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唐悬疑录 3 长恨歌密码

大唐悬疑录 3 长恨歌密码

  • 字数: 29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唐隐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02013262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悬念迭起的精彩剧情 热播剧《棋魂》、豆瓣8.9分高分网剧《优选的我们》小糖人影视实力操刀,同名影视剧即将上映! 现已授权中文繁体版、日文版、韩文版、泰文版、越文版,全球呈现! 《大唐悬疑录》系列中,每一个故事都将为你复原大唐气象,描绘盛世诡影,解码千年谜题,让你在惊心动魄中了解唐朝的历史掌故、趣闻轶事、文学知识,同时享受无可替代的烧脑快感。 在《大唐悬疑录3:长恨歌密码》中,大诗人白居易根据杨贵妃的秘闻,写就千古名篇《长恨歌》,不想竟引起杀身之祸。各路僧、道、官、匪先后出动,齐齐盯上《长恨歌》中的明文暗码……
内容简介
大诗人白居易根据杨贵妃的秘闻,写就千古名篇《长恨歌》,不想竟引起杀身之祸。僧、道、官、匪先后出动,齐齐盯上《长恨歌》中的明文暗码……大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诗人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游玩。在皇太后族兄王质夫所讲的宫中秘闻的激发下,白居易一气呵成写下千古名篇《长恨歌》。文人陈鸿也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十年后,被贬江州的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听到一名中年歌女弹奏琵琶,惊为神曲,遂写下名篇《琵琶行》相赠。不料此女将随身的紫檀琵琶回赠白居易,向他发出警告后突然投江。不日,大明宫急急传来消息,王质夫下落不明,太常博士陈鸿家中人去楼空。白居易受到什么危险?大明宫中发生了什么?女神探裴玄静陷入玲珑困局。在仔细推敲了一切之后,裴玄静将视线集中到了六十年前马嵬坡下的杨贵妃生死迷案。一时间,潜藏在暗处的僧、道、官、匪尽数出动,明与暗的较量、新与旧的杀戮瞬息上演在大唐帝国的每个角落,《兰亭序密码》和《璇玑图密码》铺垫的大悬念终于轰然引爆……
目录
楔 子/Ⅰ
第一章 仙游去 / 1
第二章 玉龙子 / 75
第三章 长生劫 / 143
第四章 无尽恨 / 210
第五章 雪为证 / 280
摘要
     楔子 一个寻常秋夜。 浔阳江头湓浦口,水平如镜,映出一轮无瑕的圆月。洁白的月光下,漫延于江畔的紫色荻花和火红枫叶也仿佛褪尽了色彩。 忽然一阵微风拂过,荻花随风摇摆,花丛中影影绰绰露出一叶扁舟。舟上的数名黑衣人赶紧压低身子,目光依旧死死地盯在前方不远处的江面上——那里泊着一支小巧精致的画舫。恰在此时,舱房中有人将一扇舷窗推起。窗内透出荧荧如豆的一线烛火,瞬间似流星升起在浩渺水面之上。 整个江心,都被这盏红烛照亮了。 烛光的中央,是一位侍女娇柔的侧影。容貌虽然恍惚,但当她轻抬玉臂时,便有一阵抛珠碎玉般的琵琶曲声从窗内传出,在寂静的江面上流淌开来。 以荻花为掩护的小舟上,首领模样的黑衣人低声道:“准备动手!” 甲板两侧的黑衣人操起船桨,轻轻划动。小舟无声无息地从荻花深处荡出,朝明烛的方向而去。 琵琶曲声却突然停止了,从画舫的后方又冒出一艘船来。双方艄公大声打过招呼,后来的船便稳稳地停在了画舫旁边。原来这船驶来的方向恰好被画舫遮挡,难怪小舟上的黑衣人此前毫无察觉。 “停!”首领猛一挥手。 小舟在荻花丛的边缘再次埋伏下来。因为更靠近了些,画舫上的动静看得越发真切。只见船工在两船间搭上木板,高高挑起数只红灯笼,照着一位青衣文士,经踏板走上画舫。 看他的面容和体态,也有些年纪了。颌下几绺长髯倒还漆黑,梳理得整齐飘逸,神态从容中透着文人特有的聪敏与清高。 小舟上的黑衣首领一愣:“怎么是他?” 青衣文士刚登上画舫,船舱中就有人迎出来,向他款款致意:“白司马。” “娘子!”江州司马白居易微笑还礼,“我答应娘子的诗已作好,今夜特意送来。” 女子的怀中还抱着琵琶,垂首谦道:“妾身微贱,怎敢劳白司马大驾,亲自前来送诗。” “娘子过谦了。其实,白某想的是——”白居易注视着女子道,“如果娘子喜欢这首诗,再为我弹奏一曲便足够了。” 女子闻言,抬起头来。灯笼的光直照在她的脸上,自居易悚然发现,她似乎比自己昨夜所以为的更年长些。五官无疑是娟秀动人的,可以想见当年的她是何等美貌,但如今的的确确韶华已逝。 奇怪?白居易暗自思忖,昨夜女子说过老大色衰的话,不过当时她的脸隐在烛光背后,再加犹抱琵琶半遮面,她的身姿、仪态和言谈,总给白居易一种感觉,此女最多不过半老徐娘的年纪。但此刻看来,她的年龄应该远远大于他先前的估计。 “白司马,请进舱内坐吧。” 自居易回过神来,忙随女子步入船舱。坐定之后,他从怀中取出诗卷,在案上摊开。 “娘子请看。” 她一字一顿地念道:“琵——琶——行。” 白居易的心中一阵悸动。按说他已是名动天下的大诗人,但每次听人吟诵自己的新诗时,仍然无法抑制这份自豪和紧张兼而有之的心情。尤其是今天,不知为什么,当他面对这位被自己所歌咏的琵琶女时,竟然生出一份学生般谦卑的心态来,迫不及待地想得到她的首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随着女子低低的吟诵,昨夜在江上巧遇的情景,又一幕幕地展现在白居易的眼前。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女子停下来,轻轻道了声:“好。” 白居易矜持一笑,后面还有更好的,对此他太有信心了,自己连夜挥就的这首长诗将成为继《长恨歌》之后的又一阕千古绝唱,其中的字字句句必将征服无数人心,当然也包括面前这位神秘的女子。 女子继续念着:“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她念得越来越快,语调中传达出一种无法掩饰的激动,仿佛正有什么东西从她的内心深处觉醒,即将破壳而出。 白居易也跟着心潮澎湃起来。于他,诗作获得欣赏和共鸣并不算意外,但此刻的他却感到兴奋莫名。 女子念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突然朝白居易投来一瞥。这一瞥意味深长又情思缱绻,立刻使自居易忘记了对她年龄的怀疑,竟有些神思恍惚起来。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