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域的音乐建构

地域的音乐建构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370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从爱尔兰到波兰,从阿富汗到巴西,无论是古典音乐、民间音乐,还是现代摇滚乐,音乐从来不是单纯的音乐,它在地域、族群、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跟随音乐人类学家的脚步,能够聆听世界各个角落的音乐,发掘更多音乐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本多视角、跨学科的音乐人类学推荐阅读书,9位不同领域的一流学者,9个不同地域的音乐专题研究,涉及音乐、族群、民族、区域、城市、身份认同,媒体、权力、权利、后现代语境,本真性、审美、表演、世界音乐等多重元素。 在音乐人类学家的眼中,音乐绝不单纯是一个艺术门类,它所诞生的土壤和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是审美的,更是社会性的。音乐的社会性在地域、族群、身份认同的建构中有着尤为明显的体现。"
内容简介
《地域的音乐建构》是一本研究音乐的社会性问题的著作,由9位不同领域的学者撰写而成。这些学者对音乐在族群和身份认同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考察,为理解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行为的音乐提供了各种途径。作者们多元的学科研究背景带来了著作多视角、跨学科的学术特色。各章内容跨度极大,包括了自16世纪以来的爱尔兰、土耳其、阿富汗等民族音乐的社会语境变迁,以及肖邦音乐在波兰的政治意义等。本书研究音乐如何在特定地域构成社会身份认同的标志,即通过描绘人们对特定地域的认知、对基于地理场所的自我身份的理解,探讨音乐表演如何构成并彰显社会文化差异(族群性、民族主义、阶级以及社会性别)。各篇文章的中心是,地域和自我的界限如何通过一个个特定社群的音乐而汇集建构起来,或者说,个人、社群、国家如何利用音乐确定甚至改变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和地域的看法。本书问世二十余年来,一直是音乐学、人类学、音乐人类学等领域重要的推荐阅读文献。
作者简介
洛秦,博士、音乐人类学家、音乐史学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浙江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主要从事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化、中国音乐史学理论等研究,出版著作文论及翻译审校译著多种。
目录
译者序
第一章 引论
族群性、身份认同与音乐 / 马丁·斯托克斯(Martin Stokes)
第二章 对凯尔特音乐的思考
马尔科姆·查普曼(Malcolm Chapman)
第三章 音乐在创建阿富汗民族认同中的作用(1923-1973)
约翰·贝利(John Baily)
第四章 国歌
民族作曲家肖邦的个案研究 /兹吉斯瓦夫·马赫(Zdzislaw Mach)
第五章 马库那依玛的音乐
巴西的民族认同与音乐人类学研究 / 苏塞·安娜·雷利(Suzel Ana Reily)
第六章 地域、交流和意义
爱尔兰西部的黑海音乐家 / 马丁·斯托克斯
第七章 身份、地区与“利物浦之声”
莎拉·科恩(Sara Cohen)
第八章 “土地是我们的精髓,永远如此”
澳大利亚原住民的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
菲奥娜·玛格婉(Fiona Magowan)
第九章 卡拉沙歌曲演唱中的个人与集体认同
少数民族飞地中“作乐”的意义 / 彼得·帕克斯(Peter Parkes)
第十章 音乐、文学与礼仪
从卡斯蒂格利昂到奥斯汀对乐器和社会身份认同的描述
海伦·拉·鲁(Hélène La Rue)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