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 字数: 17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作者: 祝影
  • 出版日期: 2018-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96564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3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外资研发活动并不是一个经典的研究命题,而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研发全球化浪潮而出现的研究领域。学术研究的历程与研发全球化的现实一样呈现出初起、高潮、平稳的变化曲线,一般而言,我们可以将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界定为研发全球化的萌芽期,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作为分界点,大致确定21世纪初至2008年的研发全球化增长期以及2008年至今漫长的研发全球化调整期。在学术界,研发全球化从获得关注到成为热点再逐渐淡化,同样经历了由爆发至沉淀的过程。在国外,ResearchPolicy曾连续刊发相关主题的文章;在国内,以杜德斌教授为代表的研究者也系统地进行了研发全球化的研究。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发达经济体的研究者多是关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目的、动机、组织结构等,而发展中经济体的研究者则更为关心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区位因素及其溢出效应。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发达经济体单单考虑研发全球化的“出”和发展中经济体单单考虑研发全球化的“入”,都不能准确定位外资研发活动的作用与影响。时至今日,逆全球化思潮已然出现,不能不说,更加全面多维地考量外资研发与本地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显得尤为必要,
我从2002年开始跟随杜德斌教授介入研发全球化研究,一直聚焦于这个领域,时移世易,未曾改变。2007年因为参与杜老师主持的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外资研发机构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外资研发全球化的研究视野逐渐转向外资研发的差异化方面。基于2007年的全国范围外资研发活动调研,我注意到外资研发机构本身存在的差异化特征,不管是注册资金、人员规模,还是行业地位、技术水平,诸多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而外资研发机构的差异化必然会带来其区域效应的差异化,围绕这一命题,我先后主持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外资研发机构的评价因子和分类管理: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在华外资研发机构的分类管理与政府规制研究”(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构建了对外资研发机构本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实证样本进行了相对性评价与分类,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对差异巨大的在华外资研发机构加以有效评价的方法。在研究外资研发机构差异化之后,我又立足于中国的区域差异,认为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科技基础、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影响到外资研发活动的投资决策和溢出效应,并由此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在华外资研发与省域自主创新的耦合机制研究”(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立项,旨在从省域层面来廓清外资研发和自主创新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区域政策导向,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也恰是《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的由来。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三、研究方法与模型
(一)耦合协调模型
(二)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三)熵值法确定权重
(四)空间自相关分析
(五)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六)面板数据模型及分析方法
四、研究特色与不足
(一)研究特色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FDI溢出效应研究
(一)FDI技术溢出效应
(二)FDI技术溢出机制和渠道
二、外资研发溢出效应研究
三、外资研发溢出影响因素研究
四、研究评述
第三章 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的系统耦合关系建构
一、耦合分析方法及其适用性
(一)耦合理论在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领域的应用
(二)耦合理论在产业链及产业集群研究领域的应用
(三)耦合理论在技术创新与管理研究领域的应用
二、外资研发系统与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
(一)外资研发系统
(二)自主创新系统
三、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的系统耦合机理
(一)外资研发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机理
(二)自主创新对外资研发的影响机理
(三)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的耦合关系
(四)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的系统耦合效应
第四章 基于省域的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一、指标体系、样本与数据
(一)外资研发水平衡量指标
(二)自主创新水平衡量指标
(三)数据来源说明与计算过程
二、对30个省(市、区)的耦合协调分析
(一)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二)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三)重点区域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耦合协调度分析
三、对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省域耦合协调度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
(二)省域耦合协调度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五章 基于产业的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第六章 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耦合机制的实证探索
第七章 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主要观点与研究展望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