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向往高处的阳光/毕淑敏给青少年的心灵成长书

向往高处的阳光/毕淑敏给青少年的心灵成长书

  • 字数: 14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毕淑敏 著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7020353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8级心灵阶梯——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八个方面(悦纳自身、乐享生活、追求梦想等)深入分析青少年心灵成长需求,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自我认知、自我发展、自我实现;*56篇经典散文——收录毕淑敏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阅读理解、作文的篇目,以及毕淑敏代表作,同时在文章标题下面提炼出文章的“文心”,助力青少年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快速精准阅读;*为青少年量身打造,为青少年带来暖和光——阳光就在更高处。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让我们贮备丰足的力量和充沛的爱,昂然挺立、安然生活。这个世界好看好的地方,就在我们咫尺之遥的指尖。*加入精美插图,环保印刷
内容简介
《向往高处的阳光》是毕淑敏写给青少年的心灵成长书,也是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成功励志读本。本书收录毕淑敏经典、纯美的散文,按照青少年成长的各个方面,如悦纳自身、性格养成、丰富人生、乐享生活、追求梦想、认识世界等分辑,用暖和光带领青少年穿越成长的迷茫,看到更高远、更广阔的人生风景。
作者简介
毕淑敏,有名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被王蒙誉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她的散文倾注着对生命的爱和对这个世界的悲悯。文字真诚质朴,直面人生和心灵的种种困境。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目录
代  序  别给青春留遗憾第一章  我心柔软,却有力量自信第一课002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地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观点,那就是值得钦佩的坚持。我很重要007你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举足轻重,不可替代。我爱我的性别013接受我们的性别,并且热爱它!我眉飞扬020生命大于器官。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外形。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024像小草一样昂然挺立、安然生活。对自己诚实一点027竭力真实,让人生慢慢完美。握紧你的右手030相信自己的力量,将命运紧握在自己手中。第二章  因为有伤,更懂坚强你不能要求没有风暴的海洋034安然接纳生命中的粗纤维。风不能把阳光打败036不要看见暗影,就忘记光明的存在。泥沙俱下地生活038生活泥沙俱下,生命精彩纷呈。无伤不香041精彩多自苦难中着墨,旷世奇才多在悲怆中诞生。我在寻找那片野花052贮备丰足的力量和充沛的爱,在艰难中寻找希望。自拔057挣脱压力的桎梏,破茧成蝶。每天都冒一点险059挑战“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第三章  微凉世界,安暖相依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064放下心防,拥抱世界。让我们彼此善解人意068你的“人意”我要能解,我的“人意”请你也要能解。看着别人的眼睛070让我们做一个襟怀坦荡、心灵像水晶般透明的人。友情,这棵树上只有一个果子,叫做信任073人生一世,消失的是岁月,收获的是朋友。我的支持系统075总有一些人,温暖了我们的人生。谁是你的重要他人078有些人闯进我们的生命中,教会我们成长和成熟。爱的回音壁091在爱中领略被爱,学会爱。第四章  去留无意,宠辱不惊流露你的真表情096痛则大悲,喜则大笑,这是从心底流出的对世界的真情感。第6000次回答102培养爱心,锻炼耐力。总有一天,你会为自己的傲娇买单106大胆向世界发出你的声音,不要在稚嫩的年龄假装深沉。优点零111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且告诉自己:我能行。击碎无所不在的尺114以平常心做人,以进取心做事。节令是一种命令116人生有节令:少年需率真,老年需稳健。造心119以我手塑我心。第五章  自在人生,自在独行珍惜愤怒124愤怒可使我们年轻。纵使在愤怒中猝然倒下,也是一种生命的壮美。紧张127大将不紧张,他们举重若轻、温柔淡定、成竹在胸。忍受快乐131你的付出值得你享受快乐。写下你的忧伤136打开精神的创口,为自己疗伤,你会发现:忧伤没你想象的那么多。切开忧郁的洋葱143有限生存岁月中,挑战忧郁,让生活更自由,更欢愉,更勃勃生气。孤独是一种兽性148自在人生,自在独行。行使拒绝权150拒绝的实质是一种否定性的选择。智慧地勇敢地行使拒绝权。第六章  不负年华,不负梦想生命借记卡156站在死亡的终点回望人生,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闭阖星云之眼161生而为人,总该有点儿理想。你为什么而活着163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人可以优选限度地逼近真实171全力以赴,一切都是优选的安排。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176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人自己决定醒来。机遇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降临的178锤炼你的人格和目标,一手造就自己的好运气。你的身体里,必有一颗成功的种子181成功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难。因为我们不敢做,它才变得难起来。第七章  着意耕耘,自有收获被老师读作文的时候184做“尖子生”,不做高处不胜寒的“尖子生”。做一个“欢喜”的学习者187把学习当成乐趣与习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读书使人优美189读书是最简单的美容之法。人生有三件事不能俭省191在优选的时间里,求知问学,行走人生。教养的证据193繁衍在骨髓里的教养,愿你我都有。精神的三间小屋198求一颗大心,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我的五样203学会断舍离,才能找到生命中的重中之重。第八章  脚下有路,心中有光感动是一种能力210在感动中耳濡目染,逼近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灵魂。常常爱惜213爱惜是薄而透明的温情。青虫之爱215母爱是战胜本能、战胜恐惧的力量。非血之爱221爱一个和你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是对美与永恒的无倦追索。幸福的七种颜色223只要你认真寻找,幸福比比皆是。世界观与观世界228趁年轻,去远方。远行,与好看的世界相遇234这个世界好看好的地方,就在我们咫尺相遥的指尖。
摘要
    自信第一课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地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观点,那就是值得钦佩的坚持。1972年的一天,领导通知我速去乌鲁木齐报到,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在停顿若干年后这一年第一次招生,只分给阿里军分区一个名额,首长经过研究讨论,决定让我去。按理说,我听到这个消息应该喜出望外才是。且不说我能回到平地,吸足充分的氧气,让自己被紫外线晒成棕褐色的脸庞得到“休养生息”,就是从学习的角度讲,“重男轻女”的部队能够把这样宝贵的专享的名额分到我头上,也是天大的恩惠了。但是在记忆中,我似乎对此无动于衷,也许是雪山缺氧把大脑纤维冻得迟钝了。我收拾起自己简单的行李,从雪山走下来,奔赴乌鲁木齐。1969年,我从北京到西藏当兵,那种中心和边陲的,文明和狂野的,优裕和茹毛饮血的,高地和凹地的,温暖和酷寒的,五颜六色和纯白的……一系列剧烈反差,在我的心里搅起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面临死亡咫尺之遥,面对冰雪整整三年,我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天真烂漫的城市女孩,内心已变得如同喜马拉雅山万古不化的寒冰般苍老。我不会为了什么事件突发和变革的急剧而大喜大悲,只会淡然承受。入学后,从基础课讲起,用的是第二军医大学的教材,教员由本校的老师和新疆军区总医院临床各科的主任、新疆医学院的教授担任。记得有一次,考临床病例的诊断和分析,要学员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那是一个不复杂的病案,大致的病情是由病毒引起重度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发烧流涕咳嗽、血象低,还伴有一些阳性体征。我提出方案的时候,除了采用常规的治疗外,还加用了抗生素。讲评的时候,执教的老先生说:“凡是在治疗方案里使用了抗生素的同学都要扣分。因为这是一个病毒感染的病例,抗生素是无效的。如果使用了,一是浪费,二是造成抗药,三是无指征滥用,四是表明医生对自己的诊断不自信,一味追求保险系数……”老先生发了一通火,走了。后来,我找到负责教务的老师,讲了课上的情况,对他说:“我就是在方案中用了抗生素的学员。我认为那位老先生的讲评有不接近的地方,我觉得冤枉。”教务老师说:“讲评的老先生是新疆的医院的内科主任,他的医术在整个新疆是首屈一指的。把这位老先生请来给你们讲课,他是权威,讲得很有道理。你有什么不服的呢?”我说:“我知道老先生很棒。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他提出的这个病例并没有说出就诊所在的地理位置。比如要是在我的部队,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病员出现高烧等一系列症状,明知是病毒感染,一般的抗生素无效,我也要大剂量使用。因为高原气候恶劣,病员的抵抗力大幅度下降,很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如果到了临床上出现明确的感染征象时才开始使用抗生素,那就晚了,来不及了。病员的生命已受到严重威胁……”教务老师沉默不语。最后,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先生,但是,你的分数不能改。”我说:“分数并不重要。您听我讲完了看法,我已知足了。”教室的门开了,校工闪了进来,搬进来一把木椅子摆在讲案旁,且侧放。我们知道,老先生又要来了。也许是年事已高,也许是习惯,总之,老先生讲课的时候是坐着的,而且要侧着坐,面孔永远不面向学生,只是对着有门或有窗的墙壁。不知道他这是积习,还是不屑于面对我们,或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这一次,老先生反常地站着。他满头白发,面容黢黑如铁,身板挺直如笔管。老先生目光如锥,直视大家,音量不大,但在江南口音中运了力道,话语中就有种清晰的硬度了。他说:“听说有人对我的讲评有意见,好像是一个叫毕淑敏的同学。这位同学,你能不能站起来,让我这个当老师的也认识你一下?”我只有站起来。老先生很注意地看了我一眼,说:“好。毕淑敏,我认识你了,你可以坐下了。”说实话,那几秒钟,真把我吓坏了。不过,有什么办法呢?说出的话就像注射到肌肉里的药水一样,你是没办法抠出来的。全班寂静无声。老先生说:“毕淑敏,谢谢你。你是好学生,你讲得很好。你的话里有一部分不是从我这儿学到的,因为我还没有来得及教给你那么多。是的,作为一个好的医生,一定不能全搬书本,一定不能教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在这一点上,你们要记住,无论多么好的老师,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规则都教给你们。我没有去过毕淑敏所在的那个5000米高的阿里,但是我知道缺氧对人的影响。在那种情况下,她主张使用抗生素是接近正确的。我要把她的分数改过来……”我听到教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欢呼。因为写了抗生素治疗的不仅我一个,很多同学都为这一改正而欢欣。老先生紧接着说:“但在全班,我只改毕淑敏一个人的分数。你们有人和她写的一样,还是要被扣分。因为你们没有说出她那番道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你现在再找我说也不管事了,即使你是冤枉的也不能改。因为就算你原来想到了,但对上级医生的错误没敢指出来。对年轻的医生来说,忠诚于病情和病人,比忠实于导师要重要得多。必要的时候,你宁可得罪你的上司,也万万不能得罪你的病人……”这席话掷地有声。事过这么多年,我仍旧能够清晰地记得老先生如锥的目光和舒缓但铿锵有力的语调。平心而论,他出的那道题目是要求给出在常规情形下的治疗方案,而我竟从某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出发,并苛求于他。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不够全面的异议,老先生表现出虚怀若谷的气量和真正医生应有的磊落品格。真的,那个分数对我来说接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此番高屋建瓴的话语中,悟察到了一个优等医生的拳拳之心。我甚至有时想,班上同学应该很感激我的挑战才对。因为没过多长时间,老先生就因为身体的关系不再给我们讲课了。如果不是我无意中创造了这个机会,我和同学们的人生就会残缺一段非常宝贵的教诲。我的三年习医生涯,在我的生命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我从生理上洞察人体,也从精神上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任。我知道了我们的灵魂居住在怎样的一团组织之中,也知道了它们的寿命和局限。如果说在阿里的时候我对生命还是模模糊糊的敬畏,那么,老师的教诲使我确立了这样的观念:一生珍爱自身,并把他人的生命看得如珠似宝,全力保卫这宝贵而脆弱的珍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