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坦克战术 从诺曼底到洛林

坦克战术 从诺曼底到洛林

  • 字数: 33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作者: (加)罗曼·约翰·亚里莫维奇
  • 出版日期: 2023-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39411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1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美国AHF杰出写作奖获得者、加拿大功勋勋章获得者亲撰,从战略、战役法和战术角度,分析总结二战盟军装甲作战理论的演变。 ◆扭转装甲研究只见东线战场苏军与德军的“钢铁碰撞”的单一视角,以二战时期美军、英军、法军与加军装甲兵为主要内容,填补二战时期装甲研究空白。 ◆将诺曼底战役中的各次坦克战进行整合,聚焦于战役机动中不同寻常的细节之处,从骑兵角度回顾战役机动的演进。 ◆摧毁了一些关于盟军、德军和苏联的众所周知的神话,为关于东线装甲战略研究的许多书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集中的比较研究思路。 ◆大量原始文献资料、亲历者回忆和70余幅原始图表,增补140余条专业译注,全面剖析装甲兵装备、战术的发展脉络。
内容简介
本书的前半部分全面介绍了美加两国装甲战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进化和发展,用翔实的史料与缜密的分析,全面剖析美加两国装甲兵装备、战术的发展脉络。本书的后半部分重点着眼于美加两国装甲部队在1944年盟军反攻欧洲大陆后的表现,梳理盟军装甲部队从诺曼底的篱墙到洛林的山林间的血战历程。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亲历者回忆和数据图表,为读者展现了美、加、英、德四方装甲力量在1944年法国战场上的战斗过程与结果。
作者简介
【作者】 (加)罗曼·约翰·亚里莫维奇(Roman Johann Jarymowycz),美国AHF杰出写作奖获得者,前加拿大陆军上校,资深装甲战术教官,于2001年获得加拿大长期服役勋章和加拿大功勋勋章。拥有军事史博士学位,曾在加拿大陆军指挥参谋学院和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任教,为有关加拿大和诺曼底战役的当代军事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译者】 王法,1985年生于辽宁省鞍山市,法学本科毕业,军事研究爱好者。现任职于辽宁省盘锦市司法行政系统。生而平凡,但不甘平庸。出版过《二战盟军牵引式反坦克炮》《双塔奇兵——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技战史》《挡车之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军反坦克战》《屠虎驱豹——英国“萤火虫”中型坦克技战史》《辉煌与泥泞——洛林坦克战》等多本军事历史类图书,在《海陆空天惯性世界》《现代兵器》《世界军事》《飞碟探索》《看电影·周刊》《看电影·午夜场》《环球银幕》等多种杂志上发表过60多篇文章,共逾140万字。军事历史研究的主攻方向为二战时期北非、西线和太平洋战场的陆战,西方盟军的装备、人物与战史。愿以笔为枪,以墨为剑,努力再现那段历史的烽烟,以飨读者。
目录
前言
作者序
引言
第1章1918—1930年,骑兵与机械化
第2章北美洲坦克兵
第3章打造北美洲装甲兵:欧洲的影响
第4章北美洲装甲兵的诞生:美国与加拿大组建装甲兵
第5章打造北美洲装甲集团军:从欧洲与北非吸取的经验教训
第6章盟军在诺曼底的战略攻势:“古德伍德”行动
第7章1944年7月25日,“春天”行动:另一场“眼镜蛇”行动
第8章“眼镜蛇”行动:布拉德利实施战役机动
第9章突破:1944年8月8日,“总计”行动
第10章战略突破:“驯服”行动
第11章执行“恰当任务”的装甲兵:追击作战理论
第12章巴顿的中尉们在洛林:成熟的运动战
第13章“‘虎’死谁手?”:坦克大丑闻
第14章如果由苏军优选统帅部指挥诺曼底战役
第15章结论:盟军战役法
附录1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协约国坦克
附录2欧洲战区的盟军装甲兵部队
附录3M4“谢尔曼”中型坦克
附录4美军与加军装甲兵伤亡情况
附录5各战区盟军坦克损失抽样调查
附录6德军“虎”式重型坦克对盟军坦克的穿甲效能表
附录71944年6月6日—7月10日,对诺曼底地区盟军坦克损失的分析
关于此书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