻制的重要文献数十部,共计三百四十多函,使德格印经院印版数超过20Zf块。 到今天,德格印经院已有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院藏各类典籍830余部,木刻印版29万余块。卷中浩瀚的印版、典籍对于研究藏族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医学、科技、文学、艺术等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引起海内外学界瞩目,成为一个保存并传布藏族传统文化的中心。 因印经院的文化传播之需,德格地区的雕版、手工制纸和印刷得以保存发扬,成为当地引以为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7-1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