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茅盾全集 第37卷 书信一集

茅盾全集 第37卷 书信一集

  • 字数: 32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黄山书社
  • 作者: 茅盾
  • 出版日期: 2014-03-01
  • 商品条码: 978754613103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56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1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茅盾全集(书信一集37)(精)》收作者茅盾于一九一九至一九二四年、一九二六年、一九二八年、一九三二至一九五八年间所作致亲友及国外人士等书信共四八九件;一九三六年前另有数件已作为“中国文论”,故不再列入本卷。
这些信件,有的据手稿,有的据抄件,有的据曾发表的报刊;《茅盾书简》(一九八四年十月浙江文艺出版社版)、《茅盾书信集》(一九八七年十月百花文艺出版社版及一九八八年三月文化艺术出版社版)三书所收同期书信亦全数辑入。
所有书信,悉按编年形式排列。其中原无书写日期者,均据有关内容或资料查考后补入,并以[]号为记;一时难以查考者则暂付阙如。
各信均曾分别据手稿或原发表件进行校核,并各注明其来源,以便读者查考;部分书信视情保留了原刊(或另作增补)的若干注释。
目录
一九一九年
致郭虞裳(十一月十六日)
致郭虞裳(十一月十八日)
一九二〇年
致傅东华(一月)
致宗白华(四月三十日)
致P.R.(十一月七日)
致黎锦熙(十一月十二日)
一九二一年
致周作人(一月七日)
致李石岑(二月三日)
致《近代法国文学概论》作者(五月二十日)
致勒生等诸君(六月四日)
致寿昌(六月十日)
致周作人(七月五日)
……
摘要
    致戈宝权
     宝权先生:
     接奉廿二日手示及大稿《苏联剧坛近讯》时,适值弟将赴广州校对《文阵》第一期之排样。但先生廿二日信上竟未提起弟于十四日在香港发之飞机信,似乎尚未收到。该信由仲实先生转(同时另有他人之信,亦请他转,同入一信封中),以日子计,先生发廿二日之信时,应该早已寄到了。如果此时尚未收到,请询之仲实先生。香港邮局,极为腐败;航空信由港寄出,弟实在常不放心也。弟于廿四日来广州,现已居留了四天;打算到月底再回香港。《文阵》第一期稿已发齐,弟此来专为校对等事务。印刷局方面材料不齐,工人技术亦不甚高,因此耽误日子,弟虽天天催,亦不见快。大稿已经读过,甚好;弟前在十四寄上之信中曾谓拟待大稿到后编入《文阵》第一期中,后因广州排工技术较差,手脚较慢,不能不早日发稿;故于廿一日即将稿全部发出。此时抽换,自必更多耽误日子,只好将大稿排在第二期了。至于《高尔基博物馆》等二文(即仲实先生与先生谈过,请先生写者),《文阵》亦甚需要,乞即命笔,陆续寄下。《文阵》发稿期不能不早(因排工不能排得快),大约每月一号出版者,在前月十日以前即发稿;第二期是五月一日出版,本月五日即发大部分,十日接近发齐。第二期已有大作《苏联剧坛近讯》,三期稿祈在下月(四月)十日前寄出,至为盼感。十四日寄上之信中,曾言及前次先生托耿济之兄带来之手示及俄译《动摇》,因在振铎兄抽屉里睡了半年多,直至“八一三”后炮火逼迫振铎清理书桌,始发见而交与弟,当时弟尚以为耿济之兄又返了国,新近带来也。此事滑稽,然弟对先生实深抱歉。《文凭》原作者之小传,弟弄一大错,幸承指示,甚感。弟撰那小传,是根据英文译本《文凭》前之《引言》及另一英文书;此时追忆,英文书大概并没有错,乃弟心粗见浅,误以二人为一人也,惭愧之至。《文凭》之出版书店倘印重版时,弟必加以更正。
     十四日信中又曾询及先生身边有无苏联木刻,拟借数幅,印于《文阵》。不知先生行箧中亦有此否?《文阵》第一期中大概没有插图了,因为虽有中国木刻家投来二三张作品,然不甚佳。
     《文阵》可于下月五日在此间印出。原定武汉所售者亦由此间印好寄去,但近闻货运甚为拥挤,恐不能赶在下月十五日前寄到(出版期是定了下月十六日),或者须将纸版飞寄汉口,在汉口另印;此事正由此间生活书店与徐伯昕先生函商中也。但出版后当先飞寄数册与仲实先生,可以早几天看到。先生见了第一期《文阵》后,务请不客气批评。弟在香港,无人可以相商,文字取舍,都凭个人之见,深觉不能妥善,故甚盼各地友人,常赐批评,以免弟如“闭门造车”,常多乖误。
     承示《子夜》已有俄译,并有代序之批评文《茅盾的创作之路》,甚感。弟于俄文,接近无知,不能得读那批评,甚为怅怅。然甚愿知其大意,――特别是对弟有益之指摘;不过暂时大概无法得闻了。俄译弟尚未见过,先生谓当飞函济之兄请他寄一本来,厚意甚感;但弟不能读,得之亦徒供纪念,在此时期,似为不急之务,诸不必专为此事费力。弟所有求于先生者,即俄文长序之重要数点,倘先生尚能记得,乞便中告知,使弟能得教益,则惠我实多也。
     以后惠书或稿请由“香港皇后大道中一七五号立报馆转”或用快邮寄广州永汉北路生活书店转亦可。弟在九龙所住之屋,嫌太小(因为只一间,一家四人住,有时使弟不能工作),天天在觅屋,觅得即迁,故尚不便用为寄信处;至于弥敦道四十九号则为友人之居,平信或航空信可以转,快信或挂号(包括航空挂号),则不能;因香港邮局对于凡有回单之邮件须有铺保盖章,而四十九号则未有也。匆复即颂日祺
     弟雁冰启 三月廿八日
     附一信乞转交仲实、伯昕先生。
     P172-17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