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出

走出"自我之狱" 布朗肖思想研究

  • 字数: 17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朱玲玲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688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1907—2003),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布朗肖1923年升入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德语和哲学,1925年与终身挚友伊曼纽尔·列维纳斯相遇。在学习哲学的列维纳斯引介下,布朗肖开始接触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又经由海德格尔,布朗肖深化了作为他核心论题的死亡哲学。1929年,布朗肖动身前往巴黎,以《怀疑论者的独断主义概念》在索邦大学学成学业。他的作品深深影响了法国思想界,尤其是后结构主义的哲学家,例如雅克·德里达等。本书作者研读与参考了布朗肖著作的大量著作,就布朗肖哲学的神学来源、语言观、死亡观、他者观、文学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依托布朗肖本身的著作文本,分析了他与当代其他哲学家海德格尔、列维纳斯、巴塔耶、米歇尔·福柯之间的联系,给了读者一个全面的、细致的布朗肖思想的分析。
作者简介
朱玲玲,1982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外交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兴趣在当代法国文学理论、美学等。曾在《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过关于布朗肖、利奥塔、福柯的论文数篇。
目录
总序
序言 爱与争:思无限
绪论 布朗肖的生平与著作简论
第一章 布朗肖思想的神学之维
第一节 人的人—神二元性
第二节 自我的弃绝
第三节 至深的黑暗
第二章 布朗肖的语言观
第一节 概念性语言——对在场事物的"谋杀"
第二节 澄明与遮蔽的两重奏——作为"双面魔鬼"的语言
第三节 文学语言——冥府中俄耳甫斯的目光
第三章 布朗肖的死亡观
第一节 自杀与主体性
第二节 死亡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