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财务思维 让你的决策更合理

财务思维 让你的决策更合理

  • 字数: 1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日)梅泽真由美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468883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如何筹集资金? 如何发现隐形成本? 如何进行理性判断? 如何把握机会成本? 如何避免落入商家套路? 如何灵活利用沉没成本?如何提前预测意外情况?如何实现生活的高性价比? 本书提供了一套普遍适用且行之有效的决策流程,帮助读者解决生活及工作中的决策难题。“财务思维”是把对未来产生影响的所有事项都转化为数字金额,并从转化结果中选择很好方案的思维方法。它简单、实用、放之四海而皆准。无论是在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要与金钱打交道。它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关系尺度。财务思维用数字金额来衡量各种事情,使我们更容易看透它们的真实本质。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梅泽真由美金融和会计管理专业的注册会计师,在日本是极少见的。作者在从事咨询服务工作的同时,还以研究所讲师的身份广泛开展讲座。通过多年来的积累,作者发现无论是下属的提案,还是针对新事业的投资,或是成本的削减等,无论是工作还是人生,都可以用相关的财务知识进行思考。本书并不是一本面向专业人士的财务知识手册,而是写给除专业人士之外的商务人士,以培养并提升他们的财务思考能力,无论在生活中亦或在工作中,使其都能迅速做出决断。
作者简介
梅泽真由美,注册会计师,管理会计咨询公司代表。2007年开始,就职于监察法人TOMACHU,主要负责预算管理、会计、经营财务分类等业务。2012年到迪士尼公司(日本)担任金融经理人。2015年取得邦德大学(Bond University)的MBA学位。2016年开设自己的会计咨询管理公司,作为日本极少数的金融和会计管理专业的注册会计师,既从事咨询服务工作,又以研究室讲师的身份广泛活跃于行业领域中。
目录
第1步 会计与财务的三点区别
财务可以灵活运用于所有决策中
逻辑思维的数字版
财务比会计简单吗
区别一 会计是表格,财务是思维方法
只看表面数字,注定会失败
现金流量表与财务思维为接近
区别二 会计着眼于过去,财务面向未来
“会计是后视镜,财务是车前灯”
区别三 会计是评价,财务是事实
虚拟世界中的会计,简单易懂的财务
会计着眼于单个年度,财务着眼于多年
会计思维与财务思维——以买房为例
会计思维思考当前,财务思维思考未来
买不买房子,应当怎样考虑
财务思维甚至关注如何筹集资金
第2步 挖掘看不见的成本
因放弃机会而丢失的利润就是机会成本
专职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每年的机会成本约为300万日元
工作方式改革也可运用机会成本理论来分析
把握机会成本 为未来创造销售业绩
不设插座的咖啡店 他们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只看会计数字 难以采取措施改善销售业绩
排除感情因素进行理性判断,过去花掉的钱就是埋没成本
“有点可惜”这种想法会让你在撤退时犹豫不决
考试和恋爱也都一样吗
这种思维与人的心理正好相反,所以才难以理解
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是相反的思维
有许多本应忽视沉没成本的商业案例
典型案例 协和飞机开发与夏普龟山模型
要比较未来会发生的成本与收益,而不是比较已发生的成本和收益
创造“中期诊断”的机会
通过中期诊断来决定退出还是继续
灵活运用沉没成本
灵活利用闲置的场所
灵活使用闲置人员
人工成本是成本构成的重中之重
应重视的成本就是人工成本
考虑到培养一位独当一面的员工所花费的机会成本
大限度减少人工作业,寻求降低人工成本的商业模式
现金交易会产生相关费用,是难发现的隐形成本
只要与现金有关,就会产生成本
把时间换算为成本
估算实际并未发生的金钱交易
把时间换算为货币数值
财务思维不纠缠于费用名目和经营赤字
不要只关注特定的成本明细
赤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务必事无巨细做好成本预估
虽然审慎研究了预期销售额,但是仍会疏忽遗漏一些费用
成本问题查漏补缺的两大法宝
第3步 捕捉时间差
尽量减少可带来长期影响的固定成本
是战略发展所需的成本?还是必不可少的成本
固定成本越多,应变能力越差
将固定成本转化为可变成本
服务外包
人工成本是为固定的成本
初始投资是超级固定成本
初始投资起决定作用的平台型商业模式
广告成本通常是可变成本,但也有其他情况
投资回收期越短越好
谁都无法预知未来
人们往往倾向于关注初始投资+固定成本的“总成本”
投资回报越早越安心
“钱”会花钱
手头持有现金是不可动摇的铁律
在不同的时间,钱的价值也不同
现在的钱和一年后的钱价值不同
现在与未来,差距有多大
“NPV(净现值)”是终到手金额按时间调整后的价值
第5步 分解为各种要素
越大的数字越要分解,要按单位数字进行分析
分解后进行比较
在计划引进福利制度时
通过分解,加深记忆
分解后就知道应该怎样行动
对可控项目进行优先排序
为什么“购买700日元以上商品”才能获得抽奖资格
分解后可及时进行“定点观测”
分解法也可用于收集其他易于管理的数据
分解后变成自己的“分内之事”
分解目标:由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两大理由告诉你为什么应该关注自己负责的那部分数字
公司内充斥着各种KPI指标
将确定好的优先顺序传达给每位成员
根据业务类型确定KPI
零售业是“现有店铺的销售额增长率”、制造业是“工厂开工率”
第4步 数字太大,很难把握它的真实面貌
把数字分解为自己能够把握的要素,就能发现它的真实情况
分解为各种要素
从“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着手扩大销售额
分解“市场占有率”
着眼于“利润率”
分解也会带来副作用
容易陷入局部合理的陷阱
第6步 实践!将财务思维运用在工作中
什么是高的英语学习法
用财务思维分析营销模式的变化
如何看待“简易邮包”业务的引进
如何看待取消公司业务用车,改用“共享汽车”
从财务思维角度看,共享办公室划算吗
制药企业在印度免费提供治疗药物,从财务思维角度来看是否合理
结语
摘要
     财务可以灵活运用于所有决策中 数字版逻辑思维 “财务思维”是将各种预案对未来的影响进行数字金额转换,对比转化结果并从中选择很好方案的思维。 在商务活动中,“效果”与“效率”非常重要。财务思维的目的就是用数字来体现效果和效率。它也是商学院里广受追捧的“数字版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包括营销在内的所有科目的基础,财务思维将“金额”纳入逻辑思维中,使逻辑思维更易于理解。 正因如此,财务思维经常出现在职场中,例如更换办公设备、开拓新业务、招聘新人等,也会出现在个人生活中,例如买保险、买房和给孩子报辅导班等。如图1-1所示。 财务比会计简单吗 在进入本章内容前,您应该事先了解一件事。 那就是,日本人几乎没有机会去学习与金钱有关的知识,所以很少有人能熟练运用财务思维。 不仅是你自己,大多数商务人士对财务知识或接近不懂,或一知半解,或多有误解。所以,我们要沉下心来从零学起。 在日本,“财务”一词大概在2010年后才活跃在大众视野里。在此之前,只有公司财务等部分财务方面的知识才受人关注。 2015年,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管理的合理、公正发展,日本出台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在它的推动下,行业开始从资金层面分析公司价值。但是,财务管理作为《准则》的基础,竟没有在商务人士中得到普及。 实际上,会计比财务要难很多。作为专业的注册会计师,我很肯定这一点。 在日本,会计相关标准很多,比如固定资产减值会计标准和金融商品会计标准等,其表现形式应符合日本的《公司法》和《金融商品交易法》等法规要求。 如果大家知道这些规则,当然可以“读懂”会计,如果不知道,就很难理解会计知识。因此,在公司,只能由专业的会计部门负责会计业务。 换句话说,会计是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公司部门一般由财务会计人员或注册会计师负责。经济杂志上的会计特辑、书店里面摆放的会计书籍和资料的专业性太强,其中大多是面向会计从业人员的内容,对普通商务人士来说很难理解。 作为本书读者,相信您一定了解一些会计方面的基本知识。例如:“财务报表包含损益表(PL)、资产负债表(BS)、现金流量表(CF)”“损益表有5种收益类型,其中与自身业务相关的是经营收益这一项”“我虽然看不懂资产负债表(BS),但我能看懂损益表(PL)”。 这些基础会计知识比财务知识要难得多。如果我们已经掌握了基础会计知识,那么在学习财务知识的过程中,基础会计知识会成为我们很大的优势。 在前言中,我提到会计是为他人服务的,财务是为自己服务的,这是用途上的区别。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会计与财务之间的区别。 首先,请注意财务与会计的对比,这样才能逐步看清财务世界的真实面貌。 要点 财务思维是将各种预案对未来的影响进行数字金额转换,对比转化结果并从中选择很好方案的思维。 区别一 会计是表格,财务是思维方法 只看表面数字,注定会失败 提到会计,我们会想到什么呢? 我想很多人会想到损益表。这的确是会计的本质所在。可以看出,会计有外在的表现形式。 许多人努力学习“会计三表”,即损益表(PL)、资产负债表(BS)和现金流量表(CF),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的成品,作为最终结果提供给公司外部查看。因为这些报表很容易得到,所以很多人热衷于研究这报表。 顺便说一句,如果说会计工作的目标是会计报表,那么它的工作过程就是簿记,簿记具有“记账”留证的作用,因此,负责簿记的会计人员也很有必要学习一些财务知识。 但是,财务没有外在形式,它只是一种分析方法。或许正因为这样,很多人很难把握它,他们更倾向于从计算公式中寻找答案。 学习过财务知识的人可能接触过“折现值(PDV)”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这两个术语。因为学习财务知识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所以许多人知难而退,最终也没有学好。 其实这种从公式开始学习的方法存有弊端。比如,我们背诵历史年号,如果先学习相应的时代背景,年号就容易记住。许多人对此应该深有体会,但是一涉及财务知识,他们还是会下意识地去寻找公式作为学习的入口。 学习财务知识就像学骑自行车。我们应将财务视作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详细的规则。像骑自行车一样,一旦掌握了这项技能,就可以随时使用。 P2-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