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品中国文人.3

品中国文人.3

  • 字数: 28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刘小川
  • 出版日期: 2013-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2148134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推出的《品中国文人》一二卷之后再次推出的第三卷,内容主要是作家选取了一些对我国历史和民族文化传承做出特殊贡献的大号文人,为他们立传,书写他们不凡的人生和与众不同的个人品行。作家历史知识丰富,文学修养上乘,文字舒展,笔墨酣畅。
作者简介
刘小川,1960年生于四川省眉山县。供职于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
主要作品:
论著:《品中国文人》(四卷)《来到汉语中的德国大师》;
长篇小说:《苏东坡》《李煜》《李清照》《王之道》《暧昧》《色醉》《老夫少妻》;
传记:《苏曼殊》《汪精卫》;
散文随笔:《眉山苏轼》《苏轼,叙述一种》。
目录
待补
摘要
    曹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功与过,一千七百多年来人们争论不休,毁誉激烈。曹操又是个文学人物,自己是文学家,诗歌和散文引领着他的时代,并影响后世。由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操成为数百年来家喻户晓的小说角色、戏曲角色。
     曹操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复杂性源于何处?
     先来看他的少年故事。
     曹操字孟德,生于公元155年,他祖父曹腾是个宦官,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对曹操而言,这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羞于对人讲,更担心别人讲。东汉末年的宦官势力大,与外戚(皇后、太后的亲戚)争权,闹得乌烟瘴气,在民间的名声极坏。曹操小时候心里有阴影。如果有人指出他父亲是太监的养子,在姓曹之前姓什么不得而知,又曾被“乞丐携养”……那么,他就会怒目而视,甚至冲上去挥拳厮拼。后来他功成名就了,作《家传》,把曹氏祖宗跟周文王封于曹的儿子扯上干系。
     其实他可能姓夏侯,与武艺超群的夏侯悖、夏侯渊是本家。
     曹操长得个头小,不英俊,和袁绍、袁术这些几代传下来的贵族子弟不能比。可他家里也是有钱有势的,在沛国的谯县(今安徽亳州市),没人敢于公开小视。他能与袁氏兄弟一起玩,说明他有家族的支撑。汉末,门第之风愈甚。
     袁绍高大而白皙,一表人才,曹操瘦小而黑黄,其貌不扬。两人站一处,显露的不仅是个体差异,连祖上的尊卑也捎进来了。曹操为此,暗暗的愤愤不平,但表面上从不声张。当时风气,是既重门第又重相貌。曹操的门第是不能追究的,他家再有钱势也不好炫耀的,曹操的外表在贵族看来乏善可陈,容易叫人联想到他那出身微贱的父亲。凡此种种,带给曹操挥之不去的自卑感。他的整个成长期,几种来自不同方向的自卑心理总是能够落到实处,有时还发生“交互作用”,弄得他郁闷伤心,愤恨切齿,蓄积着将来要喷发的能量。
     阉人,太监,乞丐,遗丑,这类词曹操最不爱听了,一听就脸红筋胀,一副要打架的样子。
     袁绍、袁术这班世家子弟,说话口无遮拦,经常得罪曹操。他们故意说到自己的祖上,从父亲就说到高祖,四世三公,显赫百年。曹操听得直咬牙齿。他不得不与袁绍相反,绝口不提曹姓祖宗。父亲曹嵩是大太监的养子,这几乎天下皆知。而曹嵩对曹操闭口不谈本姓,把心中的阴影原封不动地传给儿子。
     曹嵩的官本不小,后来又花一亿钱买了个太尉的官职,暴露出严重的心理欠缺。
     而曹操的心理欠缺,后来以争霸天下、逐鹿中原的方式加以补偿和超越。
     曹孟德和袁绍比,处处落下风。这使他暗中使劲,寻找机会要占上风。他与袁绍较劲较了几十年,直到发动有名的官渡之战,才把袁绍击败,并看上袁绍美丽的儿媳妇甄氏,跃跃欲试想纳为己有……
     发生在曹操身上的“自卑与超越”的故事,堪称典型。
     曹操这种人,不干大事似乎是说不过去的。他提笔写诗,则通常是好诗。郁闷,压抑,向来是艺术才华的近邻。内心要有风暴,方能孕育词语的起伏跌宕。
     曹操从小板眼儿多,方圆几十里很有些名头。他飞鹰走狗,游荡无度,领导着一群纨绔,吸引着谯县地面上的诸多混混、泼皮、二杆子。他的小名儿叫阿瞒,谯城少年尊称他为“瞒哥”。他有得是钱,出手阔绰,聚众狂饮,呼朋引类。他的叔父观测他一段时间后,认为这小子这么闹下去很危险,便向曹嵩告他的状。曹嵩免不了斥责儿子,骂儿子结交泼皮毫无出息。
     曹操气愤叔父管闲事,却沉下心来,思得一计。
     有一天,曹阿瞒把脸拉歪,作抽搐状,在叔父面前慢慢走过。叔父问他时,他发音模糊说:中、中风了。
     此刻他的五官严重错位,哼哼唧唧,很痛苦的模样。叔父也着急,忙去告知曹嵩。可是等到曹嵩把儿子唤到跟前时,却看见曹操的脸与平时无异。
     曹嵩问:你叔父说你中风,脸扯歪了,怎么又无事?
     曹操答:叔父的话如何信得?他是常和父亲大人开玩笑吧。
     此后,叔父再告曹操的状,曹嵩就不大相信了。
     曹嵩在京城洛阳做官,回谯城的时候有限。曹操乐得每天像个野孩子。他“收拾”叔父不过是小试锋芒。
     游荡无度的少年,脑袋瓜子灵活。
     少年曹操颇似少年刘邦,活动半径大,戏耍花样多,交游的对象形形色色。“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曹操此间领导一帮泼皮二杆子,为日后驾驭一群时代精英打下了某些基础。
     二杆子并不好弄。当然,曹操这个人更不好弄。他也读书写字,弹琴下棋。同纯粹的二杆子相比,曹操生活在别处。他会些拳脚功夫,专门对付贵族子弟,动不动就去找袁绍练对打。可是小个头放倒大块头有些难度,于是他专攻下三路,头手并用,终于将袁绍拱翻在地。阿瞒打了胜仗,总是双手叉腰仰天大笑,然后四处吹嘘;吃了败仗却能寻思,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
     史料说,曹孟德十岁那年,曾于深潭中与蛟龙(鳄鱼)大战并取胜,多半是曹操自己编造的故事。
     曹操是真真假假的曹操,虚虚实实的曹操。如此灵动多变,在天下未乱之时表现为鸡鸣狗盗,而天下大乱,这种以乱制乱的本事将派上大用场。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