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兴创发展

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兴创发展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 作者: 陈元 著
  • 出版日期: 2022-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478623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大学研究院所的写作起点始于清末的大学院和通儒院,着重于 1917 年北京大学创设的文、理、法三科研究所。由于大学研究院所制度历经了几个重要的转折和发展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均大有不同,故本书将大学研究院所分为三个阶段加以论述。第一阶段即 1902 年到 1934 年,此期大学研究院所处于自由发展阶段,并不为政府正式承认;第二阶段则是 1934 年《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的颁布至 1946 年《大学研究所暂行组织规程》的颁布,此期大学研究院所走上规范发展之路;第三阶段则是 1946 年《大学研究所暂行组织规程》颁布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此期是大学研究院所的改革期。此外,由于整个民国时期先后曾设立过研究院所的大学达 33 个,涉及的各类研究院所达 166 个,本书不可能个个论及,阐述时会有针对性地择而论之,主要是依据如下思考和原则:(1) 为能真切反映整个时期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变化,所讨论的大学研究院所尽可能在第一阶段即已成立,并发展贯穿第二、三阶段;(2) 为能比较公私立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差异,所选研究院所尽可能包含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三类不同性质大学的研究院所;(3) 为比较不同学科之间研究院所的异同,所选大学研究院所涵盖了其时的八大学科,即指文科、理科、法科、工科、农科、医科、商科和教育科,其中文科、法科、商科和教育科通称为文类,理科、工科、农科和医科通称为实类;(4) 为比较不同区域内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特征,所选研究院所亦顾及了创设于不同城市大学的选择。
作者简介
余子侠,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华中师大“桂岳卓越教授”、华中师大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创建团队” 教育史暨比较教育教师团队牵头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教授、江苏省黄炎培职教思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中国教育史、中外教育交流史、中国近现代史等。在《历史研究》、《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逾百篇,独撰及合著《山乡社会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教育研究》等专著近十部,主编或合作主编“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中外教育交流研究丛书”、《日本侵华教育全史》、《中国人留学史》、《中国研究生教育史》、《湖北考试史》等大型学术著作及系列,其中《日本侵华教育全史》(四卷本200余万字)由日本国学者译为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多部学术著作获国家级大奖。
目录
导  论 /001 第一章  大学研究院所创设背景及初成 /011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背景及动因    ………………………013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肇始  ……………………………………034 第三节 北京大学研究所的初创  …………………………………043 第二章  大学研究院所制度变迁及成因 /055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制度的初创       ……………………………057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制度的规范      ……………………………062 第三节  大学研究院所制度的改革 ……………………………068 第三章  大学研究院所发展规模与特征 /073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发展的总体规模   …………………………075 第二节  各科研究院所的创建与发展……………………………084 第三节  大学研究院所发展的总体特征     …………………………104 第四节  专业研究院所与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问题  ……………109 第五节  留学教育与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问题……………………116 第四章  大学研究院所管理模式与运行 /123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隶属关系     ……………………………125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组织结构       ………………………………132 第三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人事管理     ………………………………141 第四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经费来源     ………………………………152 第五章 大学研究院所研究生教育与培养 /169 第一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演变  …………………………171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179 第三节  各科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     ………………………………186 第六章 大学研究院所学术交流与合作 /209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  …………………211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221 结 语 /231 主要参考文献 /245 后 记 /25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