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理念:张国成传记

理念:张国成传记

  • 字数: 14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作者: 程中伟
  • 出版日期: 2018-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663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理念》一书的主人公张国成是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公司,近年来发展迅猛,采用优选计算机化管理模式,成为了“高技术纺织品开发基地——运动休闲针织产品开发基地”、纺织品检测中心、面料设计师培训中心、并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张国成在长期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理念,他不仅心系旭荣公司、心系职工,还关心整个常州纺织业的发展,希望通过本书,将他多年积累的管理理念推广至行业的相关企业,实现共同发展。
作者简介
“游子文学室”创办人,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编有《游子释怀》文学刊物,作品散见于《常州日报》、《青春》杂志等,著有小说《枯井》、《阳光游子》、《手机缘》以及报告文学《甘苦人生——市委书记沈仲玉专访纪实》、《男人的责任-企业家沈 菊泉60载》等文学作品百万字。
目录
001 领导关怀篇 014 亲人朋友篇 022 学习荣誉篇 033 旭荣公司篇 041 成长足迹篇 042 第一章 少年时代:亲情友情师生情 043 第一节 九户人家书卷弄 047 第二节 兄弟姐妹饼干情 050 第三节 岁月麻巷故事多 053 第四节 寒窗不忘家务事 056 第五节 演绎伤员沙家浜 058 第六节 篮球老师深结缘 061 第七节 篮球队长少年志 066 第八节 师生情浓夏文宾 072 第二章 绿色军营:练就超强执行力 073 第一节 一人当兵全家荣 078 第二节 绿色军营第一天 082 第三节 跋涉廿里储蓄所 085 第四节 军队很好三个一 089 第五节 军令如山不动摇 092 第三章 灯芯绒厂:开源节流勇拓荒 093 第一节 金牌工厂驾驶员 096 第二节 远山呼唤另一半 102 第三节 脚踏实地建车队 106 第四节 车队管理显成效 111 第五节 崭露头角储运站 115 第六节 重奖面前不动心 117 第七节 勤俭节约大管家 120 第八节 临危受命丝绸厂 124 第四章 旭荣公司:“张氏理论” 125 第一节 东南旭宽合资忙 130 第二节 求贤若渴打基础 136 第三节 环保大旗旭荣扛 139 第四节 新厂选址青洋路 143 第五节 太湖蓝藻警报响 146 第六节 站在塔尖筑厂基 152 第七节 二十五天迁工厂 157 第八节 全国雪灾考验过 162 第九节 金融风暴卷全球 164 第十节 包子汉堡创新观 170 第十一节 心系职工一拖二 178 第十二节 做完做好还要对 184 第十三节 举一反三生命灯 190 第十四节 五子登科双轨制 194 第十五节 暴雨洪涝化险情 196 第十六节 经理午餐力推行 201 第十七节 参加国务院会议 203 第十八节 人大代表为人民 211 第十九节 行家里手苦钻研 217 第二十节 职工竞技绘旭荣 225 第二十一节 文化共融两岸情 232 第二十二节 危机边缘扭乾坤 237 第二十三节 捐赠社会数百万 243 第五章 旭荣文化:分享坦诚总关情 244 第一节 瓜瓞绵绵幸福家 251 第二节 旭荣海外优选奖 255 第六章 纺织行业:众虎同心促转型 256 第一节 纺业转型校会企 262 第二节 百年企业传承观 265 第三节 “3+1”管理模式 267 后 记
摘要
    第一节 九户人家书卷弄
     在江南,人们总是依河而居。
     常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温润如玉、风景秀丽,京杭大运河阔步而过,与小河密布一起,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它更是一座具有3200多年的文化名城,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季子、费伯雄、盛宣怀、刘国钧、瞿秋白、周有光等等都来自常州,龚自珍感叹: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它还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与苏州、无锡、上海、杭州、南京等构成2小时繁华都市圈。
     从高处看这座小城的水路,形似一条可爱五彩的小金鱼,欢快地朝着东南方向、大海游去。改革开放后,常州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全国工业明星之城,周围高楼鳞次栉比。现在再看,常州天宁区的整个繁华地段几乎与小金鱼的轮廓相重叠,天宁宝塔、红梅公园正处在小金鱼的头部位置。
     青果巷与麻巷东西相接,与晋陵路交叉,向西是青果巷,向东是麻巷。巷子与小河并行,看上去像从小金鱼头部到尾部彩绘的两条蓝色、黄色的条纹,将小金鱼勾勒得活蹦乱跳,充满灵气。
     张福生每天上下班都要从家里进出书卷弄,再经过麻巷、青果巷,然后到自己的单位上班。张福生每当经过这些巷子时,都充满自豪感,要说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
     常州的众多名人都是从这两条巷子走出来的,盛宣怀、唐荆川、刘国钧、瞿秋白、赵元任、周有光、史良、吴青霞等,他们把古巷照的通透发亮。张福生觉得他们像是自己的邻居一样,抬头俯身都能与他们“撞个满怀”,也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进。
     张福生进出的那条麻巷里的书卷弄始建于元代,也有近千年的历史,因弄内有元代状元陈祖仁的读书地而得名。这也让37岁的张福生充满自豪感,毕竟这书卷弄里出过状元,自己的子女总会受到熏陶,今后也能成为有用之才。“孟母三迁”的故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俗语说“百万买宅,千万买邻”。那时书卷弄里前后两排一共居住着八九户人家,张福生家在书卷弄的最里面。那时候,虽然物资比较匮乏,每家每户都是平房,但张福生他们邻里友善,彼此尊重,有什么需要大家都相互帮衬。加上大家都没有院落,方便了孩子们穿堂过户、东走西逛的嬉戏,成了玩乐的场地。那感觉,就像是一大家子。
     张福生每当想到这些,幸福感油然而生,心里不禁念叨:“这里真是一个千载读书、圣贤大师集聚的风水宝地。”
     1958年农历正月初九,阳历2月26日,正值春回大地的季节。那天早上,旭日东升,阳光普照着大地。常州这座古老的小城被朝霞抹上了一层金黄色,显得格外温暖。书卷弄里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春节的欢乐之中。还有,再过几天就要过元宵节了,小孩们早忙活了起来。虽然还没到元宵节,一到晚上,他们已开始提着自制的萝卜灯、西瓜灯等进行“闹元宵”了。当然,他们还盼着到了元宵节能吃上糯米团子、年糕、元宵等美食,以饱口福。
     这天张福生更是心花怒放,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家中再有添丁之喜,自己的第四个宝贝张国成呱呱坠地。
     那天,张福生轻轻地用两个巴掌捧着张国成不停地瞧,就是看不够。说来也巧,当时一束温柔的阳光正好落在张国成的额头上,看上去,那额头红嫩发亮。张福生被惊呆了――这孩子长大了肯定了不起,你看那额头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张福生看着自己的宝贝,越想越开心。他美滋滋地想:老大张筛成,因为出生在筛箩里而得名,那个古人怎么说来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长大了也肯定了不起。还有我的女儿张杏珍、张荷珍,出落得亭亭玉立,那可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长大了肯定迷倒一大片。你再瞧瞧这个张国成,刚出生额头上就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还长得壮壮的,有使不完的劲儿,乱蹬乱吼,长大了肯定是一条好汉。
     张福生,想到孩子美好的未来,喜笑颜开,心里乐开了花。
     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也都来看这个小生命了,肉嘟嘟的张国成,真是讨人喜欢:
     “你看看这眼、这鼻子,跟他爸长得真像……”
     “你看这额头,光亮光亮的,长大肯定聪明的。”
     “你看看,这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充满了智慧!”
     张国成的脸蛋最受大家的欢迎,不是这个过去摸摸,就是那个过来捏捏。他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无穷的欢乐。虽然那个年代生活比较艰苦,但家里有了两对儿女,对于张福生来说,再苦再累也值得。
     “这小家伙力气可真大,浑身的劲儿,一直都用不完!”张国成的妈妈感到很惊讶,“刚包好,三下两下都被蹬开了。”
     P43-4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