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融合发展中的中国智能经济

融合发展中的中国智能经济

进入21世纪,随着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数字经济进入2.0时代,即智能经济时代。智能经济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空间发展的、以“数据和计算”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新经济形态。本书从中国智能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农村网络空间产业生态的发展与乡村振兴、智能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智慧教育产业的发展、新型平台的产业赋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了解中国智能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参考。
  • 字数: 35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 作者: 刘刚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77132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关注智能经济发展的新前沿和新变化。其中,消费互联网升级和产业互联网发展是本书研究的重点内容。研究团队通过在广东、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开展深入而系统的调研,采集数据和分析,掌握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数据翔实,内容丰富,是了解中国智能经济融合发展的有益读本。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12章,第一章是对研究方法和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智能经济样本库(2021年)的介绍;第二章基于2205家人工智能骨干企业的属性数据,描述了中国智能经济的微观基础;第三章是本书的核心部分,基于2205家人工智能骨干企业的关系数据量化分析,刻画了人工智能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结构;第四章和第五章考察人工智能推动下的网络空间产业生态下移和农村网络空间产业生态发展如何激活农村潜在社会生产力和助力脱贫攻坚的机制;第六章和第七章选取智慧医疗和智慧教育产业,研究人工智能与医疗和教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第八章和第九章考察新型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在推动人工智能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中的作用;第十章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对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发展竞争力进行评价;第十一章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沿省份广东省为例,研究人工智能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第十二章进一步以广州市汽车产业为例,分析产业智能化的内在逻辑。
作者简介
刘刚,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南开大学数学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第一章研究方法和设计1
第二章中国智能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5
第一节中国智能经济的企业结构6
第二节中国智能经济的创新生态21
第三节中国智能经济的空间“极化”和“扩散”33
第三章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49
第一节核心产业部门50
第二节核心产业部门与三次产业的技术合作53
第四章农村网络空间产业生态的发展与乡村振兴61
第一节农村网络空间产业生态62
第二节农村网络空间产业生态的价值网络分析66
第五章智能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79
第一节贫困地区网络从业者81
第二节贫困地区网络从业者收入变动82
第三节网络从业者的网络空间迁移92
第六章新冠疫情冲击下人工智能和医疗产业的融合发展99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样本100
第二节智慧医疗产业的企业结构105
第三节技术合作关系110
第四节疫情冲击下智慧医疗产业创新生态演化115
第七章智慧教育产业的发展135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样本筛选136
第二节智慧教育产业价值网络分析143
第三节智慧教育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机制155
第八章新型平台的产业赋能159
第一节新型平台160
第二节新型平台的技术合作关系165
第九章人工智能新型研发机构175
第一节广东省人工智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177
第二节广东省人工智能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网络182
第十章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201
第一节研究设计和方法202
第二节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总体评价指数208
第三节四大经济圈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排名情况217
第四节省区市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分析229
第五节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数和典型城市分析327
第十一章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前沿——广东省347
第一节广东省智能经济的发展348
第二节价值网络分析351
第三节广东省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355
第四节广东省智能经济发展的核心节点:华为和腾讯367
第十二章广州市汽车产业的智能化377
第一节广州市汽车产业智能化价值网络378
第二节技术合作关系385
后记39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