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统史学的求真与致用理念

传统史学的求真与致用理念

  • 字数: 69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汪高鑫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21512009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5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传统史学的历史思维,在学术层面上重视对天人、古今和“成一家言”的思考与探究,在求真层面上追求“求真”与“求道”理念的统一,在致用层面上重视以史为鉴与以史资政。“求真”是传统史学的根本要求,这个“真”包含史实之真与道义之真,表现出二重性思维特点。传统史学的“求道”,主要包含对于纲常伦理道德的维护和王权合法性的神意解说。传统史学的致用,主要包含以史为鉴、彰善瘅恶、将施有政和歌功颂德等方面。秦始皇的历史意识,具有明确的致用性特点,他以历史作借鉴创立了秦朝各项制度,通过刻石颂功与焚书毁史而对历史学进行了政治利用与干预;汉朝史学既重视“实录”,又重视“宣汉”,两种史学思想取向并行不勃,体现了传统史学“求真”与“致用”思想的新发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传统史学的思维特征
一、“究天人之际”的整体思维
二、“通古今之变”的通变思维
三、“成一家之言”的创新思维
四、以史为鉴的鉴戒思维
五、“求真”与“求道”的二重性思维
第二章 传统史学的“求真”理念
一、“求真”是传统史学的根本要求
二、史家素养与传统史学的“求真”
三、传统史学“求真”理念的二重性
第三章 传统史学的“求道”理念
一、对于纲常伦理道德的自觉维护
二、对于王权合法性的神意解说
三、“求道”理念产生的认识、社会与现实根源
四、“求道”理念具有的合理性
第四章 传统史学的经世致用意识
一、以史为鉴的史学忧患意识
二、彰善瘅恶的道德评判意识
三、将施有政的资政自觉意识
四、歌功颂德的服务现实意识
第五章 秦始皇历史意识的致用性特征
一、以历史作借鉴,议定皇朝制度
二、刻石与焚书:政治对历史的利用与干预
第六章 “实录”与“宣汉”:汉代史学思潮的两种取向
一、《史记》的“实录”精神
二、《汉书》的“宣汉”意识
三、传统史学“求真”与“致用”思想的新发展
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