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黑色印记

黑色印记

  • 字数: 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法)黛博拉·海薇-贝尔特拉(Deborah Levy-Bertherat)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944233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们被敌人送进集中营,也被朋友送进集中营。”
法国的巴黎有一座大屠杀纪念馆,纪念馆入口处的墙壁上刻满了名字,七万六千个名字,那是“二战”时法国被德国纳粹占领期间,所有被法国移送出境的犹太人的名字。
1999年的秋天,20岁埃莱娜来巴黎上大学,她知道这是人生的转折点,她不知道这更是另一个人重新开始生活的起点。
埃莱娜学的是考古专业,她擅长在纷繁的历史中发现线索:
一个拥有四个名字的神秘人物——
一个名字是H.R.桑德斯,他是埃莱娜男朋友从小崇拜到五体投地的畅销书作家;
一个名字是丹尼尔,埃莱娜的舅爷爷,家族中的另类,每次旅行回来都会给她带纪念品;
一个名字是皮特,穿梭在世界各地,拯救陷于危险中的孩子,无往而不胜的英雄;
一个名字是摩西,他们都是从水里被救起来的,他们的家人都为了救他而抛弃了他。
他们是四个人,也是一个人。
逝去的悲痛历史,不灭的战争阴影,锥心的人性抉择……在多重身份背后,丹尼尔究竟背负着怎样的过去?埃莱娜又能否找到真正的丹尼尔在哪里?
目录
第一部1999年9月—12月
公园历险002
阁楼上的房间006
巨幅地图013
丹尼尔舅爷爷017
卡里诺阿人的愤怒024
杂物间030
披荆斩棘038
《黑色印记》043
一块肥皂050
桑德斯的书房054
海盗眼皮子底下063
敖德萨小巷069
第二部1999年12月—2000年4月
泛舟扬子江078
居永奶奶拆毛衣084
丹尼尔的匕首095
两名逃亡者109
萨姆大叔家的晚餐123
玛拉的神秘明信片130
赤道无风带138
第三部2000年4月—7月
角质手柄放大镜148
LEHAM157
伊斯兰教隐士萨迪·阿尔法·马内167
重返敖德萨街177
尾声 2012年7月16日196
附录:《黑色印记》系列丛书201
致谢 203
摘要
    序 我们是记忆的生灵,由自身及前人的记忆编织而成。《黑色印记》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女考古学家埃莱娜追寻她的舅爷爷丹尼尔神秘的过往,发现他曾是一个“被隐藏的孩子”。何谓“被隐藏的孩子”?对于法国读者,其中含义不言自明,因为他们在学校里学过纳粹占领时期的法国历史。而面对中国读者,我可能有必要交代一下这段黑暗时期的来龙去脉。 占领始于1940年6月,法国投降,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占领了北方的半壁国土。北部(占领区)与南部(自由区)之间的边界称为“分界线”。德国统治下的新体制建立起来,服务于纳粹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反犹太法案纷纷出台:禁止犹太人出入公共场所(公园、电影院、游泳池等),禁止从事某些行业,禁止开店(正是丹尼尔父母所经历的)。自6岁起,犹太人必须在衣服上缝上黄星。 然而,灭顶之灾转眼即至。希特勒计划征服整个欧洲,并消灭全欧洲的犹太人。法国警察充当了此项计划的帮凶。1942年7月16日,发生了有名的“冬赛馆事件”:13000多名在巴黎的犹太人,包括4000名儿童,遭到逮捕,并被押送至冬季自行车赛馆。接着又发生了另外几起逮捕事件。犹太人被关进中转营,规模优选的是位于巴黎北部的德朗西中转营。货运列车将他们从中转营送往集中营或灭绝营,尤其是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里,他们要么被杀身亡,要么被迫劳动,最终死于饥饿和衰竭。 为了免遭被捕的厄运,法国的一些犹太家庭踏上了逃亡之路,在偷运者的帮助下,秘密穿越分界线,千方百计抵达自由区。然而,自1942年11月起,法国南部也落入德国之手。无法逃往国外的犹太人尽力躲藏。他们中有些人被邻居告发,但也有部分法国人甘冒风险,违抗命令,伸出援助之手。特别是孩子,成了团结互助的“抵抗运动”营救的对象,抵抗者构建起一张巨大的秘密网,将他们藏在农庄、寄宿学校和修道院,直到1944年德国战败,法国解放,在此之前他们不得不一直使用假名(犹太姓氏很容易辨识)。“被隐藏的孩子”指的正是他们。 1940—1945年,全欧洲近600万犹太人遭纳粹杀害。在这场被称为“犹太人大屠杀”的浩劫中,犹太人并非专享的受害者,吉卜赛人、同性恋者和残疾人也遭到了迫害与杀戮。 “二战”前,法国有34万犹太人,其中76000人被押往集中营,仅2500人生还,死亡人数众多。然而相比德军占领的其他国家,法国犹太人的死亡率低得多:波兰90%的犹太人遭到杀害,荷兰71%的犹太人被害(《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也在其中)。在法国,尽管纳粹的恐怖主义甚嚣尘上,但因为一部分公民英勇抗命,3/4的犹太人、6/7的犹太儿童幸免于难。此后,这些冒着生命危险救助陌生人的公民,被称为“国际义人”。我写这部小说,首先就是想向这群人致敬。奥弗涅 地区的农民罗什一家收养了小丹尼尔,他们就是这样的平民英雄和义人。我深入挖掘了他们与丹尼尔之间建立情感联结的方式。人究竟能否组建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 我写这部小说也想致敬那些“被隐藏的孩子”。主人公丹尼尔·罗什纯属虚构,但灵感源自贝娅特和塞尔日·克拉斯菲尔德 具有历史意义的记录。同许多孩子一样,丹尼尔在战争末期得知自己是家中专享的幸存者。长大以后,他成了一名成功的作家,是冒险小说《黑色印记》丛书的作者。 在该系列小说的23册书中,主人公每次都会出现在不同的国家,拯救那里的孩子。这是我写作时萦绕在心中的另一个念头:犹太人大屠杀铭刻在世界历史中,与之等同的还有许多其他的种族大屠杀。《黑色印记》丛书列举了海地、南非和西伯利亚等地儿童悲惨的童年,而每一个故事都折射出丹尼尔的影子。他优选的朋友,他的“兄弟”萨迪·阿尔法·马内是塞内加尔黑奴贸易中一名受害者的后裔。童年遭遇暴力和精神创伤的例子在这些地方比比皆是。 最终,埃莱娜是否弄清了谁是真正的丹尼尔·阿彻?谁又是她自己?我想让读者去发现。在此,我只透露一点,她在舅爷爷的书里找到了开启往昔的钥匙。丹尼尔无法讲述自身的故事,转而把亲身经历搬到小说里,用虚构进行艺术加工。他在《黑色印记》中创造了一个充满历险的世界,献给年轻读者。写作不止抚慰伤痛的心灵,还能超越痛苦,并将其转换成创作的能力。 黛博拉·海薇-贝尔特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