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律的思维

法律的思维

  • 字数: 17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作者: 訾英韬,严海燕,蒋德予
  • 出版日期: 202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72973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懂法律,关键是懂思维! 法条太复杂,非专业人士背不下来; 案例太多变,看了一千个案例,也只是一千种特殊情况; 原理太宏观,公平正义很重要,但是普通人不知道怎么联系到实际生活。 懂法律,关键是懂思维! “法律的思维”不等于“日常生活的思维”,就像生活事实不一定等于法律事实。 每章严格用“导读+问答+案例”的形式,抓重点的同时简明可亲,让你习惯法律的思维与表达。 最后还总结了法律维权过程中的常见误区、维权路径、民事诉讼基本流程和见律师前的准备。均为执业律师的专业建议。 ★ 导读:简明亲切,普通人在打开它时不会被吓到。 依据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分为安全与财产、生活和消费、婚姻与家庭、工作和保障四个类别,按类别提炼出了这一类问题跟普通人紧密相关的法律原理。这是法律的思维的第一层。 ★ 问答:解决普通人在生活中面对法律问题时内心的诸多疑问。 有了借条,就一定能要回钱吗? 过年的时候微信群抢红包,也有法律风险吗? “全职太太”在离婚时是否可以因承担较多家务而要求补偿? 单位突然通知我调岗降薪,我没同意并主动离职,能向单位要经济补偿吗? 这些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事件,遇到的时候你真的知道该怎么办吗?本书对社交媒体和律师实际接案两个方向的高频问题,撰写了高度典型化的回答。在这些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问答中,进一步展现法律的思维原则。 ★ 案例:立足实操,专业权威。 每一条问答后面,都提供一个相关案例,案例均来自真实典型案例,注有案号,清晰可查。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主线,作者对案例的人物和线索进行了简化,突出主要矛盾。 在法院判决部分,保留了原始的法律语言。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思维方式。方便读者感受法律的思维。 ★ 锦囊:来自知名一线执业律师团队的专业建议。 书后还附赠了来自一线执业律师的四大锦囊!人们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先在社交网络上查询,但往往结果都是众说纷纭,不知道哪个才是正确的,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把人们导向误区,带来损失。本书附录四大锦囊,让大家不再被社交网络误导。“法律维权过程中的常见误区”、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示的“常见维权方式”和“民事诉讼基本流程”,以及“见律师前的五项准备”。
内容简介
本书由知名一线执业律师团队精心创作,帮助读者建立法律的思维。 正文依据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分为安全与财产、生活和消费、婚姻与家庭、工作和保障四部分内容,每一部分严格由“导读 + 问答 + 真实案例”组成。导读按部分类别提炼出这一类问题跟普通人紧密相关的法律原理。问答涵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高频问题并作以高度典型化的回答。案例提供具体真实场景并保留原始法律语言。正文后还总结了法律的常见误区、维权方式、民事诉讼基本流程和见律师前的准备,这些均来自一线执业律师的专业建议。 普通人懂法律是为了少吃亏,但是生活事实不一定等于法律事实,所以普通人懂法律就是学会用法律的思维认识生活。本书从宏观到微观,从法律原理,到高频回答,再到典型案例,用法律的逻辑和法律的语言,帮助读者建立法律的思维,形成举一反三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让人们的生活更有底气。
作者简介
訾英韬: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执业律师。北京市优秀律师。曾担任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校外导师。 严海燕:中华女子学院法学本科,执业律师。北京市海淀区优秀律师。 蒋德予: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执业律师。
目录
阅读提示
安全与财产
生活和消费
婚姻与家庭
工作和保障
附录一法律维权过程中的常见误区
附录二常见维权路径
附录三民事诉讼基本流程
附录四见律师前的五项准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