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艺术史学要略

艺术史学要略

  • 字数: 4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一川
  • 出版日期: 2023-05-01
  • 商品条码: 97873032886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2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该成果的学术创新价值在于,从艺术学学科门类宽阔视角对艺术史学问题作了开拓性研究,在梳理前人各艺术门类史研究成果基础上论述了跨越各个艺术门类史的一般艺术史学问题,回答了有关艺术史学的定义、属性、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对艺术史学理论、方法、进路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还将上述艺术史学原理探索沉落到有关改革开放时代初期现实主义和艺术形式思潮研究的实践之中,实现了艺术史学原理与艺术史学实践的相互贯通,并首次提出艺术史学是文心在世之象的传世之学这一新史学主张。 其社会影响在于,以有关艺术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结论可以令人信服地表明,艺术史和艺术史学发展对于艺术学学科门类发展具有显著的基础性价值,可以为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及各门类艺术学研究提供来自史学界的有力支持。 其社会效益在于,通过分享艺术史学研究成果,可以激励艺术学同行充满自信地开展艺术学研究,还可以召唤年轻艺术学人果断地继续开拓艺术史学的开阔前景。"
内容简介
《艺术史学要略》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对于艺术史学原理、艺术史学方法与进路等艺术史学基本问题作了开拓性探讨。全书分三编,首先论述艺术史学的合法性原理、间性原理、通变性原理、科学性原理、思想性原理,进而从两个层面概述艺术史学的实证型方法(艺术史学的史料学方法、文献学方法、考古学方法、数据学方法等)和艺术史学的范式型方法(风格及形式分析范式、时代精神史分析范式、社会语境分析范式和深层结构分析范式等),还特别将艺术史学原理探讨与改革开放时代初期现实主义及艺术形式思潮的分析实践结合起来,使全书形成艺术史学原理探索与艺术史学实践之间的汇通格局。最后提出从中国文心传统出发,把艺术史学规定为文心在世之象的传世之学的新主张。
作者简介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现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主要领域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美学等。著有《修辞论美学》《艺术公赏力》《艺术学理论要略》《跨文化学的要素》等。
目录
引言
上编艺术史学原理
第一章认识艺术史学
一、艺术史与艺术史学
二、艺术史学的含义
三、艺术史学的属性
四、艺术史学的对象
五、艺术史学的层面
第二章艺术史学在西方
一、瓦萨里的美术史著作雏形
二、温克尔曼的美术史开创
三、施莱格尔兄弟的艺术史科学构想
四、黑格尔的艺术史学模型
五、法国学者的文学史书写
六、艺术史学科的动力
七、艺术史学科与意识形态领导权战略
第三章艺术史学在中国
一、古代中国学术传统与历史书写传统
二、艺术史学在古代中国
三、“美的艺术”观念传入后的艺术史书写转型
四、现代中国的艺术史学
五、现代中国艺术史学的特点
六、中国现代艺术门类史书写的动力
第四章艺术史学理论
一、艺术史学合法性原理
二、艺术史学间性原理
三、艺术史学通变性原理
四、艺术史学科学性原理
五、艺术史学思想性原理
六、艺术史学理论维度之间
中编艺术史学方法与进路
第五章艺术史学方法(上):实证型方法
一、艺术史史料学方法
二、艺术史文献学方法
三、艺术史考古学方法
四、艺术史数据学方法
第六章艺术史学方法(下):范式型方法
一、艺术史风格及形式分析范式
二、艺术史时代精神分析范式
三、艺术史社会语境分析范式
四、艺术史深层结构分析范式
第七章艺术史学进路
一、观念式艺术史
二、专题式艺术史
三、文化式艺术史
四、朝代式艺术史
五、年代式艺术史
六、运动式艺术史
七、风格式艺术史
八、流派式艺术史
下编艺术史学实践:改革开放时代初期中国艺术史论略
第八章改革开放初期的现实主义
一、美术:复苏与分化
二、文学:面对现代主义思潮
三、戏剧:在实验戏剧潮的冲击中
四、电影:吸纳“意识流”等现代思潮
五、通向现实主义的中国品格
第九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艺术形式思潮
一、美术创作与理论中的形式潮
二、电影创作与理论中的语言现代化声浪
三、由创作牵引的文学语言变革
四、通向“戏剧现代化”
五、“新潮音乐”中的形式热
六、在“舞蹈观念更新”中发现形式
七、艺术形式思潮、可分离错觉和跨门共振
八、反思艺术形式思潮
九、通向艺术形式的合理道路
结语艺术史学:文心在世之象的传世之学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