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博物馆里的党史故事

博物馆里的党史故事

  • 字数: 31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1211954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通过讲述这些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示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每件文物独立作为一章,主要讲述文物的来历、与之相关的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文物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等。在结构编排上,每一章还以历史资料的形式,介绍故事里的主要人物或历史事件;章末以时间轴的形式,为读者梳理出故事的时间线。本书所选的这些文物时间跨度主要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几乎每件文物都能对应一个党目前的重大事件。文物是历史的注脚,读者可以通过了解这些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来更加深入地学习党史,了解教科书里不曾有的历史细节。
目录
南湖红船复原记
1920
《共产党宣言》中文首印本传奇
1920
中共历史上第一张“红色股票”
1923
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的《小学国语教科书》
1924
见证两位伟人情谊的樟木书箱
1924
使用过的打字机
1925
广州农讲所学员解学海佩戴的证章
1926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使用的警笛和口哨
1926-1927
南昌起义中的“收条与回信”
1927
钟步全的党徽
1927
一罐珍贵的食盐
1928
井冈山的红色交通证
1928-1929
在苏家坡用过的棉絮
1929
郭凤韶烈士的《红梅图》
1930
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
1931-1934
官田中央兵工厂
1931-1934
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使用过的座钟
1931
中央造币厂的银圆钢模
1931-1934
“三大纪律八个注意”说明册
1932
曹菊如长征时期保存下来的两枚银圆
1932-1935
一双绣球草鞋
1934
戴镜元破译密电码使用的钢笔
1934-1935
郭纲琳烈士在狱中磨制的铜心
1934-1937
遵义会议用过的长方桌
1935
138决定中国革命方向的一份旧报纸
1935
140杨靖宇使用过的马刀
1935
在清涧袁家沟用过的炕桌
1936
贺龙在长征中使用过的渔具
1936
张学良送给叶剑英的呢子大衣
1936
《游击队歌》原曲稿
1937
陪转战陕北的小青马
1937-1964
168新四军东进江南抗日布告
1938
击毙日军“名将之花”的迫击炮
1939
一颗子弹与一段传奇
1939
大山深处的八路军化学厂
1940
邓玉芬为八路军伤病员制作干粮的炊具
1940
渊子崖保卫战中使用的五子炮
1941
司号员崔振芳留下的军号
1941
国民党档案中的重庆谈判
1945
马仁兴烈士的工作手册
1945-1947
周恩来的户口卡
1946
周恩来签名的法币
1946
题词“实事求是”石刻
1947
淮海战役中的独轮车
1948
一张城防图背后的故事
1948
渡江战役中的支前木船
1949
“渡江第一船”锦旗
1949
北平城门钥匙
1949
长条椅背后的“赶考”故事
1949
“劳动大学”通行证章
1949
后记
摘要
     南湖红船复原记 1920 红船是南湖革命纪念馆重要的文物之一。目前观众看到的南湖红船有两艘,一艘陈列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内,另一艘常年停泊在湖心岛东南的水面上。 这是一种豪华的中型游船,长16米,中间最宽处为3米,雕梁画栋,陈设考究。船内设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船檐、柱子和门窗上刻有精美花纹,以及描绘历史人物和典故的图案,并贴有金箔。前舱搭有凉棚;中舱为客舱,桌、椅、几、榻俱全;房舱设有床、枕、席、可供客人小憩;后舱为船家掌舵、摇橹之处,并兼做厨灶之用。客人可在船上用膳,品尝船家菜肴。游船后面有一只小拖梢船,可载人往返于船岸之间。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2名代表出席大会,包惠僧作为陈独秀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这些参会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代表着全国的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 当会议进行到7月30日晚上的时候,因受密探干扰,会议被迫中止。后经李达夫人王会悟提议,大家决定将会场转移到离上海较近的嘉兴南湖。 据南湖革命纪念馆研究人员介绍,王会悟先陪同部分代表来到嘉兴,到位于张家弄的鸳湖旅馆预订房间,还委托旅馆的账房先生预订了一条游船。随后,他们来到南湖,登上湖心岛上的烟雨楼察看周边情况。他们选择湖心岛东南方向200米的水域作为游船的活动区域。 第二天,其他一大代表乘火车抵达嘉兴,与王会悟等人会合,然后登上了预订的游船。代表们以打麻将为掩护,在船上继续开会。王会悟坐在舱外望风,只要有可疑船只靠近,就敲门窗,提醒代表们注意。在会议上,代表们讨论并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第一个决议,最后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陈独秀、李达和组成中央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 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开始筹建时,当年的游船已无处寻觅。纪念馆工作人员通过走访调查,最后成功复原了两艘红船。1959年入月1日,红船复原工程宣告完工。一艘红船陈列在纪念馆;同年10月1日,另一艘红船下水,停泊在湖心岛烟雨楼东南的水面上展出,以一种非常昂扬的姿态供游客参观。 历史资料 王会悟 1898年生于浙江桐乡,中共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放哨人”。其父是晚清秀才王彦臣,王氏家族在乌镇世代以教书为业。1913年进入嘉兴女子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在乌镇湖溪小学担任教师。1916年前后进入湖郡女校学习,毕业后在沈雁冰的介绍下来到上海,认识陈独秀、李达等中共早期领导人物。1920年4月,王会悟与李达在上海结婚。1922年7月16日,中共二大在上海王会悟的家中召开。她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大女儿在门口放哨,继续做警卫工作。建国后曾在政务院从事法制工作,后因身体原因离职休养,1993年在北京去世。 P7-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