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性格中的蜜与毒 哈佛心理导师的性格自修课

性格中的蜜与毒 哈佛心理导师的性格自修课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日)加藤谛三
  • 出版日期: 2018-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962717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什么是性格中的蜜?心怀善念、不卑不亢、宠辱不惊……无论是什么优点,都能带你在这个功利的世界披荆斩棘。 那,性格中的“毒”又有哪些?遇到困境总想退缩、抱怨;陷入自我苛求,对取胜有着强烈的执念;只有在取得“与众不同的成功”时才感到开心;和亲近的人互相伤害,亲手搞砸重要的关系…… 这些性格上的缺点,就是你前行途中的荆棘!
内容简介
每个人都拥有“心灵的癖好”。那是从幼时开始,通过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形成的。 长大后,有很多人充满了不安全感,一旦有问题发生,就会开始自责、伤心,而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他们对自己没有自信,被自卑感所折磨,却在自己心中的残酷世界中,摇摇欲坠。因为他们只会自己小小的意识中思考这个世界,不断评判自己,人生永远都是黑暗的。 愿你不要让自己在只有一次的人生里变成一个悲观论者。只有在封闭的内心中打开风孔,才能寻得出路和解药。
作者简介
193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系、社会研究科硕士。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同时还担任过日本电台“人生问题咨询”栏目的主持人,2016年被授予“瑞宝中綬章”大赏。
目录
序言
第一章让双方共同成长的良性关系
1.1越是拘泥于胜负的人越没有自信
1.2人要有所长的真意
1.3为了别人的不幸而努力的愚者们
1.4性冷淡、性功能障碍都是无意识中的屈辱感的体现
1.5争强好胜只会丢了真正的幸福
1.6憎恨不需要人教
1.7一边指责对方的弱点,一边因对方的弱点而感到安心的不幸关系
1.8鼓励对方、祝福对方才是治疗心病的良药
1.9鼓励与奉承接近是两回事
1.10只有让自己成长才能消除心中的仇恨
第二章停止做被人利用的人
2.1为什么会害怕在人前发言
2.2不需要100%满足对方的需求,没有人会抛弃你
2.3心理上成长了就能够看到别人的长处
2.4敞开心扉,尝试和自己、和他人去交流
2.5爱TA和理解TA接近是两件事
2.6自我厌恶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没有自信
2.7自我厌恶的人觉得别人都看不起他
2.8感到羞耻、难为情、或是软弱,并不是什么值得被苛责的事
2.9让自己和别人都不幸的内心的外化
2.10好领导会真心融入部下的人生
2.11饲养宠物是为了获得放下得失心的多彩的人生
2.12只有失职的父母才会随便和孩子断绝亲子关系
2.13自卑的人会成为狡猾之人的猎物
2.14为什么守规矩的人总是吃亏上当
2.15你太小瞧自己了
第三章没有自信便无法和他人建立良性关系
3.1大家爱的是你这个人
3.2不再因恋人而焦虑(不在爱情里焦虑)
3.3觉得谁都不爱你是因为你谁都不爱
3.4不满足平凡的人生,憎恶自己同时也憎恶活着
3.5被压抑的愤怒最终会烧毁自己
3.6成熟的人会为了获得理解而努力
3.7心与心没有羁绊就会要求“接近的爱”
3.8自大的人容易受伤
3.9不被哄着就感觉不到爱的恋人们
3.10失败后会责备你的只有你自己
3.11自卑是让人不幸的罪魁祸首
3.12憎恶自己的人不会相信对方的善意
3.13顺从的人大多有对人恐惧
第四章在热爱生命的人身边成长起来的人是幸运的
4.1人为什么会那么害怕被人讨厌
4.2在疑心重的父母身边成长起来的人心中总是会感到不安
4.3感觉不到爱的人
4.4家长们认为的“好孩子”,长大后却只会迎合别人
4.5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热爱不幸”
4.6现今常见的“两个母亲”的家庭
4.7在热爱生命的人身边成长起来的人是幸运的
4.8一切从正确认识自己成长的环境开始
4.9像吸血鬼一样的母亲
4.10对于幼儿来说,注视他、触碰他是极为重要的
第五章是什么让你的人生充满痛苦
5.1神经质又吝啬的人
5.2理直气壮的花别人的钱的心理
5.3具有特别的全能感与无力感的神经症患者
5.4受不了“跟那帮人一样”的人们
5.5得不到特别待遇就会不爽的人同样是怀有心病的人
5.6死不承认自己的失败的人理解错了人生
5.7总是拘泥于已经失去,不如去追求新的开始
5.8怨气缠身的人怎么可能获得幸福
第六章活出自我与杀死自我的活法
6.1因为没有自信所以希望获得特殊待遇
6.2娇惯这个词的两面性
6.3特别的“窝里横”现象
6.4幼儿时期真实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会在心底留下巨大的愤怒
6.5喜欢八卦名人丑闻的心理
6.6胜者很难成为国民英雄,日本人的心理构造
6.7为什么会被“纠结”这种强迫性思维所困扰?
6.8“自己应有的样子”会成为人际关系的障碍
6.9了解自己的欲望后才能感受到别人的好意
第七章憎恨自己也无济于事
7.1为什么要让所有人都爱上你认可你?
7.2神经症患者的爱,一边是热烈的我爱你,一边是猛烈的我恨你
7.3因为缺乏自信所以怀疑恋人的爱
7.4心理健康的人可以满足于“差不多”
7.5要求本身有问题,愿望自然很难实现
7.6站在伤痕累累的自己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7.7总是折磨自己并不会改变什么
写在最后
摘要
    越是拘泥于胜负的人越没有自信 神经质竞争。我第一次接触这个词是在卡伦·霍妮 (Karen Danielsen Horney)所著的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这本书中。 在书中她举出了神经质竞争的几个特点。第一个就是,神经症患者总是不断地和别人比拼着胜负。明明没有被谁要求却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和别人一较高下。 确实,有些人无论在任何话题上都想要证明自己比别人优秀。并且在与自己专业领域毫无关系的事情上也会怀有竞争意识。不禁让人疑惑,这个人的防守范围到底在哪里。 就像是一个人在防守九个人打出的棒球一样。对于这个人来说其实没有一点需要争的必要,但他却会不由自主的与人竞争。 对于现在没有竞争关系、甚至是在未来都不会成为竞争对手的人也怀有竞争意识。 从前有一位患有神经症的大学教授。可以说他全无学术方面的成就。但是他对于学术领域却怀有极强的竞争意识,对于其他教授的任何业绩都不屑于顾,连呼无聊。 而这个人在收入方面又要去和实业家们一较高下。总想炫耀自己比实业家还有钱。他常常说:“公司的老板也不过如此,其实接近没有财务自由……”试图以此证明自己更有钱。 大体上没有人是为了成为富翁而留在学校的。所以在大学中总是夸耀自己有钱的人不会有什么学术上的成就。更别说是和企业家去比较财产的人了。 但是神经症患者,会对防守范围外的领域也怀有竞争意识。而且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和他探讨演艺圈的话题,他也能以“其实我……”开始,找出各种证明,以彰显自己在这个领域也很优秀。 从“中学的时候,我曾和现在有名的某某演员在文艺会上……”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在文艺会上如何成为主演而那位演员只是配角,自己的演技也要比那位演员还要出色等等。 还有更让人惊讶的。话题涉及到体育,他又会马上以“其实我……”开始讲述他在体育方面的成就。中学时游泳速度比谁都快,如果那时候继续练习下去的话现在一定已经是奥运会选手了等等。 总之不管是聊什么,他都能在这个话题上一较高下。但是实际上,他对任何领域都并不关心。只是在意胜负,而失去了对事物真正的兴趣。 对他来说,在做的事情是否真的有趣或有意义都无关紧要,他真正关心的只是这件事能够为他带来多少名誉。 恐怕对于他来讲没有一件事是真的有信心的,所以才会对所有事都非常在意。其实只要能对一件事感兴趣并且能够孜孜不倦地做下去,就不会胡乱地在所有领域里都想要和人争个高下了。 恐怕他无论做什么都会感到不安。无论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提升不了业季。但却又想在所有领域里都显摆下自己。 人要有所长的真意 卡伦·霍妮这样描述了神经质竞争的第二大特征。自己的成功必须是新颖的、独特的,不然就会浑身难受。神经症患者本身对自己实现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其实没有一点兴趣。 就像是前文所说的,神经症患者在自己有所接触的领域中都想要彰显自己是很优秀的。 卡伦·霍妮举了个女超人的例子。这位女超人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必须是第一,而作为贤内助也要是优选的。还必须是时尚的、最有品位的。也就是说,神经质竞争的第二个特征具有野心的性质。但是这种野心不是以一个明确的目标为中心,而是围绕着所有的活动展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