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系列丛书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 郭亚军 著
出版日期: 2009-03-01
商品条码: 9787109131088
版次: 0
开本: 16开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
¥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运用消费经济理论,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变动的特征、规律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探讨,以期获得有益的研究成果,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提供理论与政策依据。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消费对经济具有直接与间接拉动作用;消费能够创造出生产发展所必需的人力资源,从而创造出社会生产力;从均衡(稳定)性角度看,消费又起着“自动稳压器”的作用,防止国民经济大幅度波动。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在波动中提高的,这从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化、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实物与劳务消费量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改善等方面得到了验证。从历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的比较中,发现其属于滞后的消费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益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应尽快使这种滞后型的消费模式过渡到同步型消费模式,使之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促进消费与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从纵向上考察,明显改善,具体表现为:吃穿住用行等消费支出比例变动较大,在总支出中的次序退后;居民的消费结构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结构中自给性消费的比例下降,货币性消费的比例上升;精神生活消费的比重上升,物质生活消费的比重下降。若从横向上进行考察,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同收入组的农村居民在消费水平、购买力水平、消费结构上的差距正在显著扩大,但是高低收入组的居民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上的差异并不像其他类商品那样明显;第二,城乡居民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食品类、交通通讯类等方面的消费差异较大;第三,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在消费水平与结构方面的差异很小。
目录
序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价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创新点 第2章 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研究对象 2.1.2 相关概念 2.2 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 2.2.1 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2.2.2 消费对人力资本的创造作用 2.2.3 消费是防止经济萧条的稳定力量 2.3 消费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 2.3.1 绝对收入假说 2.3.2 相对收入假说 2.3.3 基本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u—PIH) 2.3.4 随机游走假说. 2.3.5 较为现代的生命周期储蓄函数——确定性等价(CEQ)模型 2.4 现代消费问题研究的主要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 2.4.1 标准的预防性储蓄模型 2.4.2 缓冲库存储蓄模型 2.5 现代消费问题研究的主要理论——流动性约束假说 2.5.1 流动性约束的生命周期模型 2.5.2 包含预防性动机的流动性约束模型 2.5.3 流动性约束消费函数的主要特征 2.6 小结 第3章 农村居民消费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分析 3.1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过程 3.1.1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阶段性变化 3.1.2 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化 3.1.3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3.1.4 农村居民实物消费量和劳务消费量的变化 3.1.5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3.1.6 消费水平的三种模式 3.1.7 消费水平三种模式评价的标准 3.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3.2.1 吃穿住用等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 3.2.2 消费结构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 3.2.3 自给性消费和货币性消费的变动 3.2.4 精神生活消费比重上升,物质生活消费比重下降 3.3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 3.3.1 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差异 3.3.2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 3.4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地区性差异 3.4.1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地区差异 3.4.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地区差异 3.5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3.5.1 线性支出系统 3.5.2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3.5.3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3.5.4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横截面数据分析 第4章 农村居民消费的收入因素分析 4.1 农村居民的持久收入消费函数模型 4.1.1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收入因素分析 4.1.2 影响农民消费需求的非收入因素分析 4.1.3 实证分析结论 4.2 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长期均衡的消费敏感性分析 4.2.1 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基本理论 4.2.2 消费敏感程度及其模型分析技术 4.2.3 数据的平稳性及格兰杰因果分析 4.2.4 实证分析 4.3 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的非参数分析 4.3.1 非参数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核估计 4.3.2 窗宽的选择 4.3.3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非参数回归模型 4.3.4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变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4.3.5 实证分析结论 第5章 农村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因素分析 5.1 基本模型 5.2 预防性储蓄的产生 5.3 风险、谨慎和预防性储蓄量 5.3.1 不确定性的程度对预防性储蓄的影响 5.3.2 边际价值函数的凸性对预防性储蓄的影响 5.4 流动性约束型消费者的谨慎特征 5.4.1 流动性约束和二次型效用的谨慎 5.4.2 流动性约束和非二次型效用的谨慎 5.5 农村居民消费的流动性约束与不确定性关系的实证分析 5.5.1 建立计量模型 5.5.2 数据的选取和说明 5.5.3 实证模型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5.5.4 实证分析 5.6 考虑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的居民消费函数的ECM模型 5.6.1 计量模型的建立 5.6.2 时间序列数据城镇居民消费函数 5.6.3 时间序列数据农村居民消费函数 第6章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制度性影响因素分析 6.1 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居民消费 6.1.1 城镇化的收入效应 6.1.2 城镇化的消费效应 6.1.3 城镇化的资源配置效应 6.2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村居民消费 6.2.1 农村公共产品的含义及范围 6.2.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负面效应 第7章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7.1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以增加有效需求 7.1.1 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7.1.2 稳定和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7.1.3 拓宽农村居民非农产业的收入来源 7.1.4 大力发展农村居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7.2 采取金融措施化解流动性约束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制约 7.2.1 不断加强政府对农村消费市场的金融支持 7.2.2 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扩展农村消费市场中所起的作用 7.2.3 大力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 7.2.4 适当开展农村金融租赁业务 7.2.5 开展信贷业务促进农村消费环境改善 7.2.6 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国家农业保险经营机构 7.2.7 设立农业发展基金 7.2.8 建立农村土地金融制度 7.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化解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约束 7.3.1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7.3.2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7.3.3 规范农民社会保障各项机制的运作 7.3.4 拓宽渠道多方筹措农民社会保障资金 7.3.5 创造有利于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与法制环境 7.4 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消费需求 7.4.1 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7.4.2 将农村居民转化为市民 7.4.3 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7.5 创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7.5.1 实行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一体化政策 7.5.2 加大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补贴 7.5.3 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与供给机制的转变 7.6 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7.6.1 启动农村市场应由开拓转向培育 7.6.2 加快农村市场培育的措施参考文献后记作者简介
摘要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