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曼·雷传 达达和超现实主义的黄金时代

曼·雷传 达达和超现实主义的黄金时代

  • 字数: 21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法)塞尔日·桑什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6957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曼·雷(Man Ray,1890—1976),20世纪蕞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达达主义奠基人,超现实主义者,全方位的艺术天才,从事摄影、绘画、雕塑、电影、版画和诗歌创作。他大大扩展了摄影艺术的领域,开辟了一片靠前的新天地,被认为是当代摄影历史记录重要的先驱。
本书详细介绍了曼·雷与杜尚、毕加索、布勒东、艾吕雅等艺术家之间动人的交往,以及他与其女神吉吉和李·米勒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了一位艺术家如何努力地维护他的创作自由,有时要反对所处时代的主流观点,保持特立独行。
这本艺术家的传记将带领读者踏上从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到波普艺术的20世纪主流艺术史的旅程。
作者简介
唐解,巴黎第三大学比较文学硕士。
目录
第一章 从基辅到费城
第二章 ”我要成为像列奥纳多一样的画家!”
第三章 曼·雷
第四章 纽约,立体主义者之城
第五章 丰饶土地里的种子
第六章 马塞尔·杜尚,迷人之谜
第七章 《旋转门》
第八章 达达纽约
第九章 离开格林威治村
第十章 口香糖信托公司董事长
第十一章 人的肖像师与灵魂的肖像师
第十二章 蒙帕纳斯的吉吉
第十三章 “胡子心”晚会
第十四章 超现实主义者曼·雷
第十五章 美丽世界
第十六章 电影诗人曼·雷
第十七章 《黑与白》
第十八章 永别了,皇后
第十九章 李·米勒
第二十章 诗人们的黄金时代
第二十一章 失去的一切
第二十二章 终将毁灭之物
第二十三章 《天文台时间》
第二十四章 解释一棵树
第二十五章 为了被爱而画
第二十六章 两头怪的回归
第二十七章 朱丽叶与鲜花城堡
第二十八章 流亡艺术家
第二十九章 比弗利山庄的四人婚礼
第三十章 皆大欢喜
第三十一章 费鲁街副2号
第三十二章 达达已死?达达不朽?
第三十三章 安迪·沃霍尔的先驱
第三十四章 “义无反顾,但是绝非漠不关心”
附录
曼·雷年表
参考文献
注释
摘要
     第一章 从基辅到费城 艾曼纽·雷汀斯基(Emmanuel Radnitsky)——随后以曼·雷之名闻名于世——的祖父,是住在基辅的一名犹太裔流动商贩。我们知道流动商贩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些穷人,推着小推车走在路上的半流浪者,他们向人们推销着绸缎、印花布、表带、缎带、珍珠发梳、缝衣针,以及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1886年的某一天,在前往明斯克推销货物的途中,小商贩雷汀斯基在博布鲁伊斯克(Babrouisk)稍作停留。他走进一家药店,遇到了一位年方十八的年轻姑娘,看起来像是药剂师家里的人。她的名字叫作曼娅(Manya)。 实际上,这位肤白貌美,有着碧蓝色眼睛,长着一头淡褐色秀发的姑娘是一名孤儿。她与自己的五个姐妹一块儿在明斯克乡下长大。她也是犹太人,那里的犹太人为数众多:他们实际上占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关于她父母的死因,如今已无从考据,在他们去世之后,这位正直的药剂师出于同胞之间的情义收养了曼娅。这位年轻姑娘的到来颠覆了这位单身汉的生活。他不让她干那些脏活、累活,比如收拾屋子、洗洗弄弄等,她以前经常做这样的家务,他更乐意让她做些刺绣活,或者说缝纫活。他专门为她定制了一副银手镯,送她香水以及自制的身体乳。他想要讨她的欢心。他满怀耐心与好意,对她无微不至,但当他求婚时,曼娅拒绝了。 芳心待擒。小商贩雷汀斯基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做完生意回到基辅后,迫不及待地向自己的儿子梅拉赫(Melach)夸赞那位美丽的姑娘。梅拉赫21岁,正是结婚生子的年纪。经验丰富的雷汀斯基拥有足够敏锐的神经,察觉到这两位年轻人各自的不幸经历或许能让他们彼此相互靠近。事实上,梅拉赫的童年并不比曼娅的幸福到哪里去。他的母亲德沃拉(Devorah)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在那之后,他与四位姐姐忍受着可恨继母的虐待。一次,他差点成为一名罪犯。那天,他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手里握着刀,威胁要杀了继母…… 爱情,的确,二十岁的人们会考虑这些事情。但梅拉赫又怎么会想到去组建一个家庭呢?在过去的几年里,对于身处俄罗斯的犹太人来说,时局尤为动荡。此外,他还收到了一封入伍通知书。然而,他绝不可能为沙皇的军队卖命。自从亚历山大二世死于谋杀之后,即1881年的炸弹事件,人们指责这是犹太人的所作所为,反犹措施日渐加重。犹太人被赶出自己的家门,从各类学校、大学里被驱逐,被禁止从事大部分的工作。针对犹太人的屠杀日益加剧,对他们而言,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自己仍旧活着。当地居民残害犹太人、烧毁他们的财产、在帝国警察和蔼的目光下瓜分它们。确切地说,在1886年,基辅颁布了驱逐令。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亚历山大三世将犹太人的生活变得令人难以维系,强迫他们离开了俄国。梅拉赫与成千上万生活在东欧、俄罗斯、波兰或罗马尼亚的教友们一样,下定决心’,选择逃脱兵役,他在不来梅上了船,出发前往纽约。 小商贩雷汀斯基被指控协助自己的儿子逃脱兵役,他付了一笔罚金,还坐了六个月的牢。这场磨难之后,他没过多久就去世了,仅仅几个月而已,在此期间继续扮演着媒人的角色。他去世时,梅拉赫与曼娅正鸿雁传书,并且已经交换过彼此的照片。美国。婚礼。未来没有把握,但至少拥有未来,年轻孤儿的一位姐姐汉娜,已定居纽约。她并非无依无靠。 梅拉赫在一家制帽厂上班。服装业是犹太人的传统产业。薪水并不高,但在几个月后,他已经能够负担得起一把小提琴,用来演奏故乡的古老曲调,同时存下足够的钱,支付未婚妻的旅费。就这样,1888年的春天,曼娅心怀组建家庭的计划以及治愈童年创伤的希望,踏上了纽约的土地。当天,梅拉赫与曼娅见过犹太教会会长并结为夫妇。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