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创造人类民主文明新形态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宪法逻辑

创造人类民主文明新形态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宪法逻辑

  • 字数: 14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震
  • 出版日期: 2023-11-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862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明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本书是一部从法学视角解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通俗理论读物,紧紧围绕如何更好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进行立法和宪法意义上的诠释,分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及时代价值,厘清民主与法治、发展、治理的辩证关系。作者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主因素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吸收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探索以法治方式在宪法轨道上全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建设。
目录
序一001
序二001
前言001
一、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从民主到全过程人民民主003
民主: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003
人民民主:理想照耀现实的发展道路005
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民主道路的“新路标”008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011
为什么说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机契合中国式现代化012
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014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越性016
旗帜鲜明的政治性016
独一无二的中国性019
鲜活生动的实践性020
形实兼顾的民主性022
固本利远的法治性024
二、宪法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总依据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必然上升到宪法层面031
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什么要上升到宪法层面03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项宪法性原则033
宪法规范体系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034
确定民主的国家目标:国家根本任务条款035
奠定民主的人民根基:人民主权条款036
表达民主的根本形态:国家性质条款037
构成民主的重要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条款038
展现民主的多样形式:政治参与条款039
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原则:民主集中制条款040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宪法内涵042
塑造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体系042
架设人权原则指引下的基本权利体系045
三、政治逻辑:党的领导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特征
宪法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关系051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051
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根本前提055
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和法治保障058
如何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面发展060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选政治优势061
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民主呈现061
党的领导怎样保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064
党的领导怎样保证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建构065
四、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革命和执政的全过程贯穿民主
新中国宪法发展史是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的缩影071
民主与宪法在历史上存在着天然的密切联系071
宪法的历时性演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脉络072
民主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和执政中的丰富内涵077
民主如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基077
为什么说民主是中国人民的基本权利078
为什么说民主是党的执政目标及基本方式080
实现全人类的共同价值083
五、理论逻辑: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宪法解读
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宪法理论脉络089
宪法是对民主政治最理想的根本制度安排089
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精神源泉:党提出的依宪治国理念091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根本遵循093
宪法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表达096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宪法内涵诠释098
最广泛的意涵098
最真实的指向101
最管用的意义104
六、制度逻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国家制度体系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制度保障1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怎样从根本上决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性质和方向1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途径和优选形式113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如何拓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渠道11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制度载体的具体内涵12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民主原则12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国家权力分工12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民主权利行使127
七、实践逻辑:民主对于法治、发展、治理等的独特意义
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出完整的参与实践133
民主选举133
民主协商136
民主决策138
民主管理139
民主监督140
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需厘清的四对关系141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142
民主与发展的关系143
民主与治理的关系144
民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146
八、如何依宪全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坚持和加强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全面领导153
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充分发扬民主相统一153
坚持探索民主新路和勇于自我革命相结合155
坚持健全制度体系和提升民主效能相促进158
在法治轨道上依宪有序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160
怎样充分发挥宪法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161
如何多层次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163
健全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体系166
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67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168
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民主功能171
筑牢以人权保障为内核的宪法基本权利体系172
推进宪法人权保障原则和基本权利规范的全面实施173
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并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175
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全面嵌入国家权力体系176
加强人民群众对各级人大代表的经常性监督176
加强人民群众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直接性监督177
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制约性监督179
九、创造人类民主文明新形态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性价值185
提供新的民主话语体系185
形成新的民主理论范式188
开辟新的民主发展道路191
创造新的民主文明形态195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世界性意义198
为突破西方国家的民主模式贡献中国智慧198
为发展中国家探寻民主道路贡献中国方案20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