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书画鉴赏十六讲

书画鉴赏十六讲

  • 字数: 28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社
  • 作者: 郑昶,陈师曾 著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5057410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8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郑昶、陈师曾著的这本《书画鉴赏十六讲》按时间顺序编排,阐述了中国书画目前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一些代表性画家、书法家的创作风格,以及中国书画发展历程中内在的渊源。
作者简介
郑昶(1894―1952),字午昌,号弱龛,别号双柳外史、双鬓散人、墨鸳鸯楼主等。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即能写“布帆无恙挂秋风”诗意,成《剡溪秋泛图》,一时惊为神笔。早年毕业于杭州府学堂,师从张献之。同学中有董任坚、郁达夫、姜立夫、徐志摩等。1922年,郑昶在上海中华书局任编辑,后任美术部主任,在上海寓居30年。
陈师曾(1876—1923),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令修水)人。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其山水画在承袭明代沈周、清代石涛技法的基础之上,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宗明人徐渭、陈淳等大写意笔法,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风俗画多描绘底层人物,像收破烂者、吹鼓手、拉骆驼、说书等,斑斓多致。著有《中国绘画味今、《中国文人画之研贫介、《染苍室印存》等。
目录
第一讲绘画
第一节绪论
第二节雕塑
第三节建筑
第四节绘画
第五节陶瓷
第二讲汉之画学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画家
第三节画论
第三讲魏晋之画学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画家
第三节画论
第四讲南北朝之画学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画家
第三节画论
第五讲隋之画学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画家
第三节画论
第六讲唐之画学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画家
第三节画论
第七讲五代之画学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画家
第三节画论
第八讲宋之画学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画家
第三节画论
第九讲元之画学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画家
第三节画论
第十讲明之画学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画家
第三节画论
第十一讲清之画学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画家
第三节画论
第十二讲清代山水之派别
第十三讲清代花卉之派别
第十四讲中国人物画之变迁
第十五讲文人画的价值
第十六讲书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