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书情书
字数: 68000
装帧: 盒函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德)布克哈德·施皮南(Burkhard Spinnen)
出版日期: 2020-02-01
商品条码: 978720816246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30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5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新书、旧书、美丽的书、破损的书、正确的书、淘来的书、试读本、初版书、公共图书馆、私人藏书、旧书店、书架……“我想在这本书里讲一讲,假如有一天离开了纸质书,我的生活将失去些什么。在讲述中,我既不求全面,也不想挖空心思去搜罗各种新鲜的理由为纸质书做辩护,而宁愿将更多的笔墨奉献给那些和书籍相关的好看妙最平凡的东西。正因为太熟悉,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我们才能意识到它们。”德国作家布克哈特·施皮恩写给天下爱书人的一本小书,一阙献给书的恋歌。
目录
引子
马匹与书籍
书籍漫谈
书之形
新书
旧书
大书和小书
美丽的书
破损的书
缺页的书
被批注的书
书之用
最喜爱的书
正确的书
错误的书
昂贵的书和便宜的书
淘来的书
送礼的书
签名的书
烙上私印的书
被借出的书
遗失的书
被偷窃的书
被遗落的书
被丢弃的书
被查禁的书
被虐待的书
被焚毁的书
书之体
教科书
辞典
试读本
初版书
朗读本
书雕
书之聚
公共图书馆
私人藏书
第一:储备
第二:身份象征
第三:收藏
第四:档案
书店
旧书店
流动书车
书架
跋
摘要
马匹与书籍 十九世纪末,世界各地的大城市还是马车的天下,就像今天的城市里到处都是汽车一样。临街的人家如果家境宽裕,会请人在家门口的路段铺上干草,以减轻车轮和马蹄经过石板路时带来的噪音。1880年的曼哈顿,大约有八万匹马。在上个世纪之交的伦敦,马匹的数量大约是三十万。在同一时期的柏林,仅公共交通和出租业的役马就多达三万匹,另外还有大约一千六百匹马专为柏林邮政服务。 在当时的城市里,马无处不在。每天傍晚,有些马被拉到近郊的马场,还有很多留在城里过夜。视主人与用途的不同,这些留在城里的马有的住在独立的马棚,有的被安置在紧靠住宅楼搭建的马厩里,与居民生活的地盘只有一壁之隔。柏林邮政和博乐奶业之类的运输企业在市中心盖起了几层高的马棚,通过宽阔平缓的楼梯将马牵进各层的马厩。 每天除了供应城里人的食物,还有大批饲料被运进城。1900年,伦敦城里的马每天都要消耗一千二百吨燕麦和两千吨干草。另外,每匹马每天都会产生大约十五公斤粪便,为了处理这些容易滋生病菌的马粪。城市建起了一套专门的回收处理系统。马粪被收集起来用作肥料,也有些被晒干当作燃料。但即使这样,早在1880年代便有人担心,城市迟早有一天将被马粪淹没。另外,每天都有几十匹马死在城里,然后被它们的主人送进屠宰场.再由专门的肉铺加工成食物。当年,马匹便是以这样的方式在城市里一代代繁衍生息。 十九世纪末至“一战”前,在城市的街道上,汽车仍然是稀有物。在乡下,机动车更是难得一见。假如当时有人预言,不久的将来汽车和拖拉机将取代马匹,他一定会遭到众人的反驳甚至是耻笑。人们也许会说,机动车确有这样或那样的优势,但是如果有人认为,人类有一天会因此放弃马匹,那这个人必定是白痴。如今,每当我闭上眼,在脑海中想象十九世纪末的情景时.仿佛都能清楚地听到那些反对的声音:汽车太贵,太危险,也太复杂,而且还总是发出刺耳的噪音和呛人的气味。另外,更重要的理由是,与马匹相比,汽车是一台没有光环、也没有任何神圣感的机器。 我对这些理由深表理解。它们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出自人类最深刻的文化经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根本无法想象没有马该如何生活。千百年来,全世界的人都是在马匹的陪伴下长大的。只有马能够帮助人类,完成人员和货物的长途运输,同时,它也是体力劳动中最重要的帮手。没有马,人类就无法修建教堂、宫殿和桥梁.也无法依靠农业来养活自己。 因此,马匹自古以来便是财富、权力和地位的重要象征。国王请画家为自己绘制肖像时.总喜欢用马作为陪衬。很多贵族和王室的徽章,迄今仍用马作装饰。即使在现代民主国家,马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徽章上,下萨克森和北莱茵一威斯特两州便是例子。有了马的衬托。人不仅会显得更强壮,而且还会变得更优秀,更尊贵。骑士既是骑手,也是贵族。 另外还有战争。马匹一向是军事实力的坚固保障。18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中,制胜的法宝并不是炮火,而是攻势凌厉的骑兵。虽然炮兵的优势当时已显现,但是直到“一战”,许多指挥官依然恪守传统信条,把骑兵视作克敌的利器。后来,这种传统观念变成了一种隐喻,每当文学作品中出现暴力屠杀的场面时,骑在马上的匪徒总是少不了的要素。 但是在今人眼里,十九世纪末大众对马的迷恋和忠诚显得十分可笑,因为这种执着实在没有道理。事实上。十九世纪是“马的最后一个世纪”。乌尔里希·劳尔夫’在同名作品中对此做出了生动的描写,让人读后对那个时代心驰神往。然而在1900年之后,马逐渐淡出了人的视野.从历史节奏看,这一切的发生仿佛只是一瞬。从此,马匹退出了城市、乡村和军队.其功能被汽车、卡车、拖拉机和坦克逐一替代。1938年,德国汽车登记数量已经超过了三百万,今天更是达到了六千万。1950年代,苏联红军解散了最后一支骑兵部队,这是当时全世界仅有的一块活化石。在今天的维也纳,街上偶尔驶过的四轮马车经常被游客当作罕见的古董。当你坐在旅馆房间,突然听到一串清脆的马蹄声从窗外掠过.一定会立刻跑到窗前.然后边看边摇头。 为人拉车、供人役使,原本是马匹为人类做过几千年的事情,可如今每当有人看到一匹马在做这样的事,马上就会想:哇,好刺激!接着又会想:怎么会有这种事?我们当初为何要把人类社会的运转和维系托付给这些娇弱害羞的生灵,难道就因为它们有几分可怜的力气? 在今天的西方世界里,马——这种美丽温顺的动物,这个人类文明离开它便无从立足的生物,最终作为有生命的休闲和运动器材为自己找到了归宿。人们用心饲养它.照顾它,甚至爱上它,特别是那些小女孩和姑娘们,在当年属于男人的马匹世界里,她们往往是受到排斥的对象。面对马这一物种,我们仿佛是要用对极少数个体的善意,来弥补当年对其亿万同类所犯下的罪行:为它们戴上笼头.奴役、压榨和殴打它们,将它们拖入战场,令其受冻挨饿,甚至遭受屠戮。但无论我们怎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