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毛泽东读《三国演义》

毛泽东读《三国演义》

  • 字数: 6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 作者: 董志新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701298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056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介绍和研究毛泽东解读《四大名著》的情况和经验的学术专著。★本套书从“毛泽东读四大名著”这个具有诱惑力的课题切入,广泛搜求相关专题资料,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毛泽东阅读、欣赏、评论、运用四大名著的众多十分精彩、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片断,条理清晰地总结了毛泽东解读、运用四大名著于人生道路和革命生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的宝贵经验,展示了毛泽东对于读书,对于做人,对于干好事业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生观念,从中可以看到毛泽东思想的博大精深;看到毛泽东的政治智慧、军事韬略、组织才干、外交风度、人才理念、人生感悟……★全套书风格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文字简练,事例丰富,史料翔实、全面,语言极具感染力。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和介绍毛泽东解读《三国演义》,应用“三国智慧”,弘扬“三国文化”的新著。在有关研究毛泽东以及毛泽东与传统文化的著作十分丰富的情况下,本书从“毛泽东读《三国演义》”这个具有诱惑力的课题切人,广泛搜求相关专题资料,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毛泽东阅读、欣赏、评论、运用《三国演义》的众多十分精彩、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片断,条分缕析地总结了毛泽东解读、运用《三国演义》小说于人生道路和革命生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的宝贵经验,展示了毛泽东对于读书,对于做人,对于干好事业的有现代意义的人生观念,从中可以看到毛泽东思想的博大精深;看到毛泽东的政治智慧、军事韬略、组织才干、外交风度、人才理念、人生感悟……全书内容划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三国演义》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的评论,对《三国演义》出版的关注;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三国演义》哲学思想的借鉴,对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阐扬;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三国演义》政治经验、人生价值的挖掘:第四单元是毛泽东对《三国演义》战争指导经验、军事谋略技巧的吸取和运用;第五单元是毛泽东对《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漫议、鉴赏和征引。全书整体上是毛泽东对“三国文化”的批判继承,对“三国智慧”的吸纳弘扬。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一本智慧的书,那么本书则把毛泽东巧取活用“三国智慧”的情况和经验,全面系统地展示到了读者面前。
目录
毛泽东与“三国智慧”(自序)
得到《三国演义》乐不可言
爱看古代的传奇小说
务农时有空就读《三国演义》
公认的三国故事大王
给新军战友讲三国故事
三国竞争之时“令人喜读”
游历《三国演义》名城
得到《三国演义》乐不可言
我也喜欢这两本书
东华山上读《三国演义》
能看三国百分之五
长征轻装不扔《三国演义》
不读这三部书不算中国人
要看历史小说
有中国古老哲学的方法论
转战路上闲谈《三国演义》
“书中写谁的本事大呀?”
吸收其中的好东西
直到更明白为止
纵谈三国历史
想看看《关于(三国演义)》
小人书言简意赅
两种线装木刻大字本
说我凭着《三国演义》指挥打仗
不是科名显赫的人
罗贯中不是进士
善于使用语言的巨匠
批注使人看时有个头绪
罗贯中以蜀为正统
要恢复题咏诗
“锄头”即唯物史观
主人公没有农民
我们要造一个锄头
“知识性了解”不行
方法无非两条
靠实践积累经验
小说史书不可等同视之
《三国演义》头两句符合辩证法
国共两党实无不能合作之理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好中有坏坏中有好
和平友好是基本的
撤点过多群众不满意
高不高兴搞大社
要有意识地保持对立面
说这符合辩证法
不测风云与旦夕祸福
我们要准备一些人牺牲
我这个“防风林”就有几道
这也是自然辩证法
忧患与生俱来
现在就交班
嘱咐斯诺保重
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虚晃一枪回马便走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人的认识与锦囊妙计
掉过石头折过旗杆
群众就是孔明
诸葛亮与民众拥护
刘备把诸葛亮比作水
群众就是孔明
臭皮匠·诸葛亮·群众智慧
大家都来当师长
还有党代表呢
经验不多不要紧
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
要从集体中求完全
给我参谋参谋
单独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
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消除兄弟误会
怀疑错了赔个礼
张飞有很高的原则性
兄弟重新团结起来
三国都有知识分子
应采取七擒七纵的办法
怎么一下子就说服了小叶丹
对蒋介石为什么不可以一擒一纵
敢来个八擒八纵
诸葛亮在南中的改革
共产党还可以搞八擒
七擒孟获也是练兵
虚夸危害很大
我也要鞠躬尽瘁
鲁迅——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
邹韬奋——真诚地为人民服务
孙中山——为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精力
毛泽东——我也要鞠躬尽瘁
叶参座舌战群儒
彭老总临危受命
蕴含着很深的战略战术
第一本军事教科书
蕴含着很深的战略战术
看战争、看外交、看组织
《三国演义》中多处讲到偷袭打埋伏
弱者先让一步
一把火烧出个三国鼎立
做孙刘联合的文章
把东吴搞得议论纷纷
曹操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
不会重蹈曹操的覆辙
一把火烧出个三国鼎立
主和·主战·读书
群英会上的英雄大多年轻
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
这次看的是《火烧连营》
刘备没有处理好主次矛盾的关系
犯了错误被火烧连营
应打运动战各个击破
借东风·借晨雾·借大炮
借晨雾全歼顽敌
今晚只唱借东风
借用蒋介石与万耀煌的矛盾
诸葛亮会观察分析天气变化
东风就是大炮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中了毛泽东的空城计”
毛委员的“空山计”
“信止追兵”唱“空城”
边区不能老唱“空城计”
忽听得城外乱纷纷
新闻攻势退敌兵
困难时期唱《空城计》
仨人合演《失街亭》
错用关羽马谡
仨人合演《失街亭》
挥泪斩马谡是万不得已
原子弹和关云长的大刀究竟哪个死人多
东临碣石有遗篇(曹操之~)
《自明本志》好文章
时常记得秋风过许昌之句
东临碣石有遗篇
其中有咏曹操一首
曹操对统一的贡献最大(曹操之二)
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不做把许褚比作樊哙的蠢事
曹操骂汉献帝有道理
曹操懂用人之道
魏君待之若旧
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
打下统一的基础
这个冤案要翻(曹操之三)
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
赞同鲁迅说曹操是个英雄
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
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
曹操和诸葛亮谁更厉害
两本书对曹操的评价不同
为西晋统一铺平道路
符合历史唯物论观点
曹操被骂现在恢复名誉
曹操并不痴
郭老为曹操翻案有贡献
骂曹始于宋朱熹
郭嘉多谋善断
警卫战士比许褚厉害
会像蒋干一样抱怨
华佗是高明的医药学家
傅医生就是华佗
给关云长治疗过箭毒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华佗读的是几年制?
华佗编了“五禽戏”
董卓毁灭了洛阳
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
景升父子皆豚犬
也想做一出张松献地图
刘备这个人会用人(刘备之一)
团结人终成大事
入川时干部少而弱
北方人组织一个班子南下
难道我们还不如刘备(刘备之二)
撤退舍不得丢下老百姓
甘露寺是全国出名的
刘备请孔明干什么
……
摘要
     说我凭着《三国演义》指挥打仗 毛泽东爱读《三国演义》,这也曾给他惹来麻烦,这就是中央苏区时的“三国罪案”。 毛泽东的“《三国》罪案”是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制造的冤案。 当时,中央苏区在党内占据领导地位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在《革命与战争》等刊物上连续发表文章,讥讽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是“把古代的《三国演义》无条件地当作现代的战术;把古代的《孙子兵法》无条件地当作现代战略;更有好些博览的同志,拿半个世纪之前的曾国藩作为兵法之宝”。他们蛮横地断言:“这些不合时代的东西——《孙子兵法》、《曾胡左治兵格言》,只有让我们的敌人——蒋介石专有。”(王子今:《毛泽东与中国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56页) 显然,这是把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排除在“现代战术”“现代战略”之外,并认为是“不合时代的东西”。 “左”倾教条主义者对民族传统文化一笔抹杀,把《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等古代典籍不分精华与糟粕,一概视为“不合时代”的敌人“专有”的东西,作为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置同志于死地的政治帽子和棍子。 毛泽东只是读过《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只是在行军作战中不时地讲述过《三国演义》故事和引用过《孙子兵法》名言,何以就与党内一场严重斗争挂在一起了? 这还得从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谈起。在这次会上,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取得了统治地位。他们不了解中国国情,教条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机械地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极力鼓吹“城市中心论”,断言“山沟沟里是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攻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内一大批革命者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是“游击主义”,是“保守主义”,并撤销了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总政委的职务,把凡是不同意他们“左”倾机会主义、坚决站在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一边的同志,统统诬蔑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是“对党的路线怠工”的“两面派”,进行“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 1933年初,由王明把持的临时中央,在上海无法待下去了,只好由上海迁往中央苏区的瑞金。由于毛泽东所代表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是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符合革命斗争实际,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夺取了反“围剿”军事斗争的胜利,因而受到苏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军民的拥护,影响很深。这样,“左”倾路线贯彻并不那么容易。因此,临时中央一到瑞金,就开展了所谓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实质上是把矛头指向了毛泽东。罗明,当时是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代理书记。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撤销毛泽东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后,毛泽东因病住进了福建省汀州福音医院。在那里,他结识了罗明,建议罗明在闽西、闽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并详细介绍了江西三次反“围剿”是怎样取胜的,讲述了游击战争的规律、战略等。不久,罗明出院后,向中共福建省委传达了毛泽东的谈话,并效仿其做法“开展武装斗争”。当时,罗明连中央委员都不是,批“罗明路线”的实质,是王明指定的中共中央局总负责博古碍于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威信,不便直接批判“毛泽东路线”,抓了罗明当替罪羊。诚如博古找罗明谈话时所说,不光是你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还有比你更高级的领导干部,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言而喻,这“更高级的领导干部”,是指毛泽东! 事情不止于此。毛泽东的弟弟、时任红军师长的毛泽覃也因读《三国演义》受到批判。1933年5月,临时中央又开始反对“江西的罗明路线”,把福建省委的“罗明路线”,不合逻辑地扩大延伸到中央苏区来,而首当其冲的是反对“邓、毛、谢、古反党派别”。所谓“邓、毛、谢、古”即邓小平、毛泽覃、谢维俊和古柏同志,当时都是红军和地方的重要干部,都坚定地站在毛泽东正确路线一边,反对和抵制王明、博古等“左”倾路线。 P20-2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