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第一军规

第一军规

  • 字数: 1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曾散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561205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文本的流畅性。本书以流畅生动的语言将第一军规诞生前前后后的诸多历史细节和故事娓娓道来,在作者富有画面感的语言中会深刻感受到何为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军民团结的坚韧纽带、无往不胜的力量源泉。 细节的丰富性。全书以时间为轴,将第一军规诞生的历史过程穿插在历史事件中,呈现了大量历史细节,将这些看似碎片化的历史片段以时间为线串联起来,将与之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都呈现其中,完整讲述了“第一军规”的前世今生。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报告文学的方式讲述“第一军规”的形成始末,记录我军由弱到强发展壮大的光辉历史,书写军民团结患难与共的鱼水情深,也是一部人民军队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浩荡史诗。
作者简介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湖南报告文学》杂志副主编
目录
引 子 千里来寻故地 千里来寻故地 / 002 第一章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沙田来了一支兵 / 006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 028 南昌起义 / 039 朱毛会师 / 045 留下来当红军 / 057 党指挥枪 / 065 第二章 军民团结如一人 军民团结如一人 / 074 民族情 / 094 一切行动听指挥 / 104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 107 延安的枪声 / 113 第三章 团结一切力量 第二次国共合作 / 122 投诚反正 / 125 八路军中的日本兵 / 130 团结一切力量 / 138 临时“母亲” / 146 第四章 永恒的星光 第一军规 / 160 红色经典第一歌 / 165 大别山里的“约法三章” / 170 三大战役 / 177 进京赶考 / 183 制度建设的“双璧” / 207 永恒的星光 / 213 尾 声 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 / 220 后 记 / 223
摘要
    千里来寻故地
     滔滔赣江,巍巍井冈;岁月苍茫,世事沧桑。
     参天古木隐映下的井冈山山道,一个高大伟岸的身影由远及近,他微笑着漫步在崎岖的山道上,任凭思绪在回忆和现实的时光中穿梭。那些阴晦艰苦的日子,仿佛天边远去的雾霭,而近在眼前的一切又是那么明亮美好。今昔对比,他感慨万千,顿时灵感飘飞,过往的战火烽烟和当下的安详太平都化作美妙的词句: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这首名叫《念奴娇?井冈山》的词雄浑大气,豪放不羁,“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它的作者便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早就想重上井冈山,但因日理万机,一直无法成行。1965年5月22日至29日,实现了“千里来寻故地,,的心愿,心中极为舒畅。井冈山真不愧是南天奇岳,从黄洋界上,他看到一片广袤山峦,古木参天,葱葱郁郁。眼下所见许多新建筑,还有勉励后人的革命纪念亭台,加上一望无际的绿色森林和云雾缭绕的山谷,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景,告诉人们大自然尚有如此巨大的沧桑之变,人类社会难道还不发生巨变吗?然而天渊翻覆多不容易,往日风起云涌的斗争此刻在脑际浮现。作为诗人的,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诗性勃发,他忆往昔、抒豪情,写下这海阔心胸,写下这浩然情愫。
     重上井冈山的前一天,途经茶陵,住在茶陵县委办公楼。那天晚上,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陪同散步,看到祥和的茶陵县城,感慨地说:“当年,我们连茶陵也守不住,什么原因呢?因为部队没有纪律。我们不能像国民党光是向老百姓要东西,我们应该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老百姓搞生产,用百分之十的时间征粮。”
     张平化紧接着追问了一句:“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在什么地方颁布的?”
     脱口而出:“是在沙田稻田里土岗子上讲的。”
     六年后的8月27日又来到长沙,8月30日,召见了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党政军主要负责人,谈话中再次讲到《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于桂东沙田。
     确实记得很牢。
     他不能不记得牢啊!
     他深知纪律是军队的命脉,是统一意志、规范行动、凝聚力量的重要保证。没有铁的纪律,再庞大的武装力量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再正确的决心意图也不易接近实现,再精良的武器装备也难以发挥作用。没有纪律作保证的部队,连一个小小的茶陵县城都守不住,日后何以能掌管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