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激荡百年 中国共产党在松江图史

激荡百年 中国共产党在松江图史

  • 字数: 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86177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百年来,党在上海留下了珍贵的红色印记,红色基因已融入上海城市血脉,铸造了上海城市精神的红色之魂。
为全面生动展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上海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阶段发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上海在新时代中国发展壮阔新征程中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编写出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百年图史系列丛书”,庆祝。
《激荡百年——中国共产党在松江图史》为该系列丛书之一。本书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部分,以生动的档案、报刊、历史图片、现代图片为表现方式,呈现百年来党在松江的重大事件、重大成就,展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上海松江人民的奋斗历程,展现松江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党的带领下,表现出的英勇奋斗、艰辛探索、开拓创新的可贵精神,以庆祝建党百年。
目录
第一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章 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003
一 五四运动在松江 004
二 《?》周刊发行 005
三 中共一大会址女主人薛文淑 006
四 松江第一名共产党员侯绍裘 007
五 景贤女中成为“反封建的堡垒,革命者的摇篮” 008
六 《松江评论》唤起革命精神 009
七 恽代英三次松江之行 010
八 到松江指导国共合作 011
九 松江第一名女共产党员姜兆麟 012
十 革命烈士、共青团员吴光田 013
十一 松江县第一个中共党组织 014
十二 青年、妇女、农民组织快速发展 015
十三 侯绍裘烈士英勇就义 016
十四 松江党组织转入隐蔽状态 017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019
一 陈云领导枫泾暴动 020
二 顾桂龙重建中共枫泾区委 025
三 革命烈士姜辉麟 026
四 建立中共松江县委 027
五 基层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下秘密发展 028
六 浦南第一名共产党员李一谔 029
第三章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030
一 松江沦陷 031
二 全民族抗战时期党组织的重建和发展 033
三 全民族抗战时期松江境内三个中共县级工作委员会 034
四 松江地区抗日武装力量 036
五 抗日民主政权泗宝区公所 037
六 韩鸣皋在新桥镇开设“求知书室” 038
七 抗交“军米”斗争 039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 041
一 新四军北撤 042
二 淞沪工委特派员 044
三 奚天然与“华社茶室” 046
四 缪鹏与《SK县情况初步调查报告》 047
五 松江解放 049
六 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051
第二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057
一 推广松江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经验 058
二 三万民工修海塘 060
三 土地改革 062
四 镇压反革命 065
五 抗美援朝 066
六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068
七 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072
八 推广陈永康水稻高产经验 073
九 全国第一个县级结核病防治所 075
十 宋庆龄到松江视察 076
十一 听取松江地委汇报 077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078
一 中共松江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079
二 “”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080
三 松江县划归上海市管辖 081
四 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082
五 社会事业获得新发展 085
六 人民生活逐步提高 090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091
一 万亩泖田变良田 092
二 顾绣恢复传承 093
三 黄浦江上第一桥 095
四 庆祝粉碎“四人帮” 096
第三编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一章 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099
一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100
二 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102
三 为松江农业增收作批示 103
四 “怎样使农民富起来”大讨论 104
五 经济体制改革从农业开始 105
六 恢复乡行政建制,撤队建村 107
七 松江第一个万元户杨四海 109
八 成立上海大江有限公司 110
九 发展乡镇企业 112
十 泖港大桥通车 116
十一 松江获评全国农田水利建设优选县 117
十二 青松大控制 118
十三 莘松高速建成通车 119
十四 精神文明建设 120
十五 教育事业恢复发展 123
十六 消灭血吸虫 125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加快发展和深入推进 126
一 上海市郊少有市级工业区 127
二 设立出口加工区 129
三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131
四 发展外向型经济 133
五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135
六 撤县建区 136
七 建设松江新城 138
八 老城改造 140
九 轨道交通9号线 141
十 “减负办”变“增收办” 142
十一 小昆山镇推进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 143
十二 供销商业四大商场 145
十三 松江“上海之根”文化旅游节 147
十四 设立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148
十五 松江大学城 152
十六 《松江报》创刊 155
十七 公共文化繁荣发展 156
十八 高起点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158
十九 全民运动和重大赛事蓬勃发展 160
二十 医疗卫生改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163
二十一 率先实行镇保制度 164
二十二 建设全市优选的保障性居住社区 165
第四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一章 转型升级、和谐发展,建设宜居乐业的现代化新松江 169
一 松江工业园区升级为重量经济技术开发区 170
二 开发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171
三 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凸显特色 172
四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73
五 临港松江科技城开发 174
六 实施“质量强区”战略 175
七 松江新城发展规划升级 176
八 坚持“公交优先”,发展交通设施建设 178
九 成为市郊少有自来水深度处理全覆盖地区 179
十 “智慧松江”建设步伐加快 180
十一 “家庭农场”发展推动松江农业现代化 182
十二 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整区完成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184
十三 美丽乡村建设 185
十四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187
十五 获评“中国书法城” 188
十六 打造群众文化品牌“百姓明星” 189
十七 杏林义工获评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190
十八 加强黄浦江涵养林养护管理 191
十九 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 192
二十 党的教育活动扎实推进 193
二十一 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 195
第二章 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 196
一 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诞生 197
二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立 199
三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200
四 “零距离”审改跑出“松江加速度” 201
五 “一网通办”拉近长三角距离 202
六 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组团参加首届进博会 203
七 设立上证G60指数 204
八 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 205
九 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207
十 创新转型成效凸显 210
十一 打造G60科创云廊 213
十二 打造上海科技影都 214
十三 人文松江内涵不断丰富 217
十四 全域旅游彰显城市魅力 220
十五 广富林文化遗址对外开放 222
十六 世界建筑奇迹——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 223
十七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224
十八 城市生态品质不断提升 225
十九 “五违四必”铁腕整治 227
二十 “九科绿洲”一期生态林地示范区建成 228
二十一 城市有机更新步伐加快 229
二十二 建设“四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 230
二十三 打造松江枢纽 232
二十四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33
二十五 启动农村相对集中居住项目 235
二十六 打造“幸福养老”品牌 236
二十七 国务院通报表彰松江区公立医院改革 238
二十八 三捧“长安杯” 240
二十九 扫黑除恶 241
三十 连续四届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 242
三十一 帮助对口支援地区脱贫摘帽 243
三十二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247
三十三 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253
三十四 政务公开回应社会关切 255
三十五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上 256
三十六 深入推进区域化党建 258
三十七 大调研 259
三十八 打造“1号先锋”党建品牌 260
三十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261
四十 “四史”学习教育 262
四十一 党史学习教育 263
后记 264
摘要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转折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国历史开启了新的纪元。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从独立的封建王朝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先后兴起,社会进步的阀门逐渐打开,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一大批松江进步青年迅速成长,走上革命道路。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3年,侯绍裘成为松江第一名共产党员,开启中国共产党在松江光辉历史的新篇宣。侯绍裘先后陪同罗章龙、恽代英、等党的早期领导人到松江开展革命工作,推动国共合作和松江党组织的发展。正当革命运动胜利推进之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白色恐怖笼罩松江,党的组织和活动转入隐蔽状态。 五四运动爆发后,很快影响到上海,并在松江青年中产生巨大波澜。5月11日上午,松江省立三中开演说会,学生赵富基啮指血书“毋忘国耻”四字,同学们纷纷落泪。下午,三中全体学生与县立第一、第二两个高等小学在公共体育场集齐后,举行游行大会。松江各界人士在岳庙内开国民大会,号召抵制日货;又在乐恩堂开国耻纪念大会。各主要学校相继罢课,并分头劝说商家罢市,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1920年8月1日,《?》周刊在松江发行,是侯绍裘、赵祖康等八名在上海读书的松江籍大学生把五四精神带回松江的创举。因为封面上印着一个大大的“?”,松江人亲切地叫它“耳朵报”。这份16开小报,宣传社会革命,反对因循守旧;宣传科学民主,反对封建迷信,在松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李公馆开幕。1954年3月,当时的李公馆女主人、松江人薛文淑应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邀请,从北京到上海“认馆”,对恢复“一大”会议室及馆内历史原貌提出意见,这些意见成为纪念馆布展的重要依据。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当时在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就读的侯绍裘参加学校学生会、上海学生联合会、全国学生联合会相关工作,第二年暑假被学校开除。在邓中夏、王荷波的培养下,他于192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松江第一名共产党员。他先后以松江景贤女中、上海大学附中等为阵地开展革命活动,担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常委、中共党团书记,参加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是大革命时期江苏省国民党的主要负责人。1927年4月11日,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遭秘密杀害。 P2-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