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史不忍细看(增补修订版)

历史不忍细看(增补修订版)

  • 字数: 28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赵越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220115554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27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畅销30万册的《历史不忍细看(精编版)》的基础上增补修订,内容更丰富,论据更严谨。本书汇集大量被人遗忘、误读的历史资料,去伪存真、去芜存菁,扫去历史的烟尘,点亮真实的色彩。从权位斗争到文人私密,从宫闱秘史到市井轶事,重重迷雾用通俗轻松的讲解一一拨开,流传多年的误解用生动风趣的说明纠正,将那色彩纷呈的悠悠岁月一一展现,将那不能说的秘闻趣事一一袒露。多少年的旖旎与荒唐、残酷与深沉、哀怨与痴狂、压抑与放荡,集结成一部史,酝酿成一部书,呈送君前。
目录
第一章 权位之争,历代王朝的开场大戏
周公为何没有取代周成王 / 002
“秦晋之好”是为了战争 / 003
巫蛊夺命,谁之错 / 004
杀光百名侄子的冷血皇帝 / 006
玄武门之变是被逼政变,还是野心篡位 / 008
唐宣宗装疯卖傻,不容易 / 009
“金匮之盟”,杜太后难道有超能力 / 010
夺皇位,宋孝宗只用了十个女人 / 012
朱元璋杀刘伯温,原因不复杂 / 014
朱棣人生的优选秘密 / 015
知识分子的悲剧:救得了国家,救不了自己 / 016
没背景的努尔哈赤靠什么逆袭 / 018
多尔衮生前不称帝,死后却谋逆 / 019
康熙选中乾隆的历史真相 / 021
慈禧为何不废掉光绪帝 / 022
能干的奕,无为的咸丰 / 024
杨秀清“逼封万岁”是真是假 / 025
第二章 皇帝的秘密,一个比一个奇葩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私生子 / 030
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真实原因 / 033
司马炎传位“傻儿子”,竟是出于同理心 / 034
北魏开国皇帝是否是精神病 / 035
总有皇帝想弃位出家 / 036
皇帝“惧内”,也很怂 / 038
李渊起兵反隋多亏了儿子 / 040
唐玄宗为何不愿立皇后 / 041
唐朝望族为什么誓不娶公主 / 042
万历20年不上朝都在干什么 / 044
崇祯为何死也不南迁 / 045
爱新觉罗氏为什么避忌叶赫那拉氏 / 047
孝庄选择不与皇太极合葬 / 048
嘉庆扳倒和珅的真正目的 / 049
只有嘉庆帝厌恶“如意” / 050
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道光帝 / 052
清末三帝为什么连续无子 / 053
中国古代的皇帝如何攒“私房钱” / 055
古代皇帝供养三千佳丽一年要花多少钱 / 056
第三章 官场上的较量,玩的就是谋略
苏武被扣匈奴,因为他知道了不该知道的 / 060
刘备的人生梦想是称帝 / 061
以不孝、谋反之罪被处死的孔融 / 063
房玄龄为什么能稳居相位20年 / 064
“事四朝,相六帝”,冯道的套路是什么 / 066
司马光为何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 / 067
宋太祖誓不杀大臣和言官的原因何在 / 069
逃回家的妹妹被皇帝哥哥处死 / 069
诛杀功臣,开国皇帝做得对还是错 / 071
朱元璋的自尊心很脆弱 / 073
将孟子逐出孔庙,朱元璋怎么想的 / 075
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 076
万历为什么包庇谋杀太子的宠妃 / 078
离奇“红丸案”背后的阴谋 / 079
明末“移宫案”真相披露 / 081
康熙建避暑山庄的真实目的 / 082
为何顾命大臣常被新皇杀掉 / 083
清朝拒绝外国使节驻京的真实原因 / 085
第四章 文人最后的私密,生猛有料
揭露蔺相如的真正面目 / 088
魏晋名士,真正地痛并快乐着 / 089
尉迟敬德竟有大智慧 / 091
唐太宗亲手砸毁了魏征墓 / 092
“梨园领袖”当属唐玄宗 / 094
白居易晚年沉迷声色 / 095
唐代诗人“追星”很疯狂 / 097
李商隐成牛李党争牺牲品 / 099
为何君子、小人都不喜欢寇准 / 100
欧阳修也干过污蔑良将之事 / 101
欧阳修也写“艳词” / 103
王安石与苏轼的“爱与恨” / 104
陆游与唐婉到底是不是表兄妹 / 106
大儒朱熹曾严刑拷打军妓 / 107
犯颜直谏的海瑞靠什么平安无事 / 109
曹雪芹祖父的真实身份 / 110
刘墉怎么可能是“罗锅”身材 / 112
曾国藩为何放弃称王 / 113
第五章 纵横天下的牛人们,连死也充满阴谋
一代霸主,被小人饿死 / 116
秦始皇突然死亡的历史真相 / 117
宋徽宗“北狩”的凄惨结局 / 118
建文帝究竟有没有死在靖难之役中 / 119
霍去病英年早逝是谁之过 / 121
专宠后宫的赵飞燕姐妹为何双双自尽 / 123
蔡伦竟是自杀 / 125
骆宾王也造反,但没成功 / 126
司马昭处死嵇康,内幕不简单 / 128
黄巢,你是自杀还是他杀 / 129
“诛十族”,朱棣的残忍 / 131
当袁崇焕遇上崇祯 / 133
杨贵妃死得没那么浪漫 / 135
柳如是自缢的真实原因 / 136
名妓陈圆圆魂归何处 / 137
第六章 除了胜败,战争还有许多迷之细节
武王伐纣,日子不确定 / 140
秦始皇的兵工业太优选了 / 141
井陉之战,多亏背水之军 / 143
王莽真有巨毋霸相助 / 144
关羽败走麦城,刘备诸葛亮为何不救 / 146
淝水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吗 / 148
真悲催,三征高丽无功而返 / 150
迅猛的瓦岗军为何灭不了隋 / 151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罢兵 / 153
养不起战马的北宋 / 155
辽将萧达凛死得很意外 / 156
如何训练出这样的蒙古骑兵 / 158
被“豆腐渣工程”害惨的忽必烈 / 159
抗倭英雄怎奈被历史遗忘 / 161
为了招降祖大寿,皇太极接受背叛 / 162
对内压制火器发展,对外便要挨打受辱 / 163
冷兵器战胜热兵器的奇迹 / 164
中原王朝为什么总喜欢用和亲政策 / 166
第七章 爱恨情仇,他们的绯闻很传奇
“淫女”文姜的真实形象 / 170
因为一个男人,丢了王朝 / 171
秦始皇终身未立后,因为有心理阴影 / 173
一个刘解忧,顶上十万兵 / 175
赵飞燕“轻”松打败班婕妤 / 176
这样的红颜怎能不祸国 / 177
上官婉儿为何甘心侍奉灭族仇人武则天 / 179
帝王们也玩跨国恋 / 180
一代才女为谁终身不嫁 / 182
宋徽宗与李师师的惊世之恋 / 183
永乐大帝失败的求婚史 / 184
当朝公主竟被无赖骗婚 / 185
戚继光为何遭到发妻“休弃” / 187
崇祯皇帝看不上陈圆圆 / 188
蒲松龄恋上朋友小妾,是真是假 / 190
光绪大婚不肯入洞房 / 191
皇帝的妃子要离婚 / 192
第八章 被误读的历史新证,刷新你的认知
华歆真的是利欲熏心之人吗 / 196
建成太子是无能之辈吗 / 197
“潘仁美”的历史原型 / 198
收复台湾的施琅是叛将还是忠臣 / 200
柳下惠并未“坐怀不乱” / 201
武松没有上过梁山 / 203
岳母从未刺字 / 204
倭寇主要是中国人 / 206
董鄂妃不是董小宛 / 207
建宁公主其实是康熙的姑姑 / 208
康熙不可能爱苏麻喇姑 / 209
华佗到底是不是中国人 / 211
谁是第一个到西天取经的僧人 / 212
明朝“隆庆开海”的真正目的 / 214
“公主坟”葬的是哪位公主 / 215
揭秘北洋海军的工资 / 217
第九章 不离奇的市井轶闻,不足以留后世
古人是如何买卖房子的 / 222
古代酒店特殊服务知多少 / 224
管仲为何被妓女奉为“祖师爷” / 227
晋朝人斗富的历史真相 / 229
古代女子劝阻丈夫出轨的高招 / 230
古代出家要求哪些资质 / 232
古代官员为何虚报年龄 / 234
唐代楼市崩盘的真正原因在哪里 / 236
唐代人离婚的程序揭秘 / 237
“老公”“老婆”之称源自何处 / 239
《清明上河图》的曲折经历 / 240
宋朝流行大龄青年的原因是什么 / 241
古代考生高超作弊技能大揭露 / 242
古代“丐帮帮主”的真实生活 / 244
中国古代的“身份证”是什么样的 / 245
麻将是郑和发明的吗 / 247
北京城缺失一角的真实原因 / 248
第十章 解不开的古物迷踪是历史的宣言
中山王墓为何存在大量鲜虞族珍宝 / 252
曾国国君墓建在随国的真相揭秘 / 253
究竟是谁拿了秦始皇的传国玉玺 / 255
塞外彩色陶罐来自何方 / 256
汉代帝王为什么要穿金缕玉衣下葬 / 257
汉代灯具如何体现环保意识 / 259
丹丹乌里克古壁画揭秘千年前于阗生活 / 260
乾陵为何坚固到四十万人都挖不动 / 262
敦煌莫高窟为什么选址荒漠中的鸣沙山 / 264
揭秘南宋沉船“南海一号”的重重迷雾 / 265
西夏王陵为何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 267
护珠斜塔不倒的玄机何在 / 268
武夷山千年悬棺如何“悬”上绝壁 / 270
小雁塔为何乍分乍合 / 272
北京猿人化石究竟下落如何 / 273
摘要
    | 周公为何没有取代周成王 | 说起周公,似乎总与“解梦”纠缠不清。然而周公生平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执政六年后还政于成王,实现权力的和平过渡。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危难过后便毅然归政,周公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受万代称颂,同时也引发了后人对其归政之举的质疑。 有人指出,《荀子·儒效》和《淮南子·汜论训》中都说周公手握大权。《礼记·明堂位》和《韩诗外传》卷三也有记载周公“践天子之位”。《尚书·大传》也明确指出,周公身居要位,管理着天下大事。又有人考证说,《尚书·大诰》中出现的“王”,把周文王称为“宁王”,也称作“宁考”。而“考”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所以这个“王”应是周公。 《尚书·康诰》中也有记载:“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周公的弟弟康叔,名“封”,《康诰》中的“王”称康叔为“弟”,显然这个“王”也是周公。如此说来,周公的确自称为“王”。根据以上证据,便有人认为,周公在武王去世而成王年纪尚幼之时,便有谋权的意图。之后以“王”之名义,行“王”之权力,虽说东征西讨、治国安邦功不可没,但也不能掩盖其意欲以权夺位的野心。至于周公最后没有取成王而代之,实乃应变形势的无奈之举。因为遭到当时地位举足轻重的召公、太公的怀疑,而成王也对周公起了疑心,并且周公的两个兄弟管叔鲜、蔡叔度又与纣王之子武庚联合起兵,关中局势动荡不安,形势对周公极为不利,周公不得不还政于成王,以平息众怒。 此番质疑,给世人心目中周公无畏无私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更多的人仍坚持认为,从周公临危受命而勤勉摄政之举,从他在武王病危之时愿意以身代死的决心,便可看出周公对国对君的一片赤诚之心。如此忠君爱国之人,绝不可能做出僭越夺位之事。无论是无奈还政还是真心让位,不过是后人充满感情色彩的想象。而周公心中所想,早已随他而去,深埋黄土之中。 |“秦晋之好”是为了战争 | 在过去的一些文章中,时常会出现“秦晋之好”一词,来形容两户人家几代结亲,亲上加亲。“秦晋之好”看上去寓意了一种亲密关系,其实不过是政治婚姻的幌子。政治婚姻是建立在“互为所用”的基础上,所以其中很难排除阴谋的成分。而“秦晋之好”这一典故的来源,更是充满了龌龊的算计。 春秋时期,秦晋两国间的相互嫁娶已成惯例。秦穆公刚刚继位,有睥睨天下的野心。当时晋国占据中原宝地,乃大国之一,所以秦穆公向晋献公求亲,娶了献公与齐姜的女儿伯姬(后称穆姬)。晋献公老来昏庸,被美色所困,为了立最小的儿子奚齐为君,讨好自己的年轻妃子,竟然杀了太子申生。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见状心寒,生怕下一个死的就是自己,所以就逃往别国避难。夷吾辗转少梁,求助于姐姐穆姬,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庇护。 晋献公死后,里克、邳郑等臣子将九岁新君卓子摔死宫中,派人通知重耳回国,但重耳忌惮朝中重臣如里克等人的势力,拒绝了回国的邀请。夷吾欲回国继位,不过,他想要回国为君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只好请求秦穆公出兵助他返国继位,事成之后送穆公河西八城。穆公为了得到河西,便命大将公孙枝率三百士兵,送夷吾回晋国,成为晋惠公。哪知道晋惠公不守信用,当上君王便毁了之前许诺秦穆公的河西之地,秦穆公怒不可遏,决定与晋国断绝往来。不久,晋国突然遭逢旱灾,颗粒无收,难民四起,晋惠公没办法,只好再次找秦穆公这个姐夫帮忙。秦穆公考虑到晋国对自 己还有用处,便借粮给了晋国。不料第二年秦国大旱,晋惠公不但不帮忙,竟反过来讨伐秦国。 秦穆公不甘受气,遂令闻名遐迩的宰相百里奚攻打晋国,将督战的晋惠公俘虏过来。穆姬见自己的弟弟被俘虏,生怕秦穆公杀了他,于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终于令秦穆公改变初衷,要求晋惠公割地求饶。晋惠公无奈之下只好将土地奉上,还把儿子公子圉送到秦国做人质,这才使两国的关系修好。公子圉在秦穆公眼里,就是另外一个可以利用的夷吾,于是穆公便将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公子圉,让外甥成了自己的女婿。几年之后,晋惠公病了,公子圉怕父亲将国君的位置传给别人,扔下怀嬴逃回晋国,果然坐上了国君之位。没想到公子圉也是忘恩负义之人,竟然定下国策,与秦国老死不相往来,妻子也不要了。秦穆公一看这个女婿是个不义之徒,决定要帮重耳重夺晋国国君之位,遂把怀嬴嫁给了重耳。论关系,重耳本是秦穆公的大舅子,但如今又成了秦穆公的女婿;怀嬴一女嫁二夫,从前夫的妻子变成了前夫的叔母。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赶走了公子圉成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但谁也料不到,秦穆公扶持三代晋国国君,都遭到了背叛。晋文公拒绝与秦国往来之后,发愤图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而秦穆公直到晋文公死后才借机打败中原霸主的晋国,终修得正果,称霸一方。 一段称霸的历程,充满了可笑的婚姻关系。两国统治集团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而联合,互相利用,彼此通婚,结成密切关系。而实质上,亲家之间钩心斗角,争夺霸权,兵戎相见。似乎“秦晋之好”这段“佳话”更适合用“秦晋之争”来表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