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黄格胜与教育 黄格胜艺术教育理论研究

黄格胜与教育 黄格胜艺术教育理论研究

  • 字数: 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冯凤举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301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冯凤举著《黄格胜与教育:黄格胜艺术教育理论研究》分上下两篇,共八章。上篇四章主要论述黄格胜的艺术教育理论,以“格物致知”艺术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实践为中心;下篇四章主要探讨黄格胜的育人理论,以“亲爱精诚”的爱的教育理论的确立与实践为中心。《黄格胜与教育》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作为画家和教育家的黄格胜为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事业进行的可贵探索、形成的有效模式、做出的杰出贡献。《黄格胜与教育》不仅仅是一本研究专著,更像一部人物传记。它是研究,也是记录和呈现,不仅有作者冯凤举的视角,也有其他人的视角(如代序、“延伸阅读”收录的他人文章),更有黄格胜的“现身说法”(如书中引用的《黄格胜课稿辑录》、黄格胜为历届格物致知研究生教学成果展写作的前言、黄格胜的文章以及访谈录等)。作者冯凤举的语言是富有感情的,所引用的“传主”黄格胜的语言是生动的、原汁原味的、富有灵魂的,字里行间,黄格胜的个性和魅力、胸怀与境界、努力与成就跃然纸上。作为画家,黄格胜是自觉自利;作为教育家,黄格胜是觉他利他。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对黄格胜来说,是一个相生相成、同时并进的过程。作为画家,黄格胜功成名就,200米山水长卷《漓江百里图》轰动全国,成为漓江画派的开山之作;38米长山水巨作《壮锦》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被理论界誉为“山野气象与殿堂气象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当代画坛上形成独具一格的“黄家山水”。作为教育家,黄格胜开宗立派,教书育人,桃李遍天下。他创造了一种个人特点鲜明的山水画法和理念,完善了一套独特的山水艺术符号,创造了“山水线描”写生教学和“格物致知”教学模式等,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在担任广西艺术学院院长期间,他践行和推广爱的教育理念,使其影响力从专业的艺术、艺术教育领域,拓展到高等教育的“三全育人”(全身心、全方位、全过程育人)领域。艺术专业是黄格胜的立身之基,黄格胜以其天赋和勤奋几乎做到了很好,这给了他为人处世的浑厚底气;教育是他前进的舞台,也是他前进的不竭动力,这让他的事业更上一层楼。这也正是黄格胜的“提气说”“状态说”“良性循环说”在其身上的生动体现——自觉而觉他,觉他而自觉。“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黄格胜始终关注着时代发展变化,其画作风格也从漓江的秀美过渡到元宝山的壮美(秀美与壮美兼具),不断探索着表现时代精神的题材和意象;他引领着漓江画派成为广西区域文化的亮丽名片,始终关注着脚下的沃土却不故步自封,足迹踏遍神州山水;他持续推动“格物致知”教学展览的举办,使写生即创作、写生即教学成为培养艺术人才的有效模式;他用爱的理念经营艺术、管理学校、教育学生,形成“以爱育爱”的育人理论,铸就了辉煌的人生……
内容简介
《黄格胜与教育:黄格胜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黄格胜先生教育思想来源、形成、特点和内涵进行了多方位的剖析,列举了大量的史料,收集整理了社会不同层次人士对黄格胜先生的评论文章,深入系统地阐述了黄格胜先生的教育思想。书稿故事性很强,寓说理于史料之中,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点,读来亲切有趣。
目录
代序略论黄格胜的艺术教育理论与对中国画学科建设的意义
上篇格物致知——黄格胜的教育理论
第一章格物致知是对道德与知识的双重关切
一、格物致知与正心诚意
二、即物穷理与融会贯通
三、格物致知与知行合一
第二章黄格胜格物致知教育理论的形成
一、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念的嬗变
二、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实践的成效
三、黄格胜艺术教育理论产生的历史根源
四、黄格胜中国画艺术教育理论的内涵
延伸阅读“黄式”教育体系
第三章黄格胜艺术教育理论的实践
一、黄格胜艺术教育的思想主张
延伸阅读教·学体会
二、“格物致知”——黄格胜艺术教育实践
延伸阅读格物致知与格胜智慧
第四章黄格胜艺术教育理论对当代中国画教学的影响
一、提出对景创作写生新理论
二、开创中国山水线描新画种
三、开辟民居山水新题材
四、建立格物致知教学新模式
延伸阅读谈谈体会——从黄格胜山水线描看其创作与教学
下篇亲爱精诚——黄格胜的育人理论
第五章黄格胜爱的教育理念
一、黄格胜爱的教育理念的形成
二、黄格胜爱的教育理念的内容
三、黄格胜爱的教育理念的实践
四、黄格胜爱的教育理念的根源
第六章爱是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爱是教育的原动力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三、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四、人的发展需要爱的教育
五、社会发展需要爱的教育
六、教育发展需要爱的教育
延伸阅读爱心育桃李妙手著丹青
第七章黄格胜爱的教育理念的实践
一、爱的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管理
二、爱的教育理念下的教师管理
三、爱的教育理念下的学生管理
第八章黄格胜艺术教育理论的时代价值
一、格物致知的治学态度
二、儒道合一的艺术追求
三、搜尽奇峰的写生精神
四、以爱育爱的育人理念
延伸阅读大爱铸就的辉煌人生
附录格胜访谈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