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浪前总有摆渡人

浪前总有摆渡人

  • 字数: 15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 作者: 路春,陈喜军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087719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振兴民族工业,让民族制造业回归。看老牌军工企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遇到市场经济冲击的新问题,如何走发展改革之路。
内容简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老军工企业一路走来的红光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遇到市场经济冲击的新问题:是走中外合资之路、卖掉厂房改建商品房,还是吸收民营资本走混合经济,抑或是坚持独立自主、改革创新……多条道路选择摆在了决策者面前。 而许多与红光厂命运相关的人,在时代的浪潮下也作出了不同的抉择。 振兴民族工业,让民族制造业回归。红光厂人的自我探索与祖国大型装备制造业的回归产生了和谐共振。
作者简介
路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散文诗协会会员、省杂文协会会员、萧红研究会与将军研究会会员,工人文学作家,曾任《企业文化》杂志编辑。出版过长篇小说《秘密供词》《剑胆琴心》《非柏拉图式爱》《双合盛传奇》《新呼兰河传》《萧红故里》等,在省市获各种文学奖共计16次。
目录
第一章_1
第二章_8
第三章_15
第四章_25
第五章_31
第六章_39
第七章_48
第八章_62
第九章_67
第十章_71
第十一章_82
第十二章_88
第十三章_96
第十四章_106
第十五章_114
第十六章_125
第十七章_135
第十八章_143
第十九章_149
第二十章_153
第二十一章_161
第二十二章_174
第二十三章_186
第二十四章_195
第二十五章_204
摘要
     第一章 平时,邵义德会平心静气地站在他家位于公寓12层的客厅落地窗前,透过瓦蓝的玻璃窗,眺望远处的中山公园,饶有兴趣地观赏绿树婆娑的环形甬道,极小的人影像动画一样。悠闲地走动。假如空气更透明一点,他还可以取出高倍望远镜,看到松浦河上的游船,甚至能辨认出每个人,或许会有与他打太极拳或扭秧歌的老伙伴,那一刻,邵义德会很开心,打着哈欠说:“哈,我真是闲心不小!” 步入夕阳,才感到健康的重要。年轻时代,不顾及保健,如今邵义德被疾病纠缠,又有莫名的烦恼,没有了那份闲情逸致,他坐在沙发里喘着粗气,心情被莫名的愤怒所煎熬,脸上显出焦躁。 电话铃响了,若是平时,邵义德会迫不及待冲到茶几旁,摸起电话,拉长声调说,“喂——你是哪位啊?”如果是老部下或者“老练友”,他会眉飞色舞地攀谈一番,无非天气如何,身体怎样。退休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还会有什么话题? 但这次他猜出是女儿邵欣打来的电话,所以不肯接。 邵欣在市法院担任庭长,最近有一桩案子想让曾担任市政法委书记的老爸给予“平反”。邵义德想不通,人有了钱,就能买到一切?他气哼哼回拒了女儿的要求,把那根拐棍戳得地板“咚咚”响。 “我说过,他袁天易聚众赌博,还有小偷小摸行为,犯罪事实清楚,不能平反!” “老爸,袁天易在北京把买卖做火了,想请他回家乡投资,就这么一个要求,咱能不答应他吗!”邵欣耐心地请求。 “罪犯都能平反?天下奇闻!” 邵义德愤愤不平。其实,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可是他眼前依旧一片混沌。他曾经签字批捕的罪犯,在狱中服刑过三年的袁天易,有了钱,要买一个清白!可想而知,他此刻心情该多么矛盾。 更让他来气的是女儿邵欣,搂着他的胳膊,哄着他说:“老爸,这可关系咱们市招商引资的大事!事关改革开放,我们法院也要一路绿灯哇!” 听了女儿那奇谈怪论,邵义德觉得头疼得快爆裂了。记得邵欣刚穿上法官制服时,回家偶尔发牢骚,说老百姓流传的“大盖帽,吃完原告吃被告”的现象确实存在,自己不能当“糊涂法官”,一定要秉公执法。邵欣的话,太刺激邵义德的耳膜了,他看女儿一眼,这哪里是女儿该说的话! “老爸,您也得替文昌前途考虑呀!”邵欣看出邵义德陌生的眼神充满了愤懑,只得撒娇地说:“今年市财政收入要是能增加百分之十二,他就有调到省里工作的希望。您不是一直夸自己的姑爷有出息吗?他出息了,您老脸上也有光啊!” 邵义德如同泥胎毫无表情,手掌里一对钢球“切切”滚动,半晌无语。 女儿知道难以说动老爸,老爸认死理儿,不会“灵活”运用法律条文。父女之间形成的“代沟”,往往成了难以沟通的障碍。“代沟”只是思想观念不同,可爷儿俩观点有异,就造成彼此互不理解。邵义德不能理解现在的某些现象,如他曾经工作的红光机械厂,国字号大型兵工厂,说垮就垮了。 最让邵义德牵肠挂肚的是儿子邵杰,他成了红光机械厂终结期的一把手,一大堆烂摊子压得他喘不过气。原来的红光机械厂代号为“2530”厂,通讯代号为010信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保密厂。这家号称“小三线”的军工企业没有几年好日子,改革开放后命运多舛。几年前,上万名职工下岗,大量人员买断工龄,成为自由职业者。经过改制后有三千人上班,其他人无法安排就业。搞什么项目?出路在哪里?邵杰没有好办法,整天处于焦虑中。邵杰的脸上很少露出笑容,他也很少有时间去看望老父亲。现在,上班的三千名员工有了出路,工资有保证,偶尔还有超产奖;多余的人员除了退休、买断工龄外,还有几千人等待上岗,加上苦于就业没门路的人,上访告状事件屡屡出现,给市里出了不少难题。 徐文昌面对冷酷的现实,急于想摆脱困境。他知道,松浦市很多人家靠这家企业讨生活,也留下很多逸事传说,但如何救活企业,他几经踌躇,无计可施,心里颇为焦虑。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