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

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

  • 字数: 2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作者: 波波夫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71655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5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蛰居族”“啃老族”为什么越来越多?青年人为什么越忙越穷?是千禧一代太娇气,还是“996”太残酷?新经济背景下,“工作”是否可以被重新定义?本书内容直击青年人生活痛点,关注青年群体的现实生活与心理健康,引用大量调研报告与研究数据,对与就业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把“工作倦怠”列入《国际疾病分类》,揭示了一个久被遮蔽的问题:近年来,许多青年人对传统意义上的工作越来越没有热情,而这种倦怠感有逐步扩散的趋势。本书聚焦于“倦怠”,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报告与研究数据,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经济条件、社会背景、心理因素等,进而对全球范围内存在的各类青年就业问题进行考察,并对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进行探讨:新经济背景下,“工作”被重新定义,工作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否能有效解决倦怠等就业问题?
作者简介
波波夫,《中国新闻周刊》原主笔,关注被科技改变的世界,相信人性光辉的绵长。 微信公众号:波波夫同学 微博、豆瓣、知乎:@波波夫 电子邮箱:bulangzhou@126.com
目录
前言 我们并非孤独地倦怠
第1章 迷失:不工作的一代
“窃·格瓦拉”:“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的背后
“三和大神”:“没有人一开始就是大神”
韩国“尼特族”:灰尘一样的人生
日本“蛰居族”:永不结束的青春期
朝阳蒙尘,青年脱轨的危险
“垮掉的一代”也能站起来
第2章 怪圈:越年轻越穷,越忙越穷
青贫:从房车蜗居到债务大山
更迭:消失的工作和全新的工作
穷忙,勤奋的悖论
“两怕”:不平等与阶层固化
第3章 闪辞:千禧一代的工作与心灵
职场新人用脚投票
快进人生的必然
别了,铁饭碗
一毕业未必就工作
别让间隔年变味
象牙塔失衡
第4章 倦怠:职场隐形杀手
八小时里被忽略的和被压抑的
都是压力惹的祸?
干禧一代,更易倦怠的一代
永远在线,温柔的数字化杀手
坠入深渊,从倦怠、抑郁到自杀
走出迷城
第5章 反抗与陷阱:青年社畜大逃杀
“996”:数字时代的奴隶制?
零工经济:新型雇佣关系的坍塌
共享员工:共享经济的余晖
斜杠青年,不得已的跨界
居家办公,看上去很美
数字游民的理想与现实
逃离朝九晚五,一个美国青年的乌托邦试验
第6章 未来:新技术和新青年共同塑造的明天
办公室还有未来吗?
人工智能:工作的朋友还是敌人?
消失的边界:数字时代的工作、生活与身份
在不确定的世界,稳住自己
摘要
     “窃·格瓦拉”:“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的背后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早上一睁眼,想起接下来又是“住所一单位两点一线”的一天,“起床气”就莫名地升腾而起,但你又不得不拖着沉重的肉身,重复着惯性的动作,过着和昨天差不多的又一天。但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对工作极为看轻,工作只是为了大力度优惠限度地生活,而非人生的重心所在。 都是淡定惹的热度 2020年4月的一天,人称“窃·格瓦拉”的周某刑满释放,监狱铁窗之外,迎接他的是传言中的网红经纪公司开出的价值数百万合同,以及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和网络流量的狂欢。 广西南宁电视台在五年前播出的一则社会新闻,改变了这个青年的命运,当时他因偷窃电瓶车被抓获。大部分盗贼面对镜头都会忏悔,而周某,尽管一只手还被铐在铁窗上,但他依然表情自若地对着记者侃侃而谈。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做生意又不会做,‘偷’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对于看守所,常人避之不及,而他觉得,“在看守所里面的感觉比家里面好多了”。在老家,他没有朋友,没有可以说话的人;在看守所,扑面而来的是形形色色的人生,以及他从前闻所未闻的说话方式,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迟到的构建朋友圈的机会。 从2001年起,周某自称在南宁偷了不下一千辆车,在看守所已经是“三进三出”。这段新闻拍摄的是他最近一次入狱。2015年8月14日,他跟团伙在南宁兴宁区偷走5辆电动车。经过鉴定被盗电动车总价值10652元。加上因为和车主打了一架,由此偷盗变抢劫性质。后被法院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4年零6个月,执行日期为2015年10月19日至2020年4月18日。 作为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惯犯,周某下手之前也有一套明确的标准,“低于一千块的车都不要”。这显然不是“盗亦有道”的21世纪版本,但经过电视语言的呈现和转化,足够戏谑和反讽。周某出狱前后的几天,从衡量网络搜索热度的百度指数上看,流量对他的关注达到了一个新高潮。 从一开始,周某身上就闪烁着吸引流量的特质,又因他的胡须和发型酷似古巴革命领导人切·格瓦拉那张有名的头像照片,这也为他日后暴得“窃·格瓦拉”大名埋下伏笔。这条新闻播出时,传播范围尚小,窃·格瓦拉真正爆红,还是缘于之后被互联网流量加持。 青年草根图腾 在窃·格瓦拉入狱快一年后,一句“这辈子不可能打工”吹响了网络“废柴”集结号。 那段电视新闻先是被网友剪辑成鬼畜视频在哔哩哔哩(B站)上线,不但丰富了鬼畜恶搞视频的品类,也让尚在狱中的窃’格瓦拉完成了从素人到红人的“出圈”。作为新兴的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不但把弹幕培育成了一种全新的评论载体,同时也推动着网络亚文化部落里的议题设置。 但窃·格瓦拉的影响范围很快超出B站二次元用户,随后如旋风般征服了百度“戒赌吧”千万成员。相比二次元,“戒赌吧”里那些失魂落魄的赌徒,更容易把窃·格瓦拉的“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的话当作自嗨的精神稻草,并最终点燃流量的烈焰。 “戒赌吧”一度是1400万赌徒的“圣地”,初衷是希望设立一个能够让赌徒自我反省、互相勉励的平台,并打出“不赌为赢”口号。后来该贴吧人气越来越旺,大量校园贷中介、非正规校园贷也随之涌入,搜寻潜在客户。一些原本已经戒赌的人,在网贷的诱惑下重新走上赌场。 2018年世界杯期间,“戒赌吧”再次成为赌球的聚集地,因大量网友举报,2018年6月29日,百度贴吧宣布封禁“戒赌吧”。但此时,窃·格瓦拉已经被戏称为“戒赌吧”的精神偶像,他的头像甚至被人印在T恤衫上在网上销售,被当作青年文化的另类图腾。 P9-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