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全2册)
字数: 528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苏)弗·克·阿尔谢尼耶夫
出版日期: 2021-08-01
商品条码: 978755983809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860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有着很高知名度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它既是苏联地理学家弗·克·阿尔谢尼耶夫于20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所写的地理考察报告,也是一部堪与梭罗《瓦尔登湖》相媲美的自然文学经典。中国翻译家协会专家会员西蒙推出此中文版翻译力作,在致敬经典的同时,为读者提供了精彩可期的自然主义文学阅读盛宴。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苏联地理学家弗·克·阿尔谢尼耶夫于20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所写的地理考察报告,其报告既描写了美丽的乌苏里自然风景,也涉及了生活其间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中国东北的人文风情。在考察原始森林时,阿尔谢尼耶夫遇到了一位向导——赫哲族老猎人德尔苏.乌扎拉。老猎人德尔苏对山林无比熟悉,能灵敏嗅到动物的气息、辨别人和动物的足迹等等,他凭借高超的生存本领,数度帮助阿尔谢尼耶夫和他的队伍渡过难关,多次救了阿尔谢尼耶夫等人性命。本书既有学术价值,又有艺术审美价值,是一部精彩的自然主义文学力作。
目录
上册
第一章 玻璃沟
第二章 初遇德尔苏
第三章 打野猪
第四章 朝鲜屯见闻
第五章 勒富河下游
第六章 兴凯湖上的暴风雪
第七章 启程前的准备和考察队的装备(1906年)
第八章 溯乌苏里江而上
第九章 翻山越岭到科克沙罗夫卡村去
第十章 伏锦河谷
第十一章 穿过原始森林
第十二章 大森林
第十三章 翻越锡霍特山脉去海边
第十四章 奥耳加湾
第十五章 阿尔扎马索夫卡河畔历险记
第十六章 弗拉基米尔湾
第十七章 德尔苏·乌扎拉
第十八章 阿姆巴
第十九章 里伏锦
第二十章 可诅咒的地方
第二十一章 返回海滨
第二十二章 鹿鸣
第二十三章 猎熊
第二十四章 遇到红胡子
第二十五章 森林大火
第二十六章 冬季远行
第二十七章 到伊曼去
第二十八章 艰难的处境
第二十九章 从瓦贡别到帕罗沃齐
附录
植物和动物名称俄语、拉丁语、汉语对照表
地名索引
下册
第一章 出发
第二章 在海湾
第三章 第一次行军
第四章 在深山里
第五章 山洪
第六章 回到海滨
第七章 漫游小克马
第八章 大克马河
第九章 李淳宾
第十章 可怕的发现
第十一章 渡河遇险
第十二章 捕貂的朝鲜人
第十三章 瀑布
第十四章 艰苦的路程
第十五章 库松河下游
第十六章 索伦人
第十七章 外乌苏里地区的心脏
第十八章 遗言
第十九章 海把头归来
第二十章 翻越锡霍特山脉
第二十一章 冬天的节日
第二十二章 老虎的袭击
第二十三章 旅行结束
第二十四章 德尔苏之死
附录
植物和动物名称俄语、拉丁语、汉语对照表
地名索引
作者对某些章节地理状况的说明
译后记
关于作者旅行家、科学家、作家弗·克·阿尔谢尼耶夫
摘要
第一章玻璃沟 麦通港什科托沃村北岔河遇到豹子大尖山 马鹿 1902年,我曾带领一支狩猎勘查队到过济木河上游。这条河在什科托沃村附近流入了乌苏里湾。我的勘查队由6名西伯利亚步兵加4匹驮马组成。我们的目的是从军事角度对什科托沃地区进行考察,研究大尖山山脉交点的几个山口,探寻那里的4条河流(济木河、麦河、刀毕河和勒富河)的发源地。其次,我还应当查明兴凯湖旁边和乌苏里铁路附近所有的小路。 这里所说的大尖山山脉始于伊曼附近,走势向南,与乌苏里江平行,再自东向北,再向北,一直延伸至西南,它的西面是松阿察河和兴凯湖,东面是刀毕河。这条山脉继续延伸便分为两支:一支走向西南,就是贯穿整个穆拉维约夫一阿穆尔斯基半岛的鲍加塔亚格里瓦山脉;另一支向南延伸,与一座高岭连接。这座高岭是刀毕河和苏昌河之间的分水岭。 乌苏里湾的湾头叫作麦通港。最初,麦通港伸人陆地相当深远,这一点一目了然。如今岸边的悬崖向陆地纵深推进了约5公里。现在的散湖和二泡子湖曾经是塘沟子。河的河口。而麦河河口以前曾位于现在铁路线和麦河交叉处不远的上方。这片面积为22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是低沼泽地,淤积了麦河和塘沟子河的冲积物。沼泽地里还留下了一些小湖泊,说明这里曾是港湾最深的地方。这种海洋退缩和陆地扩展的缓慢过程现在仍在进行。而且,麦通港也会遇到同样的命运。港湾里的水现在已经相当少了。港口西岸由斑岩构成,东岸则由第三纪沉积层构成:麦河河谷里到处都是花岗岩和正长岩,而河谷以东则是玄武岩。 什科托沃村位于济木河右岸,离河口不远。它建于1864年,1868年曾被红胡子放火烧毁,但在次年又重新建了起来。据普尔热瓦尔斯基1870年统计,全村有6户人家,男女共计34口人。我来到这里时,什科托沃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村庄了。 我们在这里住了两天两夜,对这一带进行了考察,并准备继续远途跋涉所需的物资。30公里长的济木河呈东西流向,右面有一条支流——北岔河。 当地居民将北岔河流经的河谷称为“玻璃沟”。这个名称来源于中国猎人的一所碓子房(供猎人用的小房子),这所房子的窗户上镶着一块不大的玻璃。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全乌苏里地区没有一座玻璃厂,因此玻璃在穷乡僻壤就显得特别珍贵。在深山老林里,玻璃是以物易物的一种计量单位。用一个空玻璃瓶可以换到面粉、盐、小米,甚至还可以换到毛皮。老住户们说,过去发生斗殴的时候,仇人们都拼命闯进对方家里,砸碎玻璃器皿。因此,将中国房子窗户上那一小块玻璃看作一件奢侈品,也就不足为怪了。它受到当地头一批移民的珍视,他们不仅把那所房子和小河叫作“玻璃房子”“玻璃河”,而且还将整个区域都称呼为“玻璃沟”。 从什科托沃村沿济木河河谷上行,起初是一条乡村大道,过了诺沃罗西斯科耶村,大道变成了小路。顺着小路可以走到苏昌河、干沟子河,这两条河通往诺沃涅仁诺村。小路一会儿在河这岸,一会儿又转到河对岸,来回绕了好几次,这也是春汛期间这条路无法通行的原因。 我们一大早从什科托沃村出发,当天即到达了玻璃沟沟口。并且进了沟。北岔河一直向西一南一西方向流去,仅在河口不远处才向正西流去。玻璃沟宽窄不一:窄的地方只有100米,宽的地方有1公里多。它像乌苏里地区的大多数河谷一样,地势出奇地平坦。沟两侧的山岭很陡峭,上面长满了弯曲的柞树。平地与山岭的界线极为明显。这说明,这里曾经发生过严重的剥蚀。河谷早先深得多,后来被河流的冲积物填充了不少。越深入山区,植物长得越好。茂密的混交林代替了稀疏的柞树林。混交林中有许多红松。我们沿着中国猎人和挖参人踏出的小路前进,走了将近两天,到达了“玻璃房子”,但是曾经镶着玻璃的房子已经变成了废墟。这条小道越来越难走,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从此经过了。小道上野草横生,许多地方被风倒木挡住去路。很快,我们竟接近找不到这条小道了。我们发现了有野兽出没的小路;只要这小路和我们行走的方向一致,我们就顺着它走。不过,所经之地大多都是无路的荒野。第三天傍晚,我们来到大尖山山脚下,这里的山势为南北走向,平均高度约700米。我将人马留在山下,独自登上近处的一座山峰,看看这里离山口究竟还有多远。登高远望,群山历历在目。原来,分水岭离我们还有两三公里远。显然天黑以前走不到那里了。即使能走到,也要冒着在没有水的地方过夜的危险,因为在这个季节,山溪的源头几乎全部干涸了。我决定就在人马停留的山脚下宿营,明天再向山口进发。P1-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