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十日谈

十日谈

  • 字数: 5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作者: (意)乔万尼·薄伽丘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137967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37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十日谈》讲述了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肆虐时,十名青年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避难时,在欢歌和故事的衬托下,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一共讲了一百个故事,所以取名《十日谈》,所讲的故事有长有短,内容也涉及方方面面,有历史故事,有民间传说。其核心在于对禁欲主义进行抨击,对人的自然欲望加以肯定,对人世间的爱情和人性极尽赞美。全书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揭开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序幕。
作者简介
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作家,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薄伽丘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早期文艺复兴”三杰,他的作品开辟了意大利散文和小说写作的新道路,并对欧洲短篇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也因此被誉为“欧洲短篇小说之父”。《十日谈》是薄伽丘最广为人知的作品,《爱情十三问》与《爱的摧残》则是他早期作品中的代表。
目录
原序
第一日
第二日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第六日
第七日
第八日
第九日
第十日

摘要
     温柔的女士们,我知道你们天生富有同情心,读了这本书,不禁会觉得故事的开头是如此的悲伤和凄惨,让人想起不久前发生的可怕的瘟疫,当时的场面如此悲惨,让身临其境或者耳闻其事的人都觉得难过。但请不要因为读着这本书会让你们叹息、流泪,就不敢再往下读。这本书的开头虽然荒凉,就像一座陡峭的大山,挡住了一片鸟语花香的平原,越过前面的大山,就能达到愉快的境界;艰难的攀登将换来双倍的快乐。虽然快乐过头会带来悲伤,但悲伤到了尽头,也会涌起意想不到的快乐。所以这只是暂时的愁苦——我说暂时的,是因为它只有几页长。然后就是喜悦,就像我刚才预告的那样——如果不这样事先声明的话,真怕你们没有耐心等待。说实话,我不想让你们走这条崎岖的道路,但是又没有别的路可走,如果不追溯一下悲惨的过去,我无法交代清楚你们要读到的许多故事,因此,我只好把它写在书的开头。 我们的主诞生一千三百四十八年后,在意大利好看丽的城市,繁华的佛罗伦萨城,爆发了一场可怕的瘟疫。这场瘟疫是受到天体的影响,还是全能的上帝对恶人的惩罚,都不得而知。它从东方开始,几年问夺走的性命不计其数。后来,瘟疫不幸地蔓延到西方。人们采取了很多预防措施,比如清理城市里每一个肮脏的地方,不让病人进入这个城市,执行各种保护健康的措施。虔诚的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成群或分散地向上帝祈祷,可是那一年的初春,瘟疫严重的后果奇特而可怕地显现出来。佛罗伦萨的瘟疫和东方的不同,在东方,一旦病人的鼻孔流出鲜血,就必死无疑。而在这里,感染瘟疫的男女起初在腹股沟或腋窝肿起一个肿瘤,有苹果或者鸡蛋大小。一般人把这些肿瘤称为脓肿。不久之后,这种致命的脓肿就会扩散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这时候症状再次改变,胳膊、腿和身体其他部位出现黑色或紫色斑点,有时是稀疏的斑块,有时是小而密集的斑块,但这和最初的脓肿一样,是死亡的征兆。 医嘱和药物对这种病都起不到效果,也许因为这是一种绝症,也许因为病因不明,没有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当时许多对医药知识一窍不通的男女,也和医生一样有许多偏方。总而言之,得了这种病而且幸运地被治愈的人屈指可数,大多数患者会在发病后三天内死亡,而且没有发烧或其他症状。 瘟疫是如此可怕,以致一个健康的人在接触到病人时就会被感染,就像火边的干柴一样容易燃烧。不,更严重的是,不要说走到病人面前,就是和病人交谈都有可能导致生病,而当你接触到病人穿戴、使用过的东西,也会立即被感染。如果不是我和其他许多人亲眼所见,我这番描述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如果很多可靠的人没有耳闻目睹,我都不敢相信,更不用说记录下来了。这种流行病是如此可怕,以致它不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还会传染给动物。这些动物一旦接触到病人或死者的某种东西就会生病,不久就会死去。有一天,我亲眼看到路上有一堆破烂的衣服,显然是一个生病死去的穷人的遗物。这时候过来了两头猪,用鼻子拱这堆衣服,还乱咬了一会儿。不久,这两头猪就像吃了毒药一样开始打滚,然后倒在衣服上死了。 活着的人每天都会看到这种或大或小的惨事,心中充满了恐惧。最后,几乎每个人都采取了冷酷无情的方法:避免接触病人和病人所用过的一切,以为这样就可以保住健康。 有些人认为逃避这场瘟疫的专享办法就是过有节制的生活,于是他们三五结伴,躲到没有病人的干净房子里,和外界接近隔绝。他们吃优选的食物,喝优选的葡萄酒,凡事适可而止。他们不和任何人交谈,对外界的疾病和死亡不闻不问,通过音乐和其他事务来打发时间。 还有一些人的想法恰好相反,他们认为对付瘟疫的专享办法就是沉溺于欢乐,开怀吃喝,满足自己的所有欲望。而且他们当真说到做到,夜以继日地纵情狂饮,从一家酒店到另一家酒店,有时一时兴起,还会闯进别人家里为所欲为。没有人阻拦他们,因为大家都是有今天没明天,根本顾不上什么财产。因此,大多数房屋已经成为公共财产,随便一个路人都可以大摇大摆地闯进去。他们做事十分张扬,连病人们都绕着他们走。 在这场浩劫中,城市的法律和规则几乎消失殆尽,因为牧师和执法官员无一例外都死了,或者生病了,剩下的都和家人一起闭门不出,根本无法履行他们的职责。因此,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 除了以上两种特别行为,其他的很多人采取的是折中的态度。他们的饮食既不像前者那样严格,也不像后者那样贪吃和野蛮。他们满足自己的欲望,但是适可而止。他们不待在室内,而是在手里拿一些花、草药或香料外出。他们总会将这些东西闻上一闻,觉得它们可以清除空气中弥漫的病人、药物和尸体的气味。有些人更加冷酷(似乎这样会比较安全),认为对抗瘟疫只有一个好办法,就是避开它。以这种方式思考的人只关心自己,根本不考虑别人。他们离开他们生活的城市,抛下他们的家庭和财产,逃到其他地方,或者至少逃到佛罗伦萨的郊外,仿佛上帝出于愤怒而对人类的邪恶的惩罚只会落在那些留在城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