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写给青少年的唐诗故事

写给青少年的唐诗故事

  • 字数: 15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 作者: 王士祥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7110886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王士祥,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樊登年轮学堂主讲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出版《名人妙对》《唐诗趣谈》《从小学到大学:必背经典古诗词》《唐诗中的修身智慧》等著作。
目录
摘要
     高才无奈命途艰 唐朝初期,曾经出现四位了不起的诗人,人称王杨卢骆,又叫“初唐四杰”。说起来这四个人,大凡有所了解的人都免不了要唏嘘一番,因为他们虽然官位不高,但是名声很大,然而命运却不太好。这四个人都很传奇,每个人都有不少故事,特别是骆宾王。一提到骆宾王,我们马上就能想到那首脍炙人口的《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把鹅的特征很传神地描写了出来。据说,骆宾王写这首诗时才7岁。一个7岁的孩子能够写出这样给力的作品,难怪会被称为“神童”。 看看这位神童笔下的鹅是什么样子:“曲项”“白毛”“红掌”,用素描的笔法把鹅的外形勾勒了出来;“向天歌”“浮绿水”“拨清波”则把鹅的神态描写了出来,尤其是一“浮”一“拨”,大白鹅显得悠游自在;鹅毛的“白”、鹅掌的“红”与水波的清澈相互映衬,一幅画很自然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毕竟骆宾王当年只是个7岁的小朋友,他写这首诗并没有用什么高妙的艺术笔法。比如第一句的三个“鹅”字,很直白,模仿了鹅的叫声,突出了孩子看到鹅时惊奇的样子,还为我们呈现出孩子站在水边数鹅的情景。总之,骆宾王很真实地把一个孩子的神情给表现了出来。 有人说,咏物诗不能单看诗的表面,作者常借所咏之物以寓性情,就是说很多情况下作者通过所描写的对象来表现自己;也有人把这种情况和诗谶联系了起来。什么是诗谶呢?就是所写的诗无意中预示了将来要发生的事。那么,骆宾王和诗谶有关系吗?有人就说了,骆宾王这一辈子为什么不顺,其实这首诗就有预示了,你写个什么不好,偏偏写个鹅。你看人家杜甫,也是7岁写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皇”(《壮游》)。人家写的是神鸟,古代“四瑞”之一,你写的是什么?家禽,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这差距也太大了!你就是写鹅也行,咱能不能让鹅把脖子伸直了再叫,弯曲着脖子向天歌,那气儿能顺吗?看看这一辈子的志向一直就没有得到伸展吧?这有点牵强附会了! 骆宾王除《咏鹅》外,还写过蝉,题目是(《在狱咏蝉》。一看这题目就知道,骆宾王遇到坎儿了,没事谁喜欢待在监狱里写诗啊。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吧: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这个人很耿直,闻一多先生说他“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这首诗有的说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也有的说写于高宗调露二年(680),后一种说法应该更靠谱。当时骆宾王刚被提拔为侍御史,可没过多久又出事了。据文献记载,骆宾王“数上疏言事”(《唐才子传》),不止一次上书提意见,这就把武则天给惹火了。有人趁机诬陷骆宾王当年任长安主簿时有贪赃行为,于是武则天将骆宾王治罪。 骆宾王心里相当不是滋味,他感到了世态的炎凉:“我为了什么啊?上书言事这是我侍御史的职责,是我的分内之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不是为了朝廷好吗?你们倒好,不鼓励提倡虚心接受,反而打击报复,由你们这一帮人治理国家,简直是国家的灾难!”骆宾王把自己所有的委屈、悲愤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出来。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