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进大师刘海粟

走进大师刘海粟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548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1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诗人、画家岑其根据其多年来收藏、研究刘海粟的作品,研析刘海粟的人生轨迹,而撰写的一批诗文汇编。
目录
诗词
文章
作品赏析
岑其鉴藏刘海粟、夏伊乔书画作品
附录
刘海粟先生家世记略
刘海粟先生精彩谢幕
摘要
     民族精神高贵气象——刘海粟大师论 “我尊重中国民族传统,尊重民族气质,尊重中国画和油画特殊的创新,但决不是创新而创新。种种的因素使它自然的新。要追求新面貌,新憧憬。”1980年刘海粟先生如是道出自己艺术追求的心声。 刘海粟先生骨子里流淌的民族气质,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他早年的油画,中年的书法、中国画及晚年的中国书画诗词作品都无不体现出民族精神,有一种高贵的气象盘溢其中。 首在2001年,“百年中国画展”艺委会三十余人,经过无记名投票,选出了20世纪13名杰出的中国画家,以票数多少先后如下:齐白石、傅抱石、黄宾虹、吴昌硕、林风眠、李可染、潘天寿、徐悲鸿、张大干、蒋兆和、刘海粟、石鲁、黄胄。 1998年,周积寅先生编纂的《近现代中国画大师谈艺录》中选了十位中国画大师,他们是昊昌硕(1844—1927)、齐白石(1864—1957)、黄宾虹(1865—1955)、徐悲鸿(1895—1953)、刘海粟(1896—1994)、潘天寿(1897—1971)、张大干(1899—1983)、林风眠(1900—1991)、傅抱石(1904—1965)、李可染(1907一1989)。 以上二份排名榜,我赞成周积寅先生的主张,应该按生卒年先后排名次,而不赞成按投票的多少来排名次。这样做,可以避免一些人为因素与历史的偏见。 2002年,赵绪成先生发表的《回望20世纪泼墨的刘海粟当位列一二》一文中论:“不比不知,一比吓一跳。百年中国画展艺委会经过无记名投票决出了20世纪13名杰出的中国画家……应该承认这个结果基本反映了当代三十多位中国画家和理论家(委员)们的共识。我当时听到这个结果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对刘海粟被排在第十一位也觉得是恰当的。至于我当时究竟有没有投刘海粟的票也记得不真切了。最近抽空翻阅了《百年中国画集》,不知道为什么。刘海粟先生的《荷花》与《黄山》两幅画一下子深深地打动了我,吸引了我。……越看越比越觉得对刘海粟的泼彩应该重新研究,重新认识,重新评价。我斗胆提出:‘回望20世纪,泼彩的刘海粟当位列一二。’” 我认为,既然承认他们是20世纪中国画大师,他们必然是这个世纪最有创造性的、最有修养的、最独树一帜的中国画家。他们在艺术创作上各有千秋,有的重传统,有的重创新,有的重客观,有的重主观,有的重写实;有的重表观,有的重中西融合,有的重中国文人画气质,有的重中国画时代气息;有的画山水、有的画人物、有的画花卉,谁都无法替代谁的思想和笔墨手法。因此,大师之间若比高低,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山水画大师傅抱石,画不出黄宾虹、李可染的用墨,画不出潘天寿的构图和线条,画不出刘海粟的淋漓泼彩。比如齐白石也画不出昊昌硕的金石昧,其实也没必要去画吴的金石味。比如林风眠也没必要去用潘天寿、齐白石的细条。他们各有各的成就和绝技:齐自石的虾、刘海粟张大干的泼彩泼墨、潘天寿的鹰、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水牛、黄胄的驴、傅抱石的人物、林风眠的白鹭等,各俱臻妙,饮誉画坛。总之,若比谁高谁低,是毫无意义的,也是永远说不清楚的。 那么我斗胆说说他们的气象和民族精神,经我仔细认真地研究和分析,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民族精神为本,以创新求真为己任的徐悲鸿、刘海粟、傅抱石、林风眠等。 第二类:以民族文化为本,从传统中求新的潘天寿、李可染、石鲁、黄胄等。 第三类:纯粹地立足传统,以文人画与民间艺术为主的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干、黄宾虹等。 他们都是独步古今,不分上下,在20世纪中国画坛上缺了谁都是可惜的,只是作一个比较而已。 徐悲鸿注重写实,气象严谨壮美,是完美主义的代表。林风眠注重抒情,诗意化的内心独自,中西融会气象优雅萧瑟。傅抱石天才英发,注重人文的写意,气象悲壮大气。潘天寿天生英才,注重文人画传统的诗情画意,气象激烈雄壮。齐自石大气晚成,注重民间艺术与文人画的结合,气象朴拙真诚天真可爱。张大干从临摹前人入手,立足于传统与民间艺术,六朝技法统搅融合,出手雄阔奔放又细中求趣、粗中求真,气象万千,傲视古今。吴昌硕、黄宾虹以传统为基本点,在文人画上下足功力,笔墨技法登峰造极、气象典雅华滋,有神逸之美。 从艺术语气的角度而言,刘海粟先生自1977年(自谓“年方八二”)起,实现了由水墨为上向色彩为宗的飞跃,实现了由传统笔墨程式向现代形态的飞跃。尤以80年代八上、九上黄山后,笔法、墨法、泼彩已浑化无迹,臻无法而法之境。最精彩处当为浓墨重青的山外,又一重丹霞般的山外之山,仿佛是老人心底燃烧激情的自写。它和其他同类作品一起,代表了刘海粟泼墨泼彩雄厚壮丽的风格,集中体现了刘海粟一生的文化积累、艺术学养,及其晚年益加自信的个性和返老还童般的生命活力。泼墨泼彩代表了刘海粟艺术的高峰,也代表了中国写意重彩山水的高峰。 刘海粟先生涂红抹绿绚烂奇绮,笔之郁勃、墨之淋漓、水之华滋、彩之浓烈,从他精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