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革命者

革命者

  • 字数: 31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何建明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321796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2020年“中国好书” 用文学谱写的英雄诗篇,用初心垒起的精神丰碑 用热血浇灌的生命绝唱,用信仰镌刻的忠诚经典
内容简介
《革命者》是一部献给革命先烈的正气歌,一部高扬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为民族和国家构筑前进灵魂、注入精神动力的报告文学精品。英烈们的信仰至上、慨然担当、舍身为民、矢志兴邦,就是共产党人伟大精神的具体展现。作家酝酿多年,踏访数地,全书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内容鲜活、生动感人,催人奋进、引人向上,具有很强的文学感染力和可读性。扎实、丰富、独特的史料也使得本书兼具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何建明,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物,博士生导师。 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五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次获得“徐迟报告文学奖”。代表作有《爆炸现场》《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国家》《忠诚与背叛》《部长与国家》《生命第一》《为了弱者的尊严》《我的天堂》《根本利益》《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等。
目录
序:“十一”的歌者
第一章:中国城市街头的第一滴血
第二章:南京路上的街头烽火
第三章:“上大”——为何是一座革命熔炉
第四章:1927,用共产党人的血染红的那个年份……
第五章:职务越高,牺牲的概率越大;他们义无反顾
第六章:敌人诡计,叛徒,“路线”错误:腥风血雨的日子
第七章:革命者只求生命之花的美丽绽放
第八章:青春:你轻轻地来此,匆匆地远去……
第九章:“爱人”,是你用鲜血和生命所编织出的玫瑰
第十章:家书、遗书和最后的呐喊,犹如“永不消逝的电波”,照耀着今天与未来……
摘要
     是谁挥洒了千顷鲜红的血涛,把这世界的腥脏涤净?是谁燃烧了万丈炳灼的心火,把人类的罪恶毁烬! 我为正义而牺牲的朋友哟,我祝你光荣的死,成为猛烈的导火线,使革命的炸弹早日在赤日光中飞进! 上面这首诗的作者叫郭伯和,他的名字我们非常陌生,即使在上海龙华革命烈士纪念馆里,也只有非常仔细地找才可能找到他的一些简单介绍。而我知道,像这样的革命烈士,如果不是无意间发现了他的一首诗,也许谁也不会记得他的名字。 上海的龙华和南京的雨花台两座革命烈士纪念馆里展示了约3000位先烈的事迹,然而我们熟知的可能只有几十人而已……而这部《革命者》的书中,也仅仅能唤出百多人的名字啊! 郭伯和的这首激愤的诗是为他的一个叫“黄仁”的同学而作。黄仁是我在烈士纪念馆所看到的第一位牺牲在上海的年轻共产党员。黄仁牺牲时仅20岁。1924年10月,上海商界、学界等团体为纪念辛亥革命13周年举行集会,他被一群国民党右派事先雇佣的流氓从七尺高台上推下并暴打……在送往医院之后,瞿秋白等闻讯也赶到医院,然而医生也没能留住这位年轻的革命者的生命。 黄仁的追悼大会由陈望道先生主持,恽代英、瞿秋白、何秉彝等纷纷上台发表演说,痛斥反动派的罪恶行径。与这几位人们非常熟悉的共产党早期革命青年领袖相比,现在几乎无人知道郭伯和的名字。但在1924年前后,郭伯和也是赫赫有名的革命者,是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大会的主席。郭伯和比他的同学、好友黄仁大4岁,四川南溪人,其父是前清秀才,家庭也算富贵。郭伯和从小同情苦难民众,看不惯旧社会的黑暗势力,16岁时,他就在悼念蔡锷将军的大会上慷慨激昂地痛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中国的压迫。1922年,郭伯和怀着救国之心,到上海求学、求真理,这时常听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等人的课,并与进步的同学黄仁、刘华、李硕勋等成为好友,发起组织了平民世界学社,创办了进步杂志《平民世界》。由于郭伯和的进步思想和对学生工作的全身心投入,不久他就被推选为学校的学生会主席。黄仁被暴打致死的集会,郭伯和就是召集人和主持人。当特务袭击时,他也是挨打并受伤的15人中的一个,并且被野蛮地关进了囚室。当郭伯和被释放后,得知同学、好友黄仁牺牲的噩耗,立即发动学生起来斗争,并亲自起草通电全国学联的文稿。郭伯和对着黄仁的遗体,悲恸与愤怒地发誓—— 我将为你高呼而狂号, 我将为你哀则悲啼, 我将为你完成你未完成的革命工作, 我们从此更热烈更奋勉, 我们要大家站在革命的前线, 先我们而死的黄仁同志啊, 请你给我们些刺戟, 我们踏着你的血迹上前! 这就是革命者的声音!这就是那个时代革命者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不到三年,1927年6月26日,担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的郭伯和,与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及黄竞西等人在上海虹口区山阴路恒丰里104号楼上被反动派逮捕,数日后被敌人枪杀于上海,时年27岁。 郭伯和的牺牲,时值“大革命”失败之后的1927年,那一年像他这样牺牲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多达几万人! 我们来说黄仁的牺牲。他是第一位在上海街头被打死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青年党员,所以立即引发了全上海甚至全国的激愤。在当时广大青年和民众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五四运动旗手陈独秀,立即站出来发表文章,抨击反革命暴行。上海的各种进步报刊也随即就黄仁之死发表文章,谴责反动派流氓分子的罪行。全国学联和上海高校还向全国通电。一时间,“黄仁惨案”震动全社会。正如《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所说:“对于黄仁烈士的死,在青年中间唤起了极大悲愤。这一波浪现在正扩大他的圈子,要把革命的呼声。直传到广大青年和全社会最落后的每个角落去……” “黄仁惨案”发生两个多月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从1921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党员人数由最初的50多人到此时的994人,这中间,正如《觉悟》所言,青年学生黄仁的牺牲,唤醒了无数进步的青年和知识分子们投身到中国其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洪流之中。而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作为工人与学生最聚集的地方,参加中国共,产党和革命队伍的人数自然也比任何一个地方要多。到了党的四大召开之时,上海已经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革命的暴风骤雨正在这座东方优选的城市里孕育…… 这与当时国内外的历史潮流不无关系,当然更与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座城市里的诞生和崛起有着直接关联。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