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风从海上来

风从海上来

  • 字数: 4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 作者: 容子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496384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由一系列重要的历史故事、现实故事、时代故事、行业故事、个人故事,纵横交织起《风从海上来》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领域的侧影,以写实手法记录中国的变革和发展、上海的变迁和新貌。“大风起兮云飞扬”,历史纪实文的厚重感让人掩卷长思。战争年代,无数革命烈士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和平年代的岁月静好。和平年代,那些优选模范人物,为祖国的安宁和发展,奉献了青春。纵观《风从海上来》,感受到时代的大风大浪和大时代中的人物风范。这部纪实作品带着我们从历史深处走来,一直走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有多少人知道在国门打开之后,市场经济的浪潮是如何汹涌而来,国家主体经济的国有企业经历了怎样的裂变和变革?这本书将从一个侧面告诉读者这些历史经纬和相关的科技知识,同时向读者介绍外事工作曾经在信息化科技领域里发挥的重要作用。作者亲身经历的小故事,生动而深刻,读来酸甜苦辣,五味杂陈,让我们理解了这代人的奋斗史,也看到了曾经筚路蓝缕的前行过程。外事同行的人生故事,同样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或深深地回味,或浅浅地回望;或无奈,或感叹;或大起大落,或平平淡淡……人生是一部交响曲,也是一首独奏曲,个中滋味,读者只能在作者述说的往事中去感悟、去思索。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层层递进描述上海浦江两岸的发展变化,尤其浦东陆家嘴一跃成为“魔都”象征地,这种巨变体现出《风从海上来》书名的隐喻:海上吹来八面风和世纪风,浦东巨变就是新时期改革开放成果的见证。作者的笔触深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的内部,深入到我们熟悉的这座城市中的人和事,既有昔日的回忆,也有今日的展现,深入浅出地讲述普通人的生活变化。在他们身上闪现出人性真、善、美的光芒,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一道道亮丽的缩影。这些作品,从不同的侧面让读者感同身受,体会到上海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进步。作为纪实文集,读者不仅可从书中看到时代的履痕,还可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本书不仅带来故事、知识,还会带来感悟,值得一读。
内容简介
本书为纪实类散文集,是作者前一作品《故乡在何方》的姊妹篇。作为上海作协散文组的会员,作者的作品和成长与上海这座城市是密不可分的。作者通过对革命父辈的追述,以及对上海发展变迁的描绘,通过回望曾经走过的人生岁月,希望能从某个侧面反映上海的变化,献给海纳百川、百舸争流的大上海。如“上海电信业发展回眸”“朱家角古镇通信变迁纪实”“我所亲历的上海世博会”“风从海上来” “拜年的时代感”“风华岁月”“兑换劵的故事”等篇章。作者改革开放初期转业回上海,在上海市外事办从事外事翻译工作,而在外事翻译和接待中,她接触较多的是上海的电信业,得益于作者较完整地经历了上海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并战斗在第一线,积攒了不少第一手的优秀素材,她以饱满的笔触将之抒发。内容反映新中国培养的一代外交外事工作者的成长经历,生动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以及成长中的经验教训,如《在日本乘车》《外事工作中的“衣食住行”》等。回顾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电信行业对外交流与对外合作的经历,展现海纳百川、百舸争流的上海风貌,如《朱家角古镇通信变迁纪实》《科学技术的力量》等。也有对上海城市变迁的回忆如《聊聊上海的大饭店》,以及对父辈革命生涯的纪念如《听父亲讲海安花园战斗》等。
作者简介
容子1969年11月参军,1989年10月转业。转业后在信息通信行业从事外事工作,历经政府、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国企等单位,在外事条线经历和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程,具有丰富的翻译和外事工作经验。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外事翻译协会会员、上海微小说学会会员。主要作品:《破产制造者》(日本中篇小说译作,1985年发表)(中外文艺家及 名作辞典》(1991年合著出版)《远方的梦》(“母女诗歌集”,2013 年出版)《走出国门》和(守望家园》(散文集,2014年出版)《故乡在何方》(散文集,2019年出版)《五色花》(容子文学作品选集, 2022 年出版)《风从海上来》(纪实文集,2022 年出版)
目录
海上风来笔犹健(王伟)
前言
第一辑:大风起兮云飞扬
(历史风云)
代第一辑开篇辞(王伟)
孙中山的讨袁飞机队
艰难的旅程(1921年从上海到莫斯科)
沪上风云录(记上海早期工人运动)
烽火与悲歌(记沪西抗日救亡运动)
先锋战士(追忆孙小保烈士)
归队(忆父亲跟党走的人生路)
仰望星空,寻找那颗星星
都市红色之星(延安中路的红色遗址)
涅瓦河畔的红色记忆
揭开尼科尔斯基之谜(俄语翻译王利亚的故事)
第二辑:风展红旗如画
(军旅征程)
代第二辑开篇辞(朱大建)
听父亲讲海安花园战斗
热血丰碑战淮海
从叶大村打到吴淞口(上海战役纪实)
表叔的木刻画(荀汉庭先生的军旅版画)
林遵起义与人民海军的诞生
(附)林遵率队收复南沙群岛纪实
胜利进军中的悲歌(金门战役回顾)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王直将军朝鲜征战纪实)
百年沧桑,中国航母梦
难以忘却的花环(读《高山下的花环》)
生命之歌(报告文学)
军旅生涯给予我文学营养
第三辑:风从海上来
(改革大潮)
代第三辑开篇辞(黄奇帆)
上海电信业发展回眸
大潮推浪(请进来与走出去)
科学技术的力量
夸父逐日(电信运营商的战略转型)
势如破竹(电信宽带业务的发展)
借船出海(走出国门拓展海外业务)
非洲工地(海外项目艰难)
绿色家园(信息园区招商引资)
朱家角古镇通信变迁纪实
我所亲历的上海世博会(纪念上海世博会十周年)
第四辑:风吹过如歌飘
(外事人生)
代第四辑开篇辞(李肇星)
兑换券的故事
咖啡伴侣光了
在日本乘车
如此保驾护航
外事工作中的“衣食住行”
境外导游面面观
生如夏花(外事干部夏永芳的故事)
从上海走向联合国(英语翻译周晓峰的故事)
扶桑归去来(日语资深翻译俞彭年的故事)
“沙漠骆驼”的中东之旅(阿语翻译杨达聪的故事)
第五辑:风吹稻花香两岸
(时代履痕)
代第五辑开篇辞(赵丽宏)
走进赣南红土地
舌尖上的年货
大年三十的万家灯火
“拜年”的时代感
黄浦江畔浦东情
聊聊上海的大饭店
安得广厦千万间
畅游小洋山深水港
趣谈金砖国家的进口食品
开学第一天的礼物
附:从《天下之利》的剧情结构看人物境界的升华递进
守护家园,尽职敬业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2022年的春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