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

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

  • 字数: 13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作者: 刘润
  • 出版日期: 201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60460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4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编辑推荐:我的朋友,你还记得自己心中那个曾经让自己疯狂的梦想吗?减肥?买房?环游世界?找靠谱的人结婚?睡懒觉?带薪假期?升职加薪?不加班?不失眠?不堵车?出国留学?写一本小说?去爬阿尔卑斯山?在爱琴海求婚?会拉荡气回肠的小提琴?站在世界的优选峰?都不是?
刘润在他的作品《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里说,没有梦想,人生就是被一辆拖车牵引着的汽车,虽然你也坐在车里,但只能看着别人飞驰而过。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朝九晚五的生活现实,每个人都会变成一台机器,每天睡眼惺忪地从城市的边上挤进黑压压的地铁,又进入到钢筋和水泥的格子中……
有句话很贴切不过了,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
这样一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晃就是10年,20年……身体枯竭,是“身死亡”;大脑停转,是“脑死亡”;失去梦想,是“心死亡”。刘润希望《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这本书,能够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心脏起搏器”。是时候让你的梦想重新被点燃了!读一读《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吧!这是一本快时代的慢书。刘润说,梦想是个传染源。读完它,获得向上的力量。 
内容简介
《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内容简介:这是一个关于南极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是靠前部将旅行、梦想如此浑然地“编程”在一起的自我管理类励志书,记录了一个在微软工作了12年的不错管理人员,在他的南极追梦之旅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作者刘润的梦想,代表着每一个现代中国人应该拥有的梦想。
在2012年1月,作者刘润利用自己永远用不完的年假和春节假期,完成了一次南极冒险和梦想之旅。本书取名为《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其实,南极并不是一个接近的地理概念,而是作者的一次梦想之旅。船票也并不是那张船票,更不是电影《2012》中那张价值10亿欧元的诺亚泛舟通行证,作者把船票定义为激情、承诺、思考、行动。在作者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就需要我们紧握这张船票。靠前财经电视编导袁祺看完后感叹:去南极的船票,其实就在你自己的心里。2012也并非特指作者去南极旅行的时间,更多的是站在《2012》电影中人类集体无梦想时代对寻找属于自己的诺亚方舟的思考。
在本书中,有如李开复、曲向东等我们很熟悉的人的梦想收藏,也有那些我们闻所未闻的各色小人物的梦想记录,还有那艘南极之船上来自14个国家的99个人的激情梦想。作者用意识流的记录手法告诉大家,不管有多忙,你心中的某个地方一定藏着一个坚定的梦想,很大,也或者很小。作者刘润希望通过他追寻梦想的经历告诉读者,梦想不是成功者的品质品,梦想是每一个追求精彩人生的普通人的必需品。无论你是一名大学生、创业者、职场中人、亦或是旅游达人,都可以从中找到与自己内心的共鸣,到达自己心中的南极。
本书由两条线索展开,靠前条线索是刘润去南极的起因,以及去南极之前的准备,一路上的见闻和到达南极后时空颠倒的遭遇。第二条线索直指你我这些芸芸众生,扪心自问,我的通往梦想的船票,是否已在我自己的手中? 
作者简介
刘润,2012年,刘润携自己的一本《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再度成为他的百万粉丝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2006年,一篇《出租司机给微软员工上的MBA课》的帖子在整个IT圈和管理界红极一时,经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后在坊间广为流传,成为他个人的靠前张名片。当别人向你介绍刘润何许人也、你表示愕然时,对方一定会补上一句,他就是那个写出租车司机时间管理、在前几年很有名的人。那几年,“刘润体”在网上很火爆。
2012年,是刘润在微软工作的第十三个年头,按照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纪年,2012年是他的本命年,也是他在微软工作的新起点,是他人生的又一次跳跃里程碑。12年前刘润刚加入微软,人力资源问他的英文名。因为他的名字中“润”字的汉语拼音是Run,正好是个英文单词。他灵机一动,就给自己起了个英文名Run。年轻的他,还为此设计了一个口号:I am running, never stop。从此之后,Run就成了他的标志。因此,在后来向他人介绍自己时,他总划动双臂,做出一副奔跑的样子。
12年来,Run虽然在“run”,但却是微软中国公司很忠诚的员工之一。刘润自己说,“这几年,我一直“run”在全国各地,总是在出差,平均每周都有3-4天不在上海。有人每天赶班车上班,我常常连续好几天每天赶早晨8点的班机“上班”,又常常出现在四个城市。
刘润,1976年生人,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公共事业部战略合作总监;担任的社会职务有: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系主任、上海商学院特聘讲师、“捐献时间”公益组织创始人、香港百仁基金特邀会员、上海黄埔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央电视台“慈善1+1”总顾问,福布斯中文网专栏作家。刘润主笔的“不错项目管理”课程获得了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收录和承认,其本人被收录于2009年马奎斯世界名人录。刘润先生持有南京大学理学学士,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目录
序一:我知道的刘润|曾良
序二:我知道的南极|曲向东
第一章  跨出自己
戈壁:点燃梦想的圣火/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疯子改变世界/激情,是燃烧的梦想/不至南极,终不停止脚步/梦之队/阿根廷不相信自由行/梦想是可以传染的/通往梦想的船票/得来不易的签证/替你,前往世界的尽头
第二章  一路向西
上海浦东/迪拜/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乌斯怀亚
第三章  然后向南
登上诺亚方舟/穿越杀人西风带/在船上环游世界/第一座冰山
第四章  抵达梦想
第零天:敲开南极的大门/第一天: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二天:在天堂实现梦想/第三天:南极还能更美吗/第四天:冰海沉船/第五天:在南极游泳
第五章  再次出发
伤感的告别/特殊的新年/北极/尾语
附件  南极旅游小贴士
费用清单/打包清单/参考网站 
摘要
    微软优选资历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张亚勤推荐语
    祝贺我的同事刘润的新作《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出版。谢谢他,让我先睹为快,分享他极地旅行的震撼。
    这是一本关于激情与梦想的书,也关于信念和行动。在我眼里,刘润正是以身体力行的努力和承诺,追寻跋涉,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戈壁。南极。正是我们不曾到达的远方,积聚着很多的向往。带上梦想的力量,与刘润的文字一起,开始我们心灵的远行,去往征服的彼岸。
    张亚勤
    微软优选资历副总裁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

    序一我知道的刘润

    当收到刘润兄发来的书稿,准备为之作序时,些许惭愧之意油然而生。我便是书中那昙花一现的Z同学啊!因受到抵达南极点就不怕再找不着北的诱惑,报名要加入南极之旅,但真要付诸实践拨付20天的生命给梦想时,又因为“家里人不同意”和“时间排不开”而临阵退缩,只好从刘润兄的新作中来体会南极天堂带来的心灵震撼了。
    2006年有幸在网上读到那篇风靡一时的博文《出租司机给我上的MBA课》,当时就被作者不同凡响的睿智和细致入微的洞察力而感动。待到2010年加入微软,当有同仁将我团队中一位浓眉大眼但气质淡定从容,身材瘦到只能说是仙风道骨但目光却炯炯有英气的“小伙子”(刘润兄的相貌比实际年龄看来要小近10岁)介绍给我时,已直觉到那不足60公斤的身躯里跳动着一颗强大的心。好事的同仁说,这便是那篇有名博文的作者,网上有近百万粉丝的刘润。我惊讶之余不由面有得色,居然麾下会有这样的高人!
    待到跟刘润越来越熟络,才发现这数学系的高才生很值得称道的并非仅仅是缜密的思维和逻辑推理,而是那颗悲天悯人的心。他对公益和慈善事业的热情,几乎就是那悲悯胸怀不自觉的流露,厌恶这世间的不公平,希望能扶助弱者,而且鼓动身边人承担起应该的道德担当,来共同关爱社会。每次看到刘润抱起他那与之如同一个模子铸出来的大头大眼小胳膊小腿的宝贝儿子小米时,那溢于言表的慈爱和温柔一点也不让我吃惊,因为心有大爱之人,自无需掩盖舐犊之情。
    而刘润对真理和大义的孜孜不倦又固执到可爱的地步。记得有一次诸多同事聚会,席间谈及对宗教的理解,刘润和我辩到面红耳赤,几乎误了随后的航班。待各分东西后,他可能感觉到当时在我的辞锋下虽不至于理屈词穷,但总有意犹未尽之感,一方面不停写博文发给我,另一方面寄给我舍尔巴茨基的名著《佛教逻辑》,希望我熟读后跟他再辩。可惜我有负期许,竟将此话题从此束之高阁。
    纪伯伦有言:“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很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很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这想必是刘润兄的信条,他用这一信条完成了他的南极行。愿你我也步其后尘,跨出实现梦想的一小步。
    曾良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政府与公共事业部总经理
    新浪微博名:我胖所以喘

    序二我知道的南极

    千万不要把它当旅游宝典看,这分明是一本关于梦想的书!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多的期望。南极,可以说已经是我的第二人生,或者是我人生的第二个空间了。几年间,我已经去了N次南北极。每年都会在这两个万古洪荒的地方洗礼一下我的生命。我不觉得那里是可以用文字描摹的地方,我们所有可以用文字描摹的故事,在那里都不值一提。只有把你的整个人,整个人的所有感官,都静静地放在那里,你才能些微地感受到地球那原生世界的美,和征服。
    所以我并没有对这本书抱太多的期望——直到我翻开这本书,看到我熟悉的戈壁,看到汪治的梦想,看到被点燃的一个个梦想,再看到那些甚至“疯狂的逻辑”,我很快就难以释手了。这分明是一本关于梦想的书!
    刘润兄我原本并不熟悉。2009年“戈四”(第四届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前夕,曾经和我有过两次“奇遇”的戈友汪治,专门给我电话,说要介绍一位朋友,来参加我们的戈壁徒步活动。我们靠前次见面应该是在大连,那时的印象就是一位“来自微软的白面书生”,我接近没有去想他会如何走下这戈壁中的100多公里,也更想不到戈壁的梦想,居然会给他带来南极的梦想——其实应该想到的,因为我也一样,呵呵。
    可能只有一个原因:也许我们都崇拜那种“疯狂的逻辑”。刘润兄的书里专门提到,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就猜测——或者说是梦想,地球的南端一定有一个大陆,因为和北极(ARCTIC)相对,所以叫南极(ANTARCTICA)。人们对南极大陆的探险,其实都是在沿着这个梦想指明的方向前进。如果我们再深究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无论是非洲南端好望角、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澳大利亚、新西兰……,南半球几乎所有的重要地理发现,都和这个梦想有关,因为人们相信:向南、向南,一定有一个巨大的陆地在等着他们。
    2000多年,这个梦想始终在指引着人类征服的方向。
    赫尔佐格有一个有名的纪录电影《世界尽头的奇遇》,他接近没有讲南极有多美,他讲了几个追逐着自己梦想,来到南极的人——奇怪而有趣的人。你接近不用去想象南极有多美,你只要想象人类的梦想有多美就是了,因为追梦的人都会来到这里。
    所以南极只和人们的梦想相关。
    我此前多次来南极,这个地方对我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我的生命似乎每次都能在这里被洗礼一次,但我无法言说,这种吸引力到底是什么。直到今天,我才突然在刘润兄的书里发现了,其实这种吸引力就是梦想。只有梦想,才可能驱动我们的肉体的始终不懈,前进,才能让我们把风雨当成洗礼,使生命始终清新如初。
    南极的梦想很小么?不小,寻常人的确很难到达那里。南极的梦想很大么?也未必,如果你是个寻常人,只要有梦想,你也一定可以到达那里!
    《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如果你把这本书当成人生宝典去看,那就对了。
    曲向东@行知探索
    极地俱乐部创始人
    行知探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央电视台《对话》、《经济半小时》、《大家》原主持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