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巴顿将军私人日记

巴顿将军私人日记

  • 字数: 367.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法)鲍里斯·劳伦 著;黄昱 译
  • 出版日期: 2015-03-01
  • 商品条码: 97875387473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8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通过已解密的文档和个人手书,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见一个鲜明的、有血有肉的巴顿。青少年时的巴顿毕业于西点军校,后追随潘兴深入墨西哥追捕潘乔维拉,于1917年远赴法国参加靠前次世界大战。三十年后巴顿率领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浴血奋战:突尼斯战役、西西里战役、挥师法兰西,很后渡过莱茵河进行很后的决战。巴顿的笔记、信件和日记让我们洞察到他内心世界的苦与乐、现实生活中的战斗天赋与政治羁绊。真实的巴顿远比人们想象得要复杂,他时常被疑惑困扰、为战争激动,可以向一切要求妥协只求上阵杀敌。鲍里斯·劳伦所著的《巴顿将军私人日记》将从更深层的角度探寻他的复杂个性。
作者简介
鲍里斯·劳伦,法国历史学家、记者,曾主持编写《同盟国与轴心国》系列丛书,出版了《保卢斯元帅自传》与《斯大林格勒战役》等作品。
目录
第一部分  戎马一生的起点
第一章  旧南方情节
第二章  “责任,荣誉,国家”
第三章  一个军官和一个绅士
第四章  在罗比奥还债
第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顿与第一坦克旅的训练
第六章  战火洗礼:圣米耶勒战役与“默兹-阿尔贡”攻势
第二部分  两战之间
第七章  艰难回归
第八章  怀疑和沮丧
第九章  备战
第十章  珍珠港:巨人的觉醒
第十一章  沙漠训练中心
第三部分  火炬行动
第十二章  作战筹备
第十三章  J日:登陆
第十四章  “帕夏巴顿”
第十五章  等待
第十六章  卡萨布兰卡会议
第十七章  凯塞林隘口战役
第十八章  盖塔尔战役
第十九章  该死的英国佬
第四部分  哈士奇行动:攻占西西里
第二十章  不和谐的音节与底音调
第二十一章  准备工作
第二十二章  登陆西西里
第二十三章  巴顿VS蒙哥马利:终点墨西拿
第二十四章  掌掴事件
第二十五章  暂别战场
第二十六章  掌掴事件后续
第五部分  巴顿归来
第二十七章  角色分配
第二十八章  欧洲要塞
第二十九章  训练第集团军
第三十章  战前准备
第三十一章  J日
第六部分  从诺曼底到洛林
第三十二章  眼镜蛇行动:走出诺曼底
第三十三章  势不可当
第三十四章  法莱斯包围战与冲向塞纳河
第三十五章  洛林陷阱
第三十六章  摩泽尔河
第三十七章  萨尔战役
第七部分  阿登战役
第三十八章  包围巴斯托涅
第三十九章  反攻
第八部分  巴顿的闪电战
第四十章  目标:莱茵河
第四十一章  最后的突袭
第九部分  战后生活
第四十二章  州长
第四十三章  苦涩
第四十四章  偏离方向
第四十五章  离职
第四十六章  逝世
后记
附录1  第3集团军步兵作战训令(1944年)
附录2  装甲战准则
摘要
    靠前部分 戎马一生的起点
    靠前章 旧南方情节
    巴顿将军——小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年11月11日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加布里埃尔。他的母亲露丝威尔逊来自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富裕家庭。家庭的主人、巴顿的外祖父——本杰明威尔逊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大地主,早期以捕猎为生,后参与镇压加州印第安人,他是一个拓荒者、冒险家、不动产投机商。威尔逊的父亲是独立战争期间的一位英雄人物,也是靠前任洛杉矶市长。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的父亲乔治史密斯巴顿曾经就读于弗吉尼亚军校,后成为一名律师、政客。巴顿家族有着历史悠久的军人传统,年轻时的巴顿为其从很早的靠前代苏格兰移民的祖辈直至其父亲感到骄傲,尤其是他的祖父——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英雄。
    就在葡萄园湖旁边外祖父的大庄园里,巴顿度过了他的大部分童年——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被宠爱于一个温馨的家庭中,巴顿在对祖辈的崇拜中长大。他的外祖父和联邦上校约翰辛格尔顿莫斯比 对他反复灌输要对贴在庄园墙上的画像上的祖辈们充满敬意,同时也一直引导他对军事和骑兵的热爱。他的父亲以一种纯粹的旧南方精神培养巴顿,使其成为一个弗吉尼亚绅士。
    童年时的巴顿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这些书也将影响着他的未来:《圣经》、关于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方面的书、关于美西战争方面的书,后者描述了泰迪罗斯福领导他的?骑兵 的场景。由于他的父亲对历史、英雄人物以及战争方面的爱好,巴顿既热爱古典文学又热爱骑士文学。童年巴顿的书架上摆满了《伊利亚特》《奥德赛》以及作家沃尔特斯科特的大量作品。
    大部分时间,年轻的巴顿既是一个完美的骑士也是一个冒失的人。在学校,他的作业和文章显示出他对军事策略和军事活动的兴趣。事实上,年轻的巴顿在双重的思想下成长:弗吉尼亚地主思想与欧洲军事思想。从那时起,他的未来就被固定在了军事方面。巴顿很想成为像他的祖父乔治史密斯巴顿那样的人——南北战争时南部联邦军队将领,弗吉尼亚第22团团长,1864年9月在第三次温彻斯特战役中受伤阵亡 。另外只要一有机会,孩童时的巴顿就会用他已故的祖父 曾用过的马鞍和军刀将自己扮成一个士兵。年轻时的巴顿过着快乐的生活,多年后他写道:“……那时的我应该是世界上很快乐的人,对此我深信不疑。”
    尽管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表现不佳 ,巴顿还是于1897年进入了帕萨迪纳附近的一所男子中学就读,在此期间他表现出对古英雄的靠前崇拜,如: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康斯坦丁大帝、古希腊军事政治家地米斯托克利、恺撒、拿破仑以及南北战争中的李将军。从那时起,他决定成为一个像他祖父以及古代军事家一样的将军。为了克服阅读写作方面的问题,在校期间的他十分努力,并且表现出了很好的记忆力——可以记住历史书籍中的整个段落。以至于日后作为前线指挥官,他可以记住敌方的战斗力、人数、车辆、坦克、飞机及火炮数量。
    年轻时的巴顿坚持阅读《圣经》,并且被信奉基督教的父母以一种纯粹的南北内战时南方传统的方式鼓励。这种宗教教育对于了解巴顿的性格是很好重要的因素。年幼时,姨妈安妮坚持给他读约翰班杨的《天路历程》,书中强调了面对逆境时的修行和坚忍。这种对于宗教及上帝的热爱伴随着巴顿的一生 。1944秋,他甚至给第3集团军的神甫授以铜星勋章,以表彰其祈求胜利的祷告。巴顿始终随身携带《圣经》,不论在战时还是和平时期都经常祷告。
    年轻时的巴顿表现出明显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特质。才华横溢,衣着得体,受过良好的教育,时而刻板,这些都体现出他的旧南方传统和社会等级。巴顿对他的家庭有极高的评价,其家庭成员有着光辉的军事生涯并曾参与国家的创立。相反地,年轻时的巴顿缺乏自信,在参加西点军校入学考试前夕给未来妻子的信中写道:“我终于总结出通过一门考试优选的办法就是别去参加这门考试。”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