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上海24小时的马路表情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郑逸文 主编
出版日期: 2018-04-01
商品条码: 978720815953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31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具有上海风情,最能体现上海改革开放40年变化内涵的40条马路的历史故事和图片,来讲述上海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目录
08时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
09时 外马路:港口老码头升级为时尚消费地
10时 马当路:青石里弄,一片新天地
11时 复兴中路:这里有海派风情的浪漫诠释
12时 思南路:以书香构建城市人文中轴
13时 汾阳路:在马路铺就的五线谱上,奏响时间的乐章
14时 绍兴路:昆剧团出版社书店咖啡馆连成一线
15时 武康路:时光纵无痕,旧梧桐年年有新知
16时 福州路:文化杠杆激活传统书业与中华老字号
17时 愚园路:弄堂穿呀穿,遇见远方遇见诗
18时 南京路:见证上海商业文化的风起云涌
19时 延安路:一桥飞架东西,大道通衢
20时 圆明园路:灯火阑珊安宁处 历史的书写不断重新开笔
21时 多伦路:现代文学重镇在弹格路上苏醒
22时 淞沪路:“创新创业号”列车,出发!
23时 大学路:所有的青春和梦想,都来吧!
24时 长江路:当年钢铁厂的遗存 今天变身生机勃勃的文化创意园区
01时 曹杨路:映射上海产业升级 从单一“工人新村”到多功能文化群落
02时 老外街:当年101专列停靠站,今天海纳百川的休闲地标
03时 徐民路:乡村小路蜕变为“四叶草”交通纽带
04时 南翔老街:复现江南“赛苏城”
05时 祖冲之路:创新之力在这里无限奔腾
06时 世纪大道:浦东开发开放的“时光隧道”
07时 滨江大道:见证50万陆家嘴白领的奋斗
摘要
延安路高架自西向东,过了河南中路上方,车流顿时一缓,那是司机们的默契。穿过外滩中心和中汇大厦的合围,视野里便是黄浦江畔最出名的电子屏了。许多时候,巨幅的“我爱上海”投进眼底,万千心事钻出来。
极少有人真正住在外滩,但几乎没有新老上海人会说自己对外滩毫不熟悉、毫无感觉。就像游客都认为,要背靠小陆家嘴天际线、面朝万国建筑博览群拍张照,才算来过上海。
这个极具标识度的地方,与其说她是一条北起外白渡桥南至延安东路、真名叫作“中山东一路”的马路;不如讲.那条面朝水、背靠“山”的堤岸,天然连着城市的乡情、历史。关于外滩,人们会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留下不同的记忆.但有一点是相通的:一代代人都迷恋黄浦江上吹来的风――风里的气息能让人联想到大海。
上海的孩子视外滩如家,调用过丰富的感官各自抵达。
久事集团副总裁孙冬琳的描述是金灿灿的:“小时候跟家人在十六铺码头坐客轮去普陀山。翌日迎着朝阳回来,看到外滩就有种回到上海、回到家的感觉。”住过原卢湾区的作家金宇澄对声音记忆别致:“东南风一劲,听见黄浦江船鸣,圆号宽广的嗡嗡声.抚慰少年人的胸怀。”而曾在虹口度过年少时光的评论人曹景行讲述得像则寓言:“当时的有轨电车从外白渡桥上经过,我们在四川北路上车,车行过外白渡桥时意味着下一站就是南京路站了。我们就会很兴奋.它仿佛一座进入上海市中心的大门。”
外滩,确与“上海市中心”的建城史紧紧相连。
近代史记载,上海的城市雏形、黄浦区许多道路的走向,最初都依据“江边堤岸上的小道”亦即外滩的走势而划定。解放上海的各种影像档案也证实,1949年5月,解放军在上海升起红旗,旗杆就在外滩的海关钟楼之上。1988年12月,上海市政府确定了外滩改造方案,它被称为关乎民生的“一号工程”:道路拓宽,防汛墙外移,新设观景台,建造陈毅广场,在路的最北端、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处竖起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
而这些,都只是序曲。从2002年到2012年,又一轮外滩综合改造历时整整十年,几乎每启动一项工程,都会牵动千万市民的心。外滩滨水区延伸,景观灯升级,“亚洲第一弯”改造,外白渡桥外迁大修再复位,吴淞路闸桥拆除,外滩隧道建成……从“车的外滩”到“人的外滩”,一条道路几经“变脸”,对于上海乃至上海的生活,都扮演着里程碑一般的角色。
不过,无论外滩穿梭过多少风云际会,只要黄浦江和万国建筑博览群仍是山水一样沉静,有些东西便不会转移。少年心头属于上海的航标,便会随视觉和听觉记忆,绵延不绝。
比如外滩的灯。20世纪80年代开始,逢国庆节,外滩都是人流向往之地。孩子们坐在父亲踏实的肩头,打量外滩也打量上海的变化。彩灯最是直观,从早年由十几万枚灯泡勾勒出建筑外形,到泛光照明打出水晶宫似的效果,一年赛一年大气。1990年后.陆家嘴改天换地,江对岸的夜景换了身璀璨外衣,与此同时,景观灯也不只是节假日福利。看起来,外滩灯光归于平常。但月色如水时,中山东一路上拉出长长的光影,依旧能谋杀菲林无数。城市不就应该如此吗?最出色的情致,亦是最寻常的风景。
江面上也是相似道理。30多年前,过江难是上海人心头一枚刺,哪怕雾锁申城,职工们也都蜂拥于轮渡站等候开江。1991年12月,上海市区第一座越江大桥南浦大桥建成通车。就连最普通的上海市民也被新闻普及了“斜拉桥”的概念。
P2-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