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沙汀文集·第四卷:短篇小说(1931-1944)

沙汀文集·第四卷:短篇小说(1931-1944)

  • 字数: 48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沙汀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541147647
  • 版次: 1
  • 页数: 583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1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沙汀文集》第4卷短篇小说卷,编选了沙汀于20世纪30-40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包括《在其香居茶馆里》《老人》《土饼》《兽道》《在祠堂里》《磁力》等四十余篇,展示了沙汀在抗战时期短篇小说创作的卓著成就。大中取小,小中见大,从大背景中选取小侧面和特定角度,又从一个或一些小的生活侧面透视事物的本质,反映大背景、大主题,这是沙汀这些短篇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作家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写他熟悉的四川农村和小城镇的生活,深刻地反映了抗战前后国统区农村的生活和斗争,艺术上也表现出独特的地方特色。
目录
俄国煤油
风波
――几段乡村生活纪实
莹儿
没有料到的荣誉
恐怖
码头上
撤退
我“做广告的”表兄的信
汉奸
航线

野火
老人
土饼
平平常常的故事

有才叔
上等兵
老太婆

祖父的故事
人物小记
夫卒
一个绅士的快乐
赶路
丁跛公
凶手
某镇纪事
崔太爷
苦难
兽道
在祠堂里
灾区一宿
逃难

为了两升口粮的缘故
代理县长
龚老法团
轮下
干渣
――老C的自传断片
一个人的出身
出征
防空
联保主任的消遣
前夜
磁力
老烟的故事
在其香居茶馆里
艺术干事
小城风波
公道
和合乡的第一场电影
三斗小麦
巡官
一个秋天晚上
模范县长
播种者
没有演出的戏
摘要
    俄国煤油
     想起搬家的事,罗模不禁又气愤愤的了。
     “上海人真讨厌!”
     三日前,当他正细心地把新买来的汽炉子弄燃,蹲在地板上,身子往后扬着,眯细左眼,轻轻地抽打着气的时候,突然,一片女人的尖音从门隙里溜进来。接着,像有人揪着他细黄的头发往上一提似的,折成三叠的身子马上笔直了,偏着颈子听:
     “屋子里……饭……?……”
     他猜想,平日嘴巴哕唆的主人,大约又是在同自己要起好来了,虽是照例的假殷勤,出远门的人,通脱一点总不是坏事。
     “是的,”他一面开着门,笑嘻嘻地说,“只是麻烦得很。”立在门边,低着头,搓手,接着道,“并且……”
     他刚放开胆,往红得刺眼的嘴唇上一瞥,噤住了,眉头和嘴唇往鼻端挪拢着,半张开口,现出莫名其妙的惊突与慌乱。
     这一下,房东太太是直着嗓子叫喊了。她鼓着肥肥的腮巴子,仿佛丈夫底过了办公时间还不回来,应该由这举止失措的汉子负责似的。
     “我说屋子里不能烧饭啊!你这听清爽了么!……”后面几个字就是她自己也不会听得清白。但是,看那红嘴唇动的节奏和样式,他不是傻子,他猜到那是什么话!倒霉,她还骂“猪头三”、“阿木林”呢!
     这样,他从糊涂的深渊里爬起来了!――但马上又堕进另一个深渊。
     “怎么?不能烧饭!”
     “弄污浊了呢!”
     “在我自己屋子里呀!”同时,心里想:“岂有此理!”
     然而结果,房东太太终于贯彻了她“岂有此理”的主张,三日后,罗模不得不满怀不平,默嚷着“岂有此理”,搬进现在的屋子里面来了。
     他现在虽则不但有了烧饭的自由,而且,房租少了两元,这更意外地投合了自己的减缩政策,可是,想起三日前的事,在他,总觉得脸上太没光彩。
     “上海人真讨厌!”他噘着嘴愤愤地说。同时想,出了钱租房子却没有烧饭的自由,真是岂有此理!既是岂有此理,这还不是明显地欺负他人地生疏么?
     “唉,这就是出远门的好处!”
     他两只手往左右一摊,喃喃地叫起来,接着,他很吃力地摇着头,向藤椅的靠背上倒去。忽地,他又立起来,又坐下,那神情的惶惑,像是在躲闪着一种迎面而来的欺侮的袭击,而终于无从避免,又怯弱地预备着逆来顺受似的。
     “唉,蹲在家里不好么?”
     他由痛恨上海人的岂有此理,转而深悔离开乡土的自己之失策了:倒霉!偏偏要出门! ……八字龙门的四合头房屋,大门坊高挂着“岁进士”三个金字的匾。里边有大的厅堂,深的井,曲折的回廊,屋后,是模糊于菜圃与花园之间的大坝子,疏落的竹树围着,下午,皂荚树上的老鸦“放风”,“伏伏”地飞扑,直响到天上去,“伏伏”地……。自然也有厨房!只那一个角落,也比亭子间大呢!谁敢说:“这里不能烧饭!”……烧饭?那是妇人家的事!除了小孩子时代,饿躁了,跑去向老妈子要饭团,谁去?……紫烟,油气……
     “哼!不能烧饭!”
     他又想起离家时的情形了,自己沉默地,顽强地站着,父亲,躺在圈椅上,搔着斑麻色的头,叹气。……颤抖地直起腰骨,摇头,用黄褐的食指在鼻孔上几抹,悲哀地,几乎恳求地,扬着黯淡的眼,说:“娃娃,老子,老子也活不到……”对面,一只阴凄凄的眼睛,挂着大眼泪,贴在一方窗孔上,一方破成三尖角的白纸窗孔……
     “唉,被鬼掀起了呀!”
     他立起来了,用手托着已经消瘦的脸颊,想道:“老人家不是比往些年不如了么?家里房子不比这纸匣样的屋子宽大么?你看,还处处受欺!而且,生活是……”
     “我为什么要出来呢?”上半身伏在书桌上去,痛苦地嚷。
     他提出这样的问题来自苦,现在,已经是第三次了。
     轮船经过武穴的时候,在岸上,许多农夫们,许多着灰色短衣的人,摇着红旗,踮起脚尖乱嚷,接着,是一片枪声……这时,他第一次自问道:“我为什么要出来?”
     第二次是:轮船驶到上海的清晨,他自己提着被盖和一只土制皮箱上岸,正想叫力夫,一个马车夫同一个小客栈的接客跳进来,不由分说地把他拖进马车去,这种野蛮的欢迎几乎把他吓昏了,他自问道:“真是好地方,我为什么要出来呢?”但是,前两回都是愈自问愈糊涂,平常,熟人问起,他总会说:“在家里做什么呢?出去总好些。”可是,这含糊的言辞也接近无用。这一次呢?唉,他的脑袋已经被这倒霉的问题弄涨痛了!并且,这是第三次!这才是第三次!以后……唉!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