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货币金融学(第4版)

货币金融学(第4版)

  • 字数: 4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0442757
  • 版次: 4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和“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为西南财大出版社A+精品化教材。此次改版有以下亮点:在内容设计上此次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四点:知识点尽量用图标呈现、栏目设置多样化、提供知识点的场景实践案例、每一章附有形式多样的思考题或练习题。 在教材要素设计上,本书增加了如下要素:教学指南(包含教学课时安排、其他教学路线),教师可使用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内容介绍及获取途径)、学生可使用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内容介绍及获取途径)、本书核心知识框架图。 在教材板块设计上,为帮助学生更轻松学习本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次改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板块,具体包括本章预览、概念延伸、拓展阅读、随堂讨论、为考试做准备、为职业做准备。本次改版的数字资源内容全面且多样,可全方位满足教师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主要包括习题、扩展阅读、案例库、视频、试题集、课件、教师手册和主编授课锦囊。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篇货币金融学概览第一章货币金融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三章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第四章金融体系;第二篇金融市场第五章金融市场功能与结构;第六章金融市场工具;第七章利息和利率;第八章外汇与汇率;第九章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第十章非银行金融机构;第十一章金融监管机构;第四篇货币供求与金融调控第十二章货币需求;第十三章货币供给;第十四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作者简介
殷孟波,男,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货币论》曾获1996年中国金融教育基金奖优秀论文奖,两篇论文分别获1994年中国社科院首届全国中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和首届全国金融优秀论文三等奖。
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要学习货币金融学
学习目标与重要术语
第一节 学习货币与金融的原因
第二节 学习金融市场的原因
第三节 学习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原因
第四节 学习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的原因
第五节 货币金融学的学习方法
为考试做准备
第二章 货币
学习目标与重要术语
第一节 货币的定义
第二节 货币与财富、收入的区别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第四节 货币的演变
第五节 货币制度
为考试做准备
第三章 金融体系概览
学习目标与重要术语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第二节 金融市场
第三节 金融机构
第四节 金融体系的监管
为考试做准备
第四章 利率
学习目标与重要术语
第一节 利率的定义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节 利率的结构
为考试做准备
第五章 汇率
学习目标与重要术语
第一节 汇率的定义
第二节 汇率的决定
第三节 汇率的变动
为考试做准备
第六章 金融衍生工具
学习目标与重要术语
第一节 金融远期
第二节 金融期货
第三节 金融期权
第四节 互换
为考试做准备
第七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学习目标与重要术语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为考试做准备
第八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
学习目标与重要术语
第一节 投资银行
第二节 保险公司
第三节 信托公司
第四节 租赁公司
第五节 投资基金
第六节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为考试做准备
第九章 金融监管
学习目标与重要术语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第二节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第三节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金融监管体制与国际合作
为考试做准备
第十章 货币供给
学习目标与重要术语
第一节 货币供给统计口径
第二节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
第三节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
为考试做准备
第十一章 货币需求
学习目标与重要术语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
第二节 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第三节 凯恩斯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
理论
为考试做准备
第十二章 中央银行
学习目标与重要术语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和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第四节 中国人民银行
为考试做准备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
学习目标与重要术语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第五节 国际收支与货币政策
第六节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
为考试做准备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