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晏子原来这样说
字数: 218.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 姜正成
出版日期: 2012-06-01
商品条码: 978751132445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
¥2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走近晏子的心灵——去感受他的仁爱无边,躬亲示范……晏子是思想的圣者,行动的巨人,后世的尊崇。走近晏子的学说——去品读他的治国良策,忠君为民……晏子是旷世的贤臣,万民的榜样,永恒的丰碑。
目录
第一章以礼治国,以礼救国
——晏子原来这样说治国之道
夫礼者,民之纪也,纪乱则民失。乱纪失民,危道也。礼是立国 之本,治国理民之纪纲。而礼对于一个国家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善于用礼,对内可以礼治国,国泰民安;对外则可御敌之国,秋毫无 犯。打江山靠的是武力,而保江山则不可无礼。在行礼制之时,不可 乱礼,国家的掌舵者更要以身示范,为民标榜。
勇力之立,礼义为重 003
礼崩乐坏,国将不存 007
礼为民纪,失之危道 011
礼之不同,因人而异 015
礼法既立,率先垂范 019
恪守其礼,入人相安023
人若好礼,好礼者至 027
礼折其谋,可以救国 031
礼仪之用,简易为适 035
……
摘要
中国古代的历史也是不断征服和替代的历史,而其中的秦国,虽被称为“虎狼之国”,以勇立国,威震天下,却也是昙花一现,难以长久。
很初立国的秦人,生活于当时天下的西北高原,但那里却是游牧部落(戎族人)的天下,这些马背上的民族极其凶猛,他们经常对秦人进行攻击和屠杀。史书记载,秦人几代先王都战死在疆场,刚刚诞生的秦国血流成河。然而,这个顽强的民族开始在逆境中成长。经过200多年的浴血奋战,秦军有效征服了剽悍的游牧民族,统一了西北高原。秦人曾被中原各国歧视为“牧马贱夫” (秦人原来只是为周王室养马的),与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同列,但不管秦人是否为戎狄,这个自称是狼的后代的民族,在几百年的磨砺中,在性格和风气上已经同戎狄没有什么分别了。
在改革者商鞅的推动下,秦国人在随后的二百年里,几乎所向。它的军队几乎成了天下人的梦魇,秦国更是被东方六国视为虎狼之国。《战国策》中,当时一个谋士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他们胳膊下夹着俘虏、身上挂着人头,追杀逃跑的对手。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领百万兵马征服天下,创立帝号,自称始皇;这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从此历史进入了一个以大一统为标志的时期,也进入了一个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然而,能够完成这项伟大的目标,不只因为秦始皇一人的魄力,而是秦国几代人的奋斗和春秋战国数百年来列国纷争的综合结局,是几代先君过人的奋斗、变革者的加盟,更是秦国尚武精神的强大影响力。
秦始皇统下后,并没有停止征服的脚步。公元前215年,帝国大将蒙恬奉旨北上,率30万秦军与匈奴决战并修筑长城;公元前219年,50万秦军南下并迅速推进到桂林一带。为了能够使得这两项庞大远征行动顺利完成,秦帝国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筑了直道、长城还有灵渠。
但是即便有了方便的运输道路和防御工事,我们仍然会明白秦军的艰难,北方的匈奴人,是马背上的猎手,是天生的军人;而有百万规模的秦军,骑兵的数目只有万余人。在大部分为步兵的情况下,在一年的时间内,将匈奴人击退到大漠深处,其艰难可想而知!岭南之地,林木茂盛,瘴气弥漫、毒虫遍地,顽强的土著人(越人)神出鬼没,四处设伏,偷袭秦军,连当时南征的优选统帅屠雎也被杀死。
帝国很终仅维持了15年。一群戍卒,因不满秦王朝暴政,揭竿而起。起义之风如燎原之火,漫布天下。当起义军直捣咸阳时,早已经没有主力军的秦二世被迫赦免了正在修筑秦始皇陵和阿房宫的几十万刑徒,拼凑起一支大军,抵抗起义军。然而从这段时期到秦王朝有效灭亡,还有一段时间,但当时驻扎在北方的30万部队和南征的50万部队,却迟迟没有回师救援。
不可否认,秦朝开始的反抗之举是为礼义而行的,他们为了免受杀害,此时的将士不畏生死,不惧豪强,可谓勇力。而建立王朝之后,虽然后人评价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然而他当时只知道鱼肉百姓,以野蛮立国,以武力慑人,而不去行礼义于天下,很终难逃灭亡。
公元588年,隋帝国50万大军突破长江,直捣建康,俘获了陈后主,后来在扬州附近转战千余里,平定叛乱。从此,历经“五胡乱华”“南北朝更替”数百年的动荡后,天下又归于一统,这是隋朝的优选荣耀。隋文帝懂得节俭,修礼行义,并珍惜国力,使得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就恢复了应有的强大。然而,灭陈之后,一个来自东北的威胁继而出现。
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自南北朝时出现后,开始兴起,并在隋朝以前,就占据着朝鲜半岛北部和辽东半岛。它的国土虽小,但却不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六七世纪时,已经成为了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地区强国,人口在500万左右,在和中原王朝作战时,一次可调动兵力15万人,优选征兵可达50万人,凭借辽东的险要地势,已接近具备了争夺地区霸权的能力。
为了消灭这个潜在的威胁,隋朝两代君主前仆后继一连发动四次东征,几乎倾尽国力。公元598年,高句丽王率骑兵万余进扰辽西,隋文帝即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汉王杨谅率陆路隋军出山海关,时逢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疫病流行,虽勉强进至辽水,已无力战斗;水路隋军由周罗喉率领,自东莱出海,直趋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于是水陆两军被迫退兵,死者十之八九。
公元611年,隋炀帝以高句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句丽,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到涿郡集中。次年正月,全国应征的士卒全部到达涿郡。全军共计113.38万人,号称200万,统由炀帝亲自指挥。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长达千里,声势浩大,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三月,隋军进至辽水西岸展开。高句丽兵依辽水据守,数日后隋军浮桥接成,依次渡河,歼灭东岸的高句丽军万余人,乘胜进围辽东城,辽东城久攻不下。六月,隋炀帝亲至辽东城督诸军攻城,同时命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等九军共30.5万人,越过高句丽诸城,向鸭绿水挺进,与水军配合攻打平壤。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边打边退,引诱隋军,致隋军疲于奔命,宇文述见将士疲惫已极,且军中粮尽,平壤城又坚固难拔,遂被迫还师。高句丽军乘其后撤,从四面抄击隋军。宇文述等且战且退,至萨水被高句丽军半渡击之,诸军皆溃,退至辽东城时仅余2700人。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水军经海道人大同江,在距平壤60里处击败高句丽军,乘胜以精甲4万攻城,遇伏大败,还者不过数千人。炀帝靠前次征高句丽以惨败告终,上百万人的生命葬送在辽河以东,高句丽得胜后,将数万隋朝士兵的尸体筑成“京观”,用恐怖的手段来威吓隋朝人。
613年,隋炀帝第二次御驾亲自东征。这一次辽东城绝不可能再支持下去,可是杨玄感救了它。杨玄感是杨广夺嫡杀父同党杨素的儿子,这时正在黎阳(河南浚县)督运军粮。他在黎阳叛变,截断杨广的退路。杨广只得放弃辽东,回军迎战,第二次东征也草草结束。杨玄感兵败而死,但他的叛变使杨广展开大规模逮捕处决,促使民变更成燎原之势,不可遏止。
’
狂征高句丽给隋带来了严重的灾难,由于广征丁夫,耗资巨大,加上修运河等工程,严重耽误农事,造成大量壮丁死亡,以致出现“男丁不足,役使妇人”的可怕局面,各地纷纷揭竿而起。早在靠前次东征准备时,因为其规模和程序过于庞大和复杂,已经酿成灾祸。官逼民反的形势,接近成熟,人民纷纷武装抗暴,集结起来,屠杀官员,抢夺富民食粮,天下大乱。到了隋炀帝准备第四次东征时,天下已有三分之二陷于“盗匪”之手。
秦隋两朝的崛起和衰亡,都说明了只崇尚武力,穷兵黩武,而不行道义,终不能长久。晏子曾说,力气大的足以胜其长官,勇气多的足以弑杀君主,但是礼义使他们不能这样做。只有禽兽才以力气强大决定谁当头领。如果违背了礼义,那么不怕死就不是勇敢而是亡命之徒,诛暴避强就不是正义而是欺软怕硬。所以,不管是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必须以礼为重,而后行事。
P3-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