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茶道

茶道

  • 字数: 1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 作者: 顾申 编
  • 出版日期: 201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43681842
  • 版次: 1
  • 开本: 24开
  • 页数: 246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顾申主编的《茶道》。《茶道》的内容提要如下: 茶道与一般饮茶有很人区别,它有一整套完整、严格的程序和规则。茶道品茶十分讲究场所选择,一般都在茶室内进行。在招待宾客时,等客人坐定后,主持仪式的茶道师才开始按照规定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之后将茶依次呈给宾客。客人则要十分谦恭,用双手接过茶碗,先向茶师致谢,然后三转茶碗,接着轻品,慢饮,奉还。 点茶、煮茶、冲茶、献茶四道程序,是茶道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
目录
第一章 优选境界
茶禅一昧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径通茶室来品茗,世人聚此绝俗念”
茶道故事
第二章 荣西禅师与《吃茶养生记》
漂洋过海
茶道在东瀛
十大阶段
附件一 茶道在日本的发展
附件二 茶道的形成时间年表
第三章 茶会种种
一期一会
“斗茶”与“寂静茶”
形形色色
煎茶之道
茶道故事
第四章 宗师与流派
吃茶去
“清净无尘”之人
“无一物中无尽藏”
“三千家”
茶道故事
第五章 举行茶事的地方
茶室?本席?茶席
茶庭
茶道故事
第六章 以“幽寂网虚”之心为器,以“清净纯洁”之心为器
中国渊源
“茶入”与“薄茶器”
“唐物”与“和物”
茶道故事
第七章 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身
优选礼仪
化入骨髓
茶仪种类
礼仪特点
茶道故事
第八章学习?演练
工具准备
茶事礼仪
点茶开始
茶道故事
附件三 茶人
附件四 茶书
附件五 当今日本茶道的主要流派
摘要
    和、敬、清、寂 只有了解日本茶道历史才能真切了解日本茶道,同样要知晓日本茶道的形成过程,也要通晓日本茶道的历史。茶最早由中国传入日本,最早被日本人当做一种文化、一种艺术门类。自从这股品茶之风进入日本,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在日本人最初印象中,茶是一种高级品,因而日本茶道就应运而生。可以说日本茶道最早源于中国,但它却具有深厚的日本民族色彩,走过了独特的形成、发展过程,具有独特内涵。 日本茶道建立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之上,融日常生活行为、宗教、哲学、伦理、民族美学于一炉,是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茶道不单单是物质享受,通过举办茶会,参加者可以研习茶礼,陶冶情操,同时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和道德水平。如同桑田中亲所说:“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文化生活的规范和理想。”公元16世纪末,在继承、吸取前代茶道特点的基础上。干利休创立日本正宗茶道。通过分析他的茶道精神,我们能够窥见日本茶道的核心精华。 村田珠光曾将茶道的特点总结为“谨敬清寂”,干利休只变动其中一字,是为“和、敬、清、寂”,简单明了,富有内涵。“清寂”即为“静寂”,涉及审美观问题,这种对美的感触主要体现在“佗”字上。“佗”日语发音为“wabi”,具有“寂寞”、“贫困”、“寒酸”、“苦闷”的含义。平安时代,“佗人”指那些失魂落魄、忧郁苦闷、孤独的人。而到平安末期,“佗”的意思发生转化,变为“静寂”、“悠闲”,受到一些人的欣赏,成为美的代名词之一。这种美感的产生,具有其特殊的思想和社会历史根源。平安末期的镰仓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社会最为动荡、政治变革优选的时期之一,贵族统治阶层失势,新阶层登上历史舞台。失去权力的贵族因此悲观厌世,感叹世事无常,佛教净土宗便应运而生。失意僧人视当时社会为“秽土”,号召人们寻找心中“净土”,远离秽土。在这种思想的感召下,许多贵族文人逃离家庭,要么在荒野流浪,要么在林中隐居,建造草堂,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纷纷创作“草庵文学”,以消解沉积在心中的郁闷、愤怒之情,抒发怀古情思。 在室町时代,经济迅速发展,商业竞争激烈、活动繁忙,城市变得繁华、喧闹。很多人开始怀念之前清寂的生活,开始倾向于“佗”的审美情趣,他们常常在城中或郊外寻觅寂静的住所,隐居起来,享受古代田园的美好生活,以达到抚慰心灵、安养精神的目的,视寂静、恬淡、冷峻为美。茶人村田珠光等将这种审美意识引入“茶汤”中,令“清寂”之美广泛普及。 “和、敬”则为伦理、道德观念,衍生自人们热衷占有唐物茶器时期。镰仓时代以来,大量唐物茶器销往日本。其中茶具和艺术品为日本茶会增添不少光彩。但也催生出豪奢攀比之风,人们一味追求唐物,忽视倭物茶会的价值。沉醉于茶道艺术的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等人,提倡简单朴素,甚厌奢靡华丽之风,极为欣赏本国出产的黑色陶器,其深沉的色彩,流露出清寂、简朴之美。使用如此质朴的茶具,表达出真心实意的待客之情,富含审美趣味,利于提高道德修养。 日本茶道程序繁琐,如茶叶必须碾磨得极为精细,茶具要清理干净,插花要依照不同的季节及宾客名望、身份地位、年龄、文化修养来设计。主持人必须做到动作规范敏捷,在准确到位的同时还要有舞蹈的节奏和飘逸感。以上种种都是对宾客的尊敬,体现“和、敬”精神。 日本茶道始终贯彻“和、敬、清、寂”四字,是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身的文化艺术活动。禅是茶道精神的核心。从另一方面来说,茶道进行了一次宗教改革,它将禅从寺院的束缚中解救出来,带回到草庐庵堂的现实环境中,令远离俗世的禅僧变为“在家茶人”。茶道使禅与平民的生活融合,重新诠释禅的含义。 茶道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以点茶吃茶为机缘的深化、高扬心境之路;另一个是以被深化、高扬了的心境为出发点的点茶吃茶之路。”茶道又是:“茶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真正理解茶道特点才能深刻了解日本茶道。 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